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文化的研究评述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015548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秋左传文化的研究评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春秋左传文化的研究评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春秋左传文化的研究评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春秋左传文化的研究评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春秋左传文化的研究评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秋左传文化的研究评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左传文化的研究评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文综述题 目: 左传文化的研究评述 学 院: 历史文化学院 专 业: 历史学 学生姓名: 任伟强 学 号: 201361010134 指导教师: 杨芳 左传文化的研究评述 内容摘要:先秦时期的人才价值观,是指统治阶级选取任用各级官吏的基本 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既是社会现实要求统治者所必须遵循的有形和无形的框架, 而它反过来又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判断体系。纵观历史,总能看到一个特定时期内 社会主流阶层的人格特征,这群人就是在特定时代的价值标准下培养选拔出来的 典型,他们的整体特性反映的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间接揭示了其背后的时代 背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用人思想的研究已有大量论文发表,并有专著出版

2、,但对 这一时期人才价值观演变的研究还较少,其演变的背景和结果值得进一步探讨,以 揭示社会变革在思想领域的影响。 关键词:左传;价值观;春秋 1、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研究 (一)社会环境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春秋之世以后,随着礼崩乐坏局面的形成,“礼”开始逐渐 脱去它往日神圣的面纱。这一时期,人们对价值根本标准的看法产生了很大的分 歧:有的人依然信仰传统的礼制,依然用“礼”作为价值评判的根本标准; 与此相 反,有的人却对传统礼制持否定的态度,企图改变“礼”作为价值评判根本标准的 崇高地位。对价值根本标准产生分歧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在社会生活 中日益显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也就是说,春秋之际,人

3、物多元化价值观得以形成的 本质原因就在于,人们对“礼”本身持有相互对立的两种立场,其一是继续肯定 “礼”作为价值评判根本标准的地位,其二是否定“礼”作为价值评判根本标准 的地位。对传统礼制的否定,是春秋人物之价值观走向多元化的根本原因。从今 天的观念来看,有些否定确实是具有消极意义的,完全是一种盲目的否定。 1 有些 否定可能是人物对“礼”经过理性思考之后的结果,客观上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必 然要求,已经具备了思想启蒙的意味。 总之,左传人物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其实是春秋时期社会思想空前自由的 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处于重大转型阶段的客观反映。综上所述,左传人物生活 在传统礼制日趋崩溃、社会秩序极其混乱

4、的春秋社会。社会秩序的极其混乱,也 意味着社会思想的极大自由。 左传人物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就是社会思想极 大自由的必然结果。春秋社会这种“礼崩乐坏” 、 “价值多元”的时代特点,就构 成了左传人物活动的基本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二)自然环境 中国人历来注重思考和探索人类自身和自然世界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究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乃为古代哲人穷其一生所不懈追求的理想。虽然“天 1曾广开:从左传看春秋时期价值观 , 烟台师范学院报1990 年第 4 期人合一”思想鲜明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但是中国人对“”的认识却 “天到“敬天” ,从“问天”到“观天” ,从“人谋胜天”到“天行有常” ,

5、从 “天人感应”到“制天命而用之”的艰辛而又漫长的探索过程,逐步建立和完 善了“天人合”思想。中国古代先哲对物质的本原、自然世界的规律以及人与 自然世界 关系等的探究,主要体现在“天” 、 “气” 、 “道” 、 “一”等观念上。是 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之精髓,为合理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 中国古代先哲提出了许多保护自然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的、可持 续发展思想。综上,中国古代生态自然观念有着雄浑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中国古代 先哲的理论体系中内在地蕴含着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思维和处理人与自然 关系的深厚伦理情怀。 2、社会文化观念的研究 (一)生命观的体现 春秋时代的人

