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006395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指导书(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Linux Linux 服务器配置与管 服务器配置与管 理 理 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2 概 述 一、实验教学的内容及目的 本课程的实验指导书对上机实验内容部分进行指导。 上机试验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为主导原则,目的在于对课堂讲授的 内容加深理解和巩固,让学生在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 Linux 的功能、掌握服务器 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 力的同时,逐步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实验基本内容及课时 为了使学生在上机实验时目标明确,本实验

2、指导书针对课程内容编写了 16个实验,每 个实验 2学时,学生可以在上机时先完成指导书中给出的内容,在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基 础上再深入其他的操作。指导书中的 16个实验如下: 实验题目 实验课时 1. 安装Linux操作系统 2 2. 文件管理与常用命令(一) 2 3. 文件管理与常用命令(二) 2 4. 用户与用户组管理和软件包管理 2 5Linux磁盘管理 2 6. 进程管理、设备管理、内存管理 2 7TCP/IP网络配置 2 8NFS服务配置 2 9Samba服务配置 2 10DNS服务配置 2 11DHCP服务配置 2 12Web服务基本配置 2 13Web虚拟主机配置 2 14FTP

3、服务配置 2 15E-mail服务配置 23 三、实验设备要求实验用机的软件和硬件基本配置。 软件配置:Windows 2000/XP/Vista系统Vmware Workstation 6.0及以上版本Linux Redhat系列硬件配置:CPU P4 2.0G以上、内存 512MB以上 16远程访问服务配置 24 实验一 安装Linux 操作系统 【实验目的】 了解 Linux 操作系统的发行版本;掌握 Linux 系统安装方法;练习系统登录、注销、 重启和关机。 【实验内容】 1Vmware Workstation 6.0下创建 Red Hat Linux 虚拟机,要求虚拟机的内存为 2

4、56MB 或 更大,硬盘为 8GB 或更大。 2使用 RHEL 5.3 的 DVD 光盘或 ISO 文件安装 Linux 系统。 【实验指导】 1硬盘和分区知识以及 Linux 文件系统的组织方式 (1)硬盘和分区知识 磁盘有 IDE 接口和 SCSI 接口两种。 磁盘在使用前需分区。磁盘分区有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之分。一块硬盘可以 有 4个主分区,其中一个主分区的位置可以有一个扩展分区替换,即可以有 3个主分区和 一个扩展分区,且一块硬盘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在这个扩展分区中可以划分多个逻辑分 区。 (2)Linux 如何表示分区 在 Windows 系统中使用盘符来标识不同的分区,而在

5、 linux 下使用分区的设备名来 标识不同的分区,设备名存放在/dev 目录中。 磁盘设备名称如下: 系统的第 1块 IDE 接口的硬盘称为/dev/hda 系统的第 2块 IDE 接口的硬盘称为/dev/hdb 系统的第 1块 SCSI 接口的硬盘称为/dev/sda 系统的第 2块 SCSI 接口的硬盘称为/dev/sdb 分区使用数字编号表示: 系统的第 1块 IDE 接口硬盘的第 1个分区称为/dev/hda1 系统的第 1块 IDE 接口硬盘的第 5个分区称为/dev/hda5 系统的第 2块 SCSI 接口硬盘的第 1个分区称为/dev/sdb1 系统的第 2块 SCSI 接口硬

6、盘的第 5个分区称为/dev/sdb5 注意:数字编号 1-4 留给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使用,逻辑分区编号从 5开始。5 (3)Linux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的组织方式-挂载点 Linux 系统只有一个根目录,即只有一个目录树。不同磁盘的不同分区只是这个目录 树的一部分,在 linux 中创建文件系统后(类似 format),用户不能直接使用它,要挂载 文件系统后才能使用。挂载文件系统首先要选择一个挂载点。 2利用 VMware Workstation 6.0 创建一台新的虚拟机 (1)选择 VMware Workstation 的 File 菜单下的 New-Virtual Machine 命令,

7、出现以下对话 框,单击下一步; (2)选择要创建一台典型虚拟机,按下一步继续; (3)选择客户操作系统;6 (4)为虚拟机选择一个虚拟机名称和目录; (5)设置虚拟机网络访问,可用的选择为: 使用桥接网络:通过你的计算机中的一块以太网适配器卡直接连接到一个本地以 太网。 使用网络地址翻译(NAT):允许客户操作系统使用主机的 IP 地址访问主机的拨 号或者外部以太网连接。 使用仅为主机网络:通过一个虚拟网络从内部连接客户操作系统到主机。 不使用一个网络连接;7 (6)设置虚拟磁盘大小; (7)单击完成按钮,虚拟机就创建好了。 3系统安装过程 安装系统之前,先要设置一下虚拟机的光驱,如上图所示,

8、双击“设备”下的“CD- ROM”项,打开配置窗口。使用的是 Linux 安装光盘,因此点选“使用物理驱动器”项,并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正确的光驱盘符(如:“J“);如果是从网上下载的 ISO 安装映像文件,则点 选“使用 ISO 映像“项,并通过“浏览“按钮选择下载所得的安装映像文件。设置完毕,单击“ 确定“按钮。8 双击“Start Virtual Machine” ,启动虚拟机,开始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 (1)使用光盘启动后,出现安装界面,按“Enter”进入图形安装环境。 (2)按“Skip”跳过安装介质检查。 (3)RHEL 5.0 欢迎界面。 (4)语言选择。 选择恰当的语言

