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第二章 基础知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959045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婴师第二章  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育婴师第二章  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育婴师第二章  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育婴师第二章  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育婴师第二章  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育婴师第二章 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婴师第二章 基础知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婴师第二章 基础知识 第一节 03 岁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一、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一)发展的定义 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 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 程。 (二)婴儿发展变化的特征 大小的变化 如脑重量的变化:刚出生 350 克,1 岁 950 克,6 岁时 1200 克,接近 成人的 1400 克。再如心理方面的语言能力、记忆力的不断提高。 比例的变化 旧特征的消失 乳牙脱落,囟门闭合 新特征的获得 心理功能的发展,如好奇心、想象力的发展。 生理上出现恒牙等。 (三)发展任务 婴儿阶段的主要发展任

2、务有: 学习走路。 学习食用固体事物。 学习说话。 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 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学习判断是非。 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四)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新生儿(01 个月)以天为单位计算;13 个月以周为单位计算; 46 个月以 3 个月为单位计算;612 个月以半年为单位计算、13 岁以年为单位计算。 婴儿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能越级发展。 如动作发展的“首尾原则”。 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体现的是婴儿社会化的过程。如,微笑本源性微笑与社会性微笑(无选择到有选择) 。

3、 (五)年龄阶段的划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儿童期定为 018 岁。具体划分为:乳儿期(01 岁) , 婴儿期(13 岁) ,学前期( 3 6 岁) ,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六个阶段。 03 岁统称婴儿期。具体分为新生儿期(01 个月) ,乳儿期(01 岁) ,婴 儿期(13 岁) 。 儿童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的、独立的特点。 如,新生儿期主要是适应外界生活的时期,每天都会有变化;乳儿期 是需要成人照料较多的时期;婴儿期是学习走路、说话,开始独立活 动的时期。 二、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一)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 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上下呼吸道的分界线为:喉部环状软骨下缘。 上呼吸道包括

4、:鼻、鼻旁窦、咽、咽鼓管、喉。 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 鼻:鼻腔相对狭窄,鼻粘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易感染充血,致使鼻腔 狭窄闭塞(婴儿不会张嘴呼吸) 泪管和咽鼓管:婴儿鼻泪管短,瓣膜发育不全,易感染引起炎症。咽 鼓管较宽,且短而直,接近咽腔开口处,故咽部炎症易侵入耳中,引 发中耳炎。 喉:喉腔狭窄,软骨柔软,粘膜脆弱,富于淋巴和血管,易出现感染 引发炎症而呼吸困难、声音沙哑,重者发生窒息。 气管和支气管:婴儿的右支气管较垂直,因此异物容易进入右支气管, 软骨柔软,粘膜脆弱,富于血管,易出现感染引发炎症。 肺脏:新生儿肺脏的肌肉和结缔组织较少,以后主要发育使之增厚。 婴儿结

5、缔组织丰富,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且含血多,含气少, 肺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故感染时容易被粘液堵塞引起间质 炎症,引起肺部胀及肺气肿等病症。 胸廓:婴儿胸廓较短,前后径相对较长,呈圆筒状,肋骨呈水平状。 腔较小,几乎填满整个胸腔,加之呼吸肌发育差,肺扩张受限制,气 体交换不能充分进行,故易发生缺氧症状。 注:新生儿呼吸运动浅表,呼吸频率较快,每分钟约 40 次,出生前两 周呼吸频率波动较大,属于正常现象(不能超过 80 次,低于 20 次) 婴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上呼吸道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 (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加温、加湿空气) 粘膜纤毛具有清除作用。 肺回力的特点。 (肺回力较成人小

6、,故肺处于膨胀状态,若需氧量增加,由于 缓冲气量较小,易发生换气不足。 ) (二)心血管系统人体运输管道 婴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特点 心脏:比例相对成人大,新生儿重约 2025 克,占体重 0。8%,12 岁达 60 克,占体重 0。5%。 出生后第一年心脏增长速度最快,79 岁再次加速。 大血管:弹力纤维少,弹力不足,易后逐渐增厚。12 岁达成人水平。 婴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 婴儿期迷走神经发育未完善,交感神经占优势,因此迷走神经对心 脏的抑制作用弱,而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较强,所以年龄越小, 心率及血流速度越快。 (婴儿血循环时间平均 12 秒,学龄期儿童需 15 秒,以后 1820 秒;5

