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教案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35015567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以精湛的青铜铸造技术为代表的基本史实; (2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子的演变 2.过程与方法 可以通过收集与甲骨文、青铜器相关的资料,丰富课文插图的方式协助教学;通过对 课文插图的讲解,说明对甲骨文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商代社会政治经济概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演进的。 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 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以司

2、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 合范铸造方法的原理和简单操作;关于甲骨文的简况介绍及其文字的演变。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 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中国人民送给联合国成立周年的生日 礼物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图片,由学生介绍其特点三足双耳, 腹略鼓,四周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云纹填底。教师和学生一 起找出与鼎有关的成语:三足鼎立、钟鸣鼎食、人声鼎沸、一言九鼎等。 教师点明:鼎已有 4000 多年的历史

3、,发展到今天已变成烧香的工具看搜集到的香炉。 最早的鼎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它是怎样制造的?让我们一起去解开那神秘的一页。 1、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 教师:看书 P26 页,说一说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个时期属于青铜时代? 学生:青铜是以铜为主,铜和锡或者铜与铅、锡的合金。青铜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占据 重要地位的时代称为青铜时代。在我国,青铜时代指夏、商、西周时期。 教师:你知道商朝后期铸造的青铜巨鼎的名称吗?它是怎样造出来的呢? 学生:司母戊鼎,学生看图说过程。 教师强调:庞大的司母戊鼎采用分铸法,即先用陶范铸造各部分,然后将其装配而成。要 浇铸司母戊鼎,仅浇铸这一道工序就需要二三百名奴

4、隶的密切协作才能进行。有人估算, 司母戊鼎这样的大型青铜器,如果使用红陶坩埚,至少需要 70 个同时熔化铜液,每个坩埚 旁需要三四个人工作,这样就需要约 250 人。如果加上制模、翻范、磨光、运输等,要生 产这个鼎总共需要三百人以上。由此可见,当时的生产规模是很大的。 教师:你知道青铜器具有哪些用途吗? 学生:1、祭祀 :(礼器)祭神 、猛兽 权威的象征 2 、战争:(兵器)刀 剑 3、贵族生 活用具:(乐器、盛器)身份地位 4 、极少用于农业生产。 教师:你能猜出它们的用途吗? 学生:簋: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 ;尊:容酒器 教师:看一看四羊方单的造型特点 学生:方尊的形象在宁静中有

5、威严感,是我国上古文明的瑰宝。数据分析:四羊方尊高 58.3 厘米,重 4.5 公斤。 整体造型:别致奇特,整体器型和动物形象相结合,巧妙自然和谐。 二、甲骨文 教师:看书 P28 页说一说什么是甲骨文? 学生:甲骨文,刻在龟甲、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商)。 教师:说一说商朝时人们为什么把文字刻写在甲骨上? 学生:商朝的贵族十分迷信。那时,无论大事小事商王都要问一问上天或祖先。上天和祖先怎能回答呢? 于是询问和回答便采用“占卜”的方式进行。有人专门负责占卜。占卜的材 料是龟甲和兽骨,每次占卜的内容和结果都用文字刻画或书写在甲骨上,叫做“卜辞”。 占卜完毕,这些有字甲骨便作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文件材

6、料,被国家妥善保管起来。 教师强调:甲骨卜辞真实地记录了商王的重要活动,反映了商朝多方面的情况,为研究当 时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开始。 教师:这是甲骨文表示交通工具的两个字,你认识吗?能说出他们的造字方法吗? 学生:舟、车,象形字 教师:猜一猜,以下甲骨文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明,会意字。 教师强调:造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法。 三、金文 教师:看书 P29 页说一说什么是金文? 学生:商、周时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铭文。 教师: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 小结:通过本

7、课的学习,知道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之 一。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大盂鼎、大克鼎等商、周著名青铜器。青铜器的使用范围和分 类概况,认识到我国古代工匠的杰出才智和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为我国具有如此灿烂的文 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 1.文物是考证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A半坡彩陶 B 大汶口黑陶 C后母戊大方鼎 D毛公鼎 2.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下列文物出土安阳殷墟的是( )A司母戊鼎 B 编钟 C竹简 D 半坡彩陶 3.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奴隶的高度发展 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C 、奴隶的命运十分悲惨 D 、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4.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国家是( )A、中国 B 、古印度 C、古埃及 D 、古巴比伦 5.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青铜器 陶器 石器 A、 B 、 C、 D 、 练习答案 1-5、CAD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