6、们对于死亡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他们看来,死亡并不 是恐惧抑或代表着黑暗、狰狞和丑恶、痛苦,相反,当他们以至仁至义、至善 至勇的信念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面对死亡时,死亡显得微不足道,就如生 命般美好,成为一种百川向海般的自然宿。 “人谁不死” 、 “死而不朽” ,死亡在 春秋时期已然上升为一种美学。 尚武:成仁取义,生死以之梁启超先生在 中 国之武士道一书中,谈及春秋战国时代武士信仰之条件时,数十端武德中皆 与“死而后已”相涉。梁公最后总结: “其余诸美德,尚不可悉数。要而论之, 则国家重于生命,朋友重于生命,职守重于生命,然诺重于生命,恩仇重于生 命,名誉重于生命,道义重于生命。是即我先

7、民脑识中最高尚纯粹之理想,而 当时社会上普通之习性也。 ” “生死乃自然之化,其价值不在生死本身,而在 生死所蕴涵、体现的道德内容,即是说,生死只有以某种价值为依归,它们才 是有价值的” , 1 而这种价值的实现,在春秋时代回归到“立德、立功、立言” 这三不朽上, “义之不立,名之不显,则士耻之,故杀身以遂其行” ,由此观之, 那些仁人义士的死因都有了归依。 (二)对礼治观念的理解 纵观左传所述春秋时期二百五十五年间的历史来看,做为价值观体现者 的礼,一直是发展的。其内容必有所损益,其形式必有所变化。其发展变化的方向 是如何尽快适应并推动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结构的发展。这些适应新 的封建

8、秩序的价值观念,最后被孔子和儒家学派加以综合整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 理论体系一一礼治思想,以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以上所说的各种品质,大多是积 极向上的,基本上概括了西周延续至春秋时期的各国人才价值观的整体轮廓,或者 1李平:从宣扬殉道看儒家的生命观 ,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报 ,2013 年第 1 期说是对人才的品质要求。有些因素是春秋时期特别看重的,比如礼、仁、义,有些 是所有社会条件下的普遍要求,比如德、识、能等,也有的虽然名称相同,但内涵 在演变,比如贤。春秋时期的用人思想基本上还是按照“礼”的要求塑造人才,这 样才能在“礼”的社会中如鱼得水,发挥能力。到了战国时期,由于争霸变成兼并, “仁

9、” “义”的大旗不需要了,杀伤敌人灭亡敌国成为终极目标,人才价值观随之 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才价值观是政治家和思想家共同创造的,具有时代性,我们 不能用后世的价值观去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用人方式。比如“任人唯贤”是今 天普遍的用人标准,但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是用血缘关系表达政治,“任人唯亲” 是主流的用人标准,仅从左传 国语等文献记载的大量因“弃亲用贤”而 导致国乱的案例可以发现,从“用亲”到“用贤”是一个残酷的权利和利益的争 夺过程,一种进步思想被社会接受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同一个时代的人才价值 观在宏观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但由于政治立场和环境的差异而导致不同的方法 论。比如战国时期,对贤能之士

10、的任用依然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墨子提倡“列 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 “尚贤使能为政,而取法于天。虽天 亦不辩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费之。 ” 这是公平进步的 用人思想,把选贤的范围扩大到全社会;荀子也主张“尚贤使能”,但要“等贵贱, 分亲疏,序长幼”,只在贵族阶层范围内选用贤者;韩非提出“尚法而不尚贤” ,认 为重法为治,尚贤易乱;商鞅则说“遗贤去知,治之数也”,强调法律的统一和威严, 贬斥所谓贤能的个体力量。可见在同一个时代,不同利益集团的人才价值观也难 于统一,这是由不同的政治目的决定的。春秋战国之间,是中国社会组织变迁最厉 害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社

11、会结构剧烈变化的时期,用人思想必然要根据政治的需 要进行调整,与现实相适应;春秋战国时期人才价值观的演变正是这一特殊阶段的 历史反映。 (三)对国际关系的认识 春秋时期干涉的合法性并不是依靠法统原则,宗法制并非像人们普遍设想的 那样赋予了干涉合法性。干涉多为强国干涉弱国,大国干涉小国。事实上,这类干 涉的多发意味着,当一国的实力上升,对其干涉的认同度就比较高,合法性也就比 较大。换言之,依仗权势发动干涉符合当时的国际规范,“丛林法则”是宗法制外 衣下真正指导各国行动的方针。除了该项隐性指标判定合法性之外,就左传 文本而言,信守诺言、铲除暴政和反对功利则是直接的合法性依据。作为国家对 外政策手段