7、岁心脏开始具有成人特征,10 岁完全成 熟。 ) 注:新生儿心脏有杂音和心率不齐是正常现象。血液集中于躯干,四 肢容易发冷。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出生后 24 小时每分钟 85 次145 次,生后一周每 分钟 100 次175 次,生后 2 周至 4 周每分钟 115 次190 次。 (三)消化系统人体食物加工厂 口腔:进行吸吮动作的生理条件(吸吮和吞咽反射)容量小,空腔浅,硬 腭穹隆较平,舌短宽而厚,唇肌及咀嚼肌发育良好,牙床宽大,颊部有坚厚的 脂肪垫。婴儿的口腔清洁空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易受伤,须谨慎擦洗。 注:上皮珠口腔硬腭细胞脱离不完全;马牙齿龈上的白色小 珠;螳螂嘴口腔内两颊部堆

8、积一小堆脂肪垫。 (均自行消失)生理性流涎由于口底浅,故发生生理性流涎。 (婴儿唾液腺发育 差,口腔干燥,3个月时开始分泌增加,个月显著增多。 ) 牙齿的发育遵循先中间后两边,先下后上的生长顺序。 个月时开始出牙,岁左右长齐,共颗。 (乳牙釉质薄,牙本质松 脆,容易发生龋齿,且发展迅速。 食管:婴儿食管呈漏斗状,弹力组织及肌层发育差,故容易溢乳(正常现象, 不同于连续不断的呕吐) 。 胃:呈水平状,学会走路时逐渐变为垂直状,容量有限,故少食多餐。 生理性吞气症胃平滑肌发育差,在充满液体食物后易使胃扩张, 吸吮时常吸进空气。 肠:新生儿肠的长度为身长的倍,婴儿超过倍,成人为倍。肠壁薄,屏 障功能

9、差,肠内毒素及消化不全的产物容易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引起中毒。 易引发肠绞痛、肠套叠。 新生儿初生 12 个小时内第一次大便是胎便,是由胎儿肠子的内壁 细胞、肠液和来自肝脏的胆汁组成,胎便可排两三天。若 24 小时 没有排胎便及时就医。 胰腺:对新陈代谢起重要作用,分泌胰岛素(降解糖原)和胰液(消化食物) 婴儿胰腺结构发育不成熟,但血管丰富。 肝、脾:肝脏富有血管,结缔组织少,肝细胞小,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 化。 (四)泌尿系统人体废物处理场 婴儿泌尿系统解剖特点肾脏:新生儿的肾脏相对较大,表面凹凸不平,呈分叶状,位置较低, 岁时可扪及,尤其是右肾。 (肾表面分叶约岁时消失,随年龄 的增长肾

10、脏位置逐渐身高,最后到达腰部) 。 输尿管:较长而弯曲,弹力不足,容易扩张并易扭曲导致梗阻,诱发 炎症。 膀胱:婴儿膀胱位置较高,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至盆腔内。 (容易引 发尿道感染) 尿道:新生女婴尿道仅长(性成熟时厘米) ,外口暴露, 接近肛门,易感染;男婴尿道较长,常有包茎,易引起细菌上行性感 染。 尿路感染的症状:排尿痛苦,尿床,腰背部疼痛,尿频。 婴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 足月出生时肾脏已能有效发挥作用,但储备能量差,调节机能不够成 熟,故喂养不当、疾病或应激状态下容易出现功能紊乱。 出生后机体内环境的调节主要依靠肾脏的维持,随着生理要求的提高, 肾功能迅速增长。到 1 岁各项功能按体重