9、会在稍后的安装中帮助你定位时区,点击下一步继续。 (5) 键盘配置。 选择你要在本次安装中和今后使用的系统默认键盘布局类型(例如,美国英语式) , 点击下一步来继续。 (6).输入安装序列号,可以跳过 (7)磁盘分区 磁盘分区允许你将硬盘驱动器分隔成独立的区域 在选择磁盘上删除所有分区并创建默认分区结构。 在选择驱动上删除 Linux 分区并创建默认的分区结构 使用选择驱动器中的空余空间并创建默认的分区结构 建立自定义的分区结构。 (8)选择上步的“建立自定义的分区结构” 。 安装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系统一般需要三个分区 一个交换分区(大小为物理内存的两倍) 一

10、个 boot 分区 (80MB120MB) 一个根分区 (1.7GB5.0GB) 注意:掌握硬盘和分区知识以及 Linux 文件系统的组织方式。 (9)配置引导装载程序配置。 (10)设置网络。如果您是通过 DHCP 获得 IP 地址的,用默认的 DHCP 就行; 如果你手工地输入了 IP 和子网掩码信息,你可能还得输入网关、主要、次要、和第三 DNS 地址。 (11)设置时区。 (12)设置 root 口令。 (13)定制软件包。 (14)开始安装 RHEL。9 (15)完成安装。 安装程序会提示你做好重新引导系统的准备。重启过程中,会要求创建一个普通用户。 【实验重点】 1掌握硬盘和分区知

11、识,包括硬盘分类、硬盘以及分区在 Linux 下如何标识。 2掌握 Linux 文件系统的组织方式挂载点含义。 3学会使用 VMware Workstation。 4学会安装 Linux 系统。 实验二 文件管理与常用命令(一) 【实验目的】 熟悉命令行操作方式;掌握man,info等常用的帮助命令;掌握Linux目录常见的概 念(路径,根目录、用户主目录);熟悉文件与目录的基本操作,包括显示文件内容命令- cat、more、less、tail;文件内容查询命令-grep,egrep,fgrep;文件查找命令- find,locate;文本处理命令-sort,uniq;文件内容统计命令-wc;

12、 文件比较命令- comm,diff;文件复制、移动和删除命令-cp,mv,rm;文件链接命令-ln;目录的创建与 删除-mkdir,rmdir;改变工作目录、显示路径以及显示目录内容命令-cd、pwd,ls等。 【实验内容】 1. 对命令行基本操作进行了解,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 GNOME 的终端仿真器熟悉命令行操作; (2)通过组合键 CTRL+ALT+F1 切换到终端 TTY1,进行操作; (3)使用智能补全、历史记录等功能; (4)使用 man、info 查看 cat、head、tail 等命令的联机帮助。 2. 文件与目录基本操作命令 (1)用 root 帐号登录到终端,使用

13、pwd 命令查看当前目录; (2)使用 cd 命令将当前目录切换到/目录下; (3)使用 ls 命令查看 Linux 的目录结构,了解各个目录存放与系统相关的文件; (4)使用 cat、more、head、tail 等命令显示/etc/inittab 文件内容; (5)使用 grep 命令在/etc/inittab 文件中查询“initdefault”字符串; (6)使用 find 和 locate 命令查找/目录下所有以 main 开头的文件,并显示这些文件的内容;10 (7)用 cp 命令将/etc 目录下的 inittab 文件和拷贝到/root 目录下; (8)使用 sort 或 un

14、iq 命令对/root 目录下的 inittab 文件排序后输出其结果; (9)统计 inittab 文件的字节数、行数、字数; (10)用 mkdir 命令在/root 目录下创建一个 test 目录; (11)用 cp 命令将/etc 目录及其下所有内容复制到 test 目录下; (12)使用 cd 和 ls 查看/root/test/etc 下的内容; (13)将 test 目录改名为 test2; (14)删除 test2 目录。 【实验重点】 1熟悉命令行环境; 2. 路径(包括绝对路径、相对路径)的表示; 3. 掌握各种文件目录操作命令,熟悉常用的命令选项。 实验三 文件管理与常用

15、命令(二) 【实验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对Linux中文件所有者的概念和权限的概念有基本的理解;使 用长列表命令来查看文件与目录的信息,能够解释文件与目录权限中各位的含义;能够对 普通文件与目录的权限进行操作;熟悉文件/目录的打包和压缩命令。 【实验内容】 1设置文件权限 (1)在用户主目录下创建目录 test,进入 test 目录使用 touch 命令创建空文件 file1。 (2)以 ls l 命令长格形式显示文件详细信息,注意文件的权限和所属用户和组。 (3)对文件 file1 设置权限,使其他用户可以对此文件进行写操作:#chmod o+w file1。 用 ls l 命令查看设

16、置结果。 (4)取消同组用户对此文件的读取权限:#chmod g-r file1。查看设置结果。 (5)用数字形式来为文件 file1 设置权限,所有者可读、可写、可执行;其他用户和所属 组用户只有读和执行的权限:#chmod 755 file1。设置完成后查看设置结果。 (6)用数字形式更改文件 file1 的权限,使所有者只能读取此文件,其他任何用户都没有 权限:#chmod 400 file1。查看设置结果。 (7)为其他用户添加写权限:#chmod o+w file1。查看设置结果。 (8) 回到上层目录,查看 test 的权限。 (9)为其他用户添加对此目录的写权限。#chmod o+w test。查看设置结果。 (11)查看目录 test 及其中文件的所属用户和组。 (12)把目录 test 及其下的所有文件的所有者改成 bin,所属组改成 daemon:#chown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