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带答案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34953215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西省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西省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西省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西省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带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四校联考 语文试题 2015.12 命题:康杰中学 临汾一中 忻州一中 长治二中 【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共 70分)和第卷(表达题共 80分)两部分。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 文明的对话。这一文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后果,它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与儒家、道教一 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佛教获得持续的发展活力,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 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

2、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 “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 。 (汤用彤)它不是像后来基督 教教团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地传教活动。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佛教 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是佛教 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融入中 华文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

3、义上与中华文明 展开对话了。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呈现出佛 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 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至亲制发愿文,皈依佛教, 大兴寺庙。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东晋是佛典合译的高峰期。不仅小乘佛教的 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被创译,而且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当时在 佛经的翻译解释中大量采用“格义”的方法,即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 理,以便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显然这是一种聪明

4、的文明对话与融合方式。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还在于佛教本身具有一种对话精神,佛教内部往往通过对话 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中土的高僧大德完全继承了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慧远曾就大乘要 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详辩新旧。受到罗什 的高度赞扬,与僧肇一起被称为“第一” 。佛教东传与中华民族文明对话并不纯粹是“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还有大量中土的高僧 大德长途跋涉到天竺等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中土沙门西行求法从曹魏的朱士行开始可谓代 不乏人,其中东晋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是最为突出的两位。当代印度史学家阿里教授在给季羡林先 生的信中写道:“如

5、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深远的历史影响是通过中国,佛教流传远播于四邻诸国。早在 隋朝,佛教就通过中国而影响到高丽、百济、新罗及日本。没有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佛教难以成2 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就此意义而言,中国佛教具有建构世界宗教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历史价 值。 (选自张三夕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有删改) 1. 下列关于“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唐以后,伴随着中国化佛教 禅宗的盛行,佛教不再被看作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

6、话了。 B. 公元 2世纪到 7世纪期间出现的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是世界文明对话史上最 重要的历史事件,使佛教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就是到今天还发挥着重要的 精神作用。 C.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可以说是双向对话,不仅有“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也有大 量像法显和玄奘等中土的高僧大德到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 D.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之 一,而且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使佛教通过中国流传于四邻诸国。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在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的表

7、现特征不同,魏晋时期主要是佛学的玄 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 B. 在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就取得了突出成绩,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 阿含经系列和大 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 C. 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 益彰的,因此,佛教进入中国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 。 D. 中土的高僧大德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 佛学,研核异同,详辩新旧,这是对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的继承。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8、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为了便于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就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与典故 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这种方式加速了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与融合。 B. 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除了通过和平、聪明的方式融入之外,还因佛教自身具有 对话精神,即其内部往往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 C. 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分别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和开花结果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 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佛教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D. 佛教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是离不开其在中国大地上的存在和发展的。在此意义上,中 国佛教在建构世界宗教文明上的历史价值必不可少。 二、古代诗文阅读(

9、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 47题。 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少苦学,治左氏春秋 。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 治行闻。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 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 事。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晋祖入 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余 上进。晋祖嘉之,归功于衎。俄迁都官员外郎,

10、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 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痺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余,父疾不能起,衎 亲自掬矢,未尝少倦。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 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逾年,上表请还侍养,3 授青州行营司马。丁父忧,哀毁甚。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开 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尝上 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 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

11、辟无所准绳。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 充宾佐。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 ”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复抗表求侍 养,改户部侍郎。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 汉乾祐末,丁忧。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 丞,俄充端明殿学士。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城平,以衎权知州事。归朝, 权知开封。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显德初, 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建隆三年春, 卒于家,年七十四。 (宋史列传二

12、十九 )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 密院 B. 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 密院 C. 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 密院 D. 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 枢密院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解褐, “褐”粗布或粗布

13、衣服, “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 始进入仕途。 B.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表示相同意思。因年老、身体等 原因主动请求退休,称为“乞骸骨” “填沟壑” 。 C. 奉朝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 秋季朝见为请。因称定期参 加朝会为奉朝请。 D. 丁忧,亦称丁艰,即遭遇父母丧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 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颜衎曾因向符习进献贺礼而受到笞刑,但事后符习很后悔,又上表推荐他做观察推官,

14、暂且 搪塞前面所做的事。 B. 颜衎担任都官员外郎时,收到家信,得知父亲生病,没有奏报就弃官回家侍候老人,最后不 再有当官的想法。 C. 父亲去世后,颜衎因母亲年老需要侍候,上表辞官,不许;后又两次上疏请求,最终得到皇 帝褒奖,与母亲回家了。 D. 颜衎曾因王峻的引荐而被重用,后又受到王峻的牵连而被罢官。最后退休回家,临行时朝内 官员争相为他送行。 7. 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5分)译文: (2)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 (5分)译文: 4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题。

15、 定西番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8. 下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5分)9. 请简要分析全词使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习与省察自己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从人的角度极写蜀道之高危。 (3)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寄寓离情,释却离愁后,表达美好祝愿的名句是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 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窖 鹿田洪波 老甄挖的鹿窖一连七天都扑了空,这让老甄有些急,离筹集鹿品进京献贡的日期越来越近,他 几乎每天都要把指头扳几个来回。他呆在山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小心翼翼查看自己挖的鹿窖是否 出现了破绽,可每次总是把头摇了又摇。 鹿窖就挖在马鹿经常出没的山道上,被枯树枝、浮土和草皮覆盖着。鹿窖的中间和顶部摆有两 层井字形的木杆,两层木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