11、或体表面积计算接近成人水 平。 (五)内分泌系统人体化学信使 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促进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性成熟和生殖等生命过 程。 (如,脑垂体、甲状腺(代谢和生长) 、胰岛、肾上腺(收缩血管等内脏) 和性腺) 。 (六)运动系统人体动力装置 骨骼生长迅速骨骼不断加粗张长。 (婴儿骨膜较厚,血管丰富,有利于骨 骼生长和组织再生与修复) 骨骼数量多于成人。 成人 206 块;婴儿 217218 块;初生婴儿 305 块(尾骨 45 块发 展成 1 块;骶骨 5 块发展成 1 块;髋骨是由骼骨、坐骨和耻骨三块骨 头连在一起的,7 岁时开始融合成一个完整的骨头。 ) 骨骼柔软易弯曲。 富含骨胶

12、原蛋白,骨骼柔软弹性大,故可以吃到自己的脚。头部骨骼 尚未发育好。 (后囟门在 3 个月左右闭合,呈三角状;前囟门在 1 1。5 岁闭合。 脊柱的生理弯曲3 个月抬头出现颈曲;6 个月能坐时出现胸曲;1012 个 月时会走时出现腰曲。 (刚出生时脊柱是直的,弯曲是随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 7 岁前弯曲不固定,躺下即消失,7 岁后固定下来。 ) 腕骨的钙化6 个月出现骨化中心,10 岁左右完成钙化。故力量小不能拿重 物。 关节发育不全关节窝浅,韧带松,易发生脱臼。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注:注意换尿布要顺着新生儿的自然动作进行。 足弓尚未完成婴儿没有足弓,到了站立行走时才出现足弓。 (过度疲劳易 出

13、现扁平足。 肌肉力量小,不能负重。肌肉发育顺序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先发育颈部,然后是躯干, 再四肢。 (抬头(3)翻身(4)坐(6)爬(8)立(9) 行(周岁)跑跳) (见教材附录表 1、表 2) (七)神经系统人体指挥中心 脑发育迅速刚出生为 350 克,1 岁为 950 克,6 岁时为 1200 克,接近成人 的 1400 克。 大脑功能发育不全尚未完全建立各种神经反射,需要大量的信息刺激。 神经髓鞘化髓鞘是包裹在神经突起外面的磷脂类物质,防止神经传导的 “跑电”、 “串电”,使动作准确化。6 岁完成神经纤维髓鞘化。 (婴儿的动作未分 化状态,如,吃手时脚也跟着动。 ) 注:新生

14、儿出现下颌或肢体抖动的现象是其神经发育尚未完善,对外界刺激容 易做出泛化反应。 大脑容易兴奋,易疲劳兴奋占优势,抑制较慢,故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 易激动,注意力不能集中。 小脑发育晚 婴儿刚出生时脑干和脊髓已发育成熟(脑干最初调节人类的情绪反 应,因此新生儿就已经具有 8 种原始的情绪反应,而不需要后天的学 习获得) 。 3 岁左右婴儿小脑功能才逐渐完善。 (因此 13 岁期间,婴儿的平衡 能力差,走路不稳,动作不协调。 ) 植物神经发育不全表现在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不稳定。 (如,心跳和呼吸 频率较快,节律不稳定,胃肠消化功能容易受情绪影响。 ) (八)感觉系统人体与外界沟通的途径 皮肤的特点

15、 保护功能差(皮肤细嫩,角质层薄,真皮层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少,细菌容易侵入。 ) 代谢活跃(代谢快,分泌物多,注意清洁,避免长疖。 ) 体温调节能力差(刚出生新生儿直肠温度为 37。9左右,略高于成 人,随后下降至 35) 注:为新生儿保温的 5 个理由 皮肤渗透作用强,易引起中毒。 眼睛的发育特点 眼睛发育不良。5 岁前眼睛发育不良,眼球前后径短,造成生理远视。 眼睛调节能力强(晶状体弹性好) 。 眼睛容易近视(婴儿由于远视,看近物时要尽量使晶状体突出,故 长时间看近物,容易造成睫状体疲劳。 ) 耳朵的发育特点 咽鼓管短、平、宽、直,上呼吸道感染易引发中耳炎。 对噪音敏感(达到 60 分贝就会影响睡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