12、和普遍发生的国际行为,干涉不仅直接维持和调节着国家之间的关系, 而且与决策者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对国际体系的理解乃至国际规范的演变都 有密切联系。 干涉是春秋时期司空见惯的国际关系现象。这一时期的干涉多为大国所发 动,而且追求物质利益的干涉多于伦理性和道德性的干涉。无疑,这与当代现实主义学者对干涉的理解和观察是一致的。秋时期的干涉还表明,使用武力的规范与 干涉密切相关。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的规范是人类普适性、应然性的美 好理性诉求,可惜都未成为主导的实然性规范。如果干涉方依据的是正义,以军事 手段进行干涉就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必需。与强调使用武力的目的性和被迫 性而盛行于西方的“正义战争理

13、论” 1 类似武力干涉作为处理国际矛盾最后手段 的规范,也部分地为春秋时期的国际干涉所证实。三、美学思想的探索 (1)舞乐的构成古代音乐舞蹈密不可分,又常与礼结合,是上层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左传论及乐舞之处甚多,可以大致归纳为三方面 第一,关于乐舞 的产生与构成主张“和实生物,同则不济。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 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但涉及音乐不多。吴毓清分析左传 、 国语 关于“和”的论点后强调指出 :“和字的初义本来是乐器的名称,后来方引申 为谐和 。这一载着它的引申义的和字,在春秋时期的音乐(礼乐)思想 领域中,则可以说是唯一体现着对于音乐自身的特征的认识的一

14、个概念。 ” 不 少学者指出,稍后孔子提倡“和而不同” 。再往后,儒家主张“中和之美” ,皆 受其启发。 季札最终还是“论声以参时政” ,从乐舞观察各地文化传统和政治兴衰,这是春 秋时期审美价值观的主流倾向。他认为卫风反映康叔、武公之德 ;齐风 是“表东海者” , “国未可量也” ;豳风 “其周之东乎” ;秦风 “其周之旧 乎” ;唐风 “其陶唐氏之遗民乎” ;小雅 “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 民焉” ;大雅 “其文王之德乎” ;大武 “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大夏 “非禹其谁能修之” ;还批评陈风 “国无主,其能久乎” ;郑风 “其细已 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 。这些属于政治评语。有的学

15、者指出,季札的评论, 显然溶进了他的主观再创作与理论思考,尽管他力求思想与艺术兼顾,但最终 还是突出了接受者的政教功利主义审美观,这对于汉代以毛诗序为代表的 诗歌评论家有直接的启示 。 2 也有的学者指出,季札重德而不重情,重旧乐而 不重新声,带有保守倾向。 (二)舞乐的社会功效 崇礼是贯穿左传的中心思想,一切社会活动必须合乎礼制,乐舞尤然。 例子比比皆是。隐公五年,鲁国某新建宫殿举行落成典礼,将舞万舞。隐公问 舞者中执羽毛的人数于众仲。对曰 :“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 夫舞,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 ”公从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 1黄宇兴:春秋时期的国家间干涉 , 国际政治科学 ,2008 年第 1 期 2谭家健:左传的美学思想 , 文学遗产 ,2010 第 1 期万舞包括两部分,文舞手持乐器与野鸡毛,武舞手持盾牌与斧头。佾,即行列。 八佾就是八排执羽之人。这些规定属于古礼,春秋初期尚严。春秋末期,鲁大 夫季氏已经用八佾舞于庭,无视周礼,所以孔子很生气,说 :“是可忍,孰不 可忍也。 ”庄公二十年,周王朝的王子颓宴五大夫, “乐及遍舞” ,即演奏了所有 舞蹈和乐曲。郑伯闻之,对虢叔曰 :“寡人闻之,哀乐失时,殃咎必至。今王 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奸王之位,祸孰大焉?福祸忘忧,忧必及之,盍 纳王乎?”王子颓是周庄王之子,与周惠王争天子之位,闹分裂,从而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