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Ⅱ)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485210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Ⅱ)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Ⅱ)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Ⅱ)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Ⅱ)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Ⅱ)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Ⅱ)(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通过必修的学习,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举例古代中国农业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了解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了解都江堰、井渠等著名水利工程的史实,认识农业耕作工具的发

2、明与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描述商周的井田制、北魏到唐的均田制等古代的土地制度。知道除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外,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从行业主次、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土地所有制、水利兴修等方面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可结合“牛郎织女” “天仙配”等故事,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中,归纳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 针对年代跨度大,且涉及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内容多而广的学习困难,可指导学生制作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简表进行归类,培养阅读、理解、概括、归纳和制表的能力。3.农业的发展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学习时可结合翻车、铁铧、都江堰等图把农业发展分为古代农具的演变和农耕方

3、式的变化、古代水利成就、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等线索进行归纳学习。4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归纳下列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牛耕与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不断改良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重视水利设施的兴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5看一看自己家乡或郊区农村的生产工具、种植作物、生产组织,了解半世纪来农村经济进步,写一份调查报告到课堂上交流.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2列举汉、唐时期丝织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列举宋、明时期棉纺织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列举商周、春秋、汉、唐、宋时期

4、冶金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商周青铜器铸造、春秋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汉代用煤做燃料冶铁;列举古代陶瓷业发展的基本史实:1可指导学生制作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简表进行归类,或分别制作陶瓷业、纺织业、冶炼业发展简表,培养概括、归纳和制表的能力。2. 收集有关资料,举办丝绸、陶瓷器图片展览,或编辑专题墙报或组织讨论会,鉴宝活动等,适当地增加一些有关青铜器、铁器(铁农具) 、冶炼场所的实物图片,分析冶炼技术进步的轨迹。3列举课内外有关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概括出中国古代手工业2原始时代发明陶器、东汉时期发明青瓷、唐代的白瓷、宋景德镇瓷器。从手工业经营形态、与农业关系、主导地位、世界地位等方面

5、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发展的特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官营手工业代表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长期占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丝织、冶金、陶瓷等手工业是中国长期领先世界的手工业。 4阅读顏氏家训一段话,理解农民消费的基本自给自足。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3概述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我国古代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史实:唐的“市”与对市的管理、长安城的坊市格局、宋代的“市”对时空限制的突破与商业繁荣、明清时期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从发展繁荣阶段、市场管理、城市经济

6、功能、区域性商帮、政府商业政策等方面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我国古代商业发展主要表现在商业运行、“市”的发展、活跃的商人、商业大都会的出现和货币的演变等内容。通过对唐朝长安平面图与宋代东京平面图的观察和比较、明清时期江南工商业市镇分布图(教师自编) 。引导学生归纳下列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代空前繁荣;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严格控制商业交易;宋代以来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内地、边境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明清出现区域性的大商帮晋商、徽商;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2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分析清明上河图 ,较全面了解北宋商业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城市

7、经济功能的增强。3.推荐观看平遥古城等资料片、乔家大院昌晋源票号红顶商人(胡雪岩)等历史影视片断,或阅读有关晋商、商徽文学作品增强对我国古代商人、商品经济艰难发展的认识。4收集有关资料,举办讨论会,如讨论商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来培养比较、辨析、表达与合作学习能力。4了解“重农抑商” 、“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4评价“重农抑商” 、“海禁” (实质是闭关锁国)等政策,认识这些政策是造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经济政策是本专题学习的难点。结合范例(材料)重点解析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从原因与目的、表现、

8、与政策之间的关系、作用与评价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到政策对经济建设的反作用。2参照黄宗羲对重农抑商的评价,组织讨论“抑商”与“重农”的辩证关系,分时期客观评价商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说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标志。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了解民国初年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地区、途径、著名企业和代表人物。说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

9、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教学中需要突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曲折发展”这一主线。突出三个重点: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要注意中外历史的联系和影响,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联系学习。特别注意联系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来深化背景。3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数据、图表、照片和文字等材料的运用和分析;如结合教材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业图、郑观应盛世危言内容材料,分析传统经济解体的原因和影响。引用工业建设会趣旨和火柴大王刘鸿生等材料,并适当补充其他资料,来说明民

10、族工业发展的各种因素。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2知道民国初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代表人物、主要企业。了解民国初年的大办实业、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的主要史实。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认识中国民族工业是在夹缝中艰难生存成长。从国际环境、政府政策、民众运动方面解释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从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等方面归纳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采用角色体验法,使学生“动”起来。如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话剧:演绎一位民族资本家在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时期的命运。让学生在活

11、动中把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再现出来,并在体验中形成较深刻的认识。2可采用人物案例学习法,通过企业创办人的故事,深入历史的细节去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如拓展阅读“从晚清状元到实业家张謇的故事” ,或通过上网收集荣氏兄弟、刘鸿生等人的相关史料,了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发展过程中的艰辛以及他们的奋斗和不屈的精神。3阅读有关文学作品或观看历史影视资料片断(如船政风云 子夜 ) ,收集陈启沅、张謇、荣氏家族企业发展的资料,从企业兴衰成败的情况,理解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发展的过程。4通过船政风云的片断或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企业老照片,补充充实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43探讨在半殖民

12、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可通过曲线图、数据统计表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也可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列表勾勒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2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例,结合图与材料(被低价控制、抗战时捐款等) ,说明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及他们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在阅读和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选主题和历史时段,绘制一幅反映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的漫画,漫画作业在全班展示交流。或自编一份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简报。4绘制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

13、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培养学生获取、提取和整合相关信息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1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1知道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概述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认识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说明中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正确探索,了解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总结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

14、训。1可把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特点归纳为“一化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可指导学生收集历史照片,如报名入社图、公私合营企业挂牌图等,编辑专题墙报,如农村经济、建国以来农业生产关系变化等专题;培养比较、辨析、表达与合作学习的能力。3收集资料,列表勾勒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绘制与运用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成就示意图,培养阅读、理解、概括、归纳、制表能力。4提供典型历史事件的“大事年表”,展现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也可通过运用“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经济社会状况的图文声像资料,

15、如报道产量放卫星的报纸、漫画,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5.阅读有关文学作品或观看历史影5视资料片(如上海的早晨陈云等),增强对建国初期我国经济艰难发展的认识。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认识它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1结合必修一第四专题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理解全会的背景与战略决策的伟大意义。2可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献资料片,让学生感受全会的情境。3展示

16、登载邓小平“解放思想”讲话的报纸,并学习其中某些段落,加深对改革开放指导思想的理解。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列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特征和影响,说明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与社会面貌。了解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认识它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1运用通过小岗村包产到户秘密协议图、凤阳实行包产到户变化的数据、凤阳花鼓词、 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图等了农村改革的变化。2介绍学生阅读乔厂长上任等小说,以某一种著名品牌产品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城市改革,特别国营企业改革艰巨性。3引导学生与家长访谈,了解改革开放的变化,并班上进行交流。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