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秋林夜雨 作)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800451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秋林夜雨 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秋林夜雨 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秋林夜雨 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秋林夜雨 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秋林夜雨 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秋林夜雨 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秋林夜雨 作)(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1) 作者:秋林夜雨 在中国北方,以古代建筑为特色的旅游景点中,山西的平遥可算是令人遐思不 已的佳地。 平遥是一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它不仅代表了中 国明清时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汉民族、中 原地域的艺术进步和美学成就。是研究中国明清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 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人类居住形式的典型代表。 多年来我总在想:陕西关中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历史悠久,文化脉源 丰富,在陕西关中也应该有像山西平遥式的明清建筑。可人们只是知道,在陕 西韩城党家村有一个明清建筑村落,就连不少人都推崇

2、的陕西“韩城老城” ,我 觉得明清味也不是很足。 究其原由,除了年久失修外,对文物的保护观念太差。陕西关中历史悠久,历 史、民俗文物太多,熟视无睹,城市、农村现代化建设一味拆“旧”建“新” 。 四十几年前,我在西安居住的院子,是一座很不错的明清四合院。可四十年后, 我从新疆退休回到西安,街道宽了,高楼起来了,四合院没有了。虽然也建了 不少“仿古一条街” ,可那全“仿”的不伦不类。 现在为什么又要“仿”呢?因为失去了“旧” ,才知道“旧”的珍贵! 明清时期的关中是什么样?明清时期关中的建筑是什么样?到那里能找到关中 的历史足迹?用什么给子孙后代展示足以证明我们先人辉煌历史的实景实物呢? 可喜的是

3、,回到西安后,听说有一个叫“王石头”的人。20年间,投资数亿元,抢救性地收藏和保护民居、石雕、砖雕、木雕、字画、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 关中民间文物。 过了几年,又听说南五台山下有座“神秘城堡” 。一打听,就是“王石头”用那 些民间文物组建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 “王石头”者王勇超,传统民俗文化抢救保护第一人。二十多年来,他四处抢 救濒临灭绝的民间文化遗产,硬是走遍陕西渭北的各个村落,将农民建厕所、 修猪圈、甚至是铺路用的古代拴马桩、饮马槽等民间艺术品一件件地购回。他 收藏的这些东西,用3列挂25节车厢的火车都拉不完。而且收藏范围涵盖石雕、 木雕、砖雕和民俗礼仪、宗教、军事、交通、生产、生

4、活等用品实物3.2万多 件套,仅拴马桩就有8200根,号称“地上兵马俑” 。更重要的是王勇超还收藏 古民居,目前古民居已买下40座院落、300多栋、上千间房屋。 我怀着对这位关心历史,关注关中,为保护关中古民居倾情付出的热心人的钦 佩之情,两次前往他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第一次,进门老天就下起不大 不小的雨,我在时大时小的雨中转了两个小时,令人震憾,感受颇深,可拍摄 的片子效果就很差了。但雨中的片子有另一种情趣,后面我会发上来。 “五一”第二次去,又仔细地观看了一遍,惊愕、感叹、瞩目、赞赏,激动之 情难于言表。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里, 一砖一瓦都讲述着原汁原味的关 中历史,解答了我的

5、上述疑虑,也使我的心理得到些许平衡。 目前,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对外开放的只是古代民居一条街。它是将散落在 关中各地的、具有保护价值的100多所典型民居整体收购,移建到此,实施异 地保护并开发利用。这些民居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具有研究价值, 其中数量众多、工艺精湛的木雕、砖雕、石雕等还具有极高的审美和观赏价值。大门内两侧,列队欢迎的是高低错落、人物头像造型各异的拴马桩,就像“兵 马俑”跨过时空,站在门口微笑着欢迎远道而来的宾客。 恢宏的石门上精细的花纹、 “地通乾元”四个雕刻的大字,唤醒那些离我们很远 又很近的历史记忆。跨过古老的石门,人们进入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一条街道,

6、十几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合院闯入视线,整个街道讲述着一 段关中往事,每院古居藏着一段家族的历史。 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2)现代的人们一边高唱“人民创造历史” 的赞歌,一 边在不停地毁灭着那些与今 天生命延续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历史见证, 毁灭着那些民间生活的幸存文化。 岁月无情,那些凝结着祖辈智慧的石雕石刻,在 风剥雨蚀中惨遭损毁;人事可畏, 那些聚集着先人才华的民居老宅,在钢筋水泥进行曲中衰败倒塌摘自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宣言 近年来,山西的银号、商人大院,安徽徽商大院,扬州盐商大宅等等,都 成为旅游热点,这些精美的明清建筑,不仅给历史上的晋商和徽商增加了几分 “色彩” ,还为两

7、省的旅游经济带来了更大的效益。陕西古民居,自有特色,虽然不象上述大院规矩很多,但粗犷豪放,沉稳 大气。可是,在持续的城市、乡村改造中,一些富有特色的古民居荡然消失, 精美的砖石雕刻化为瓦砾。然而在西安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山下,占地500亩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中,却通过异地迁移,原汁原味地把40座渭北古民 居复原过来,一座座堪与“晋居” 、 “徽居”相媲美,甚至比之更雄浑豪华精美, 更有研究价值的明清建筑,组合为乡风浓郁的明清街区,成为陕西古民居的珍 贵标本。西安是个一砖一瓦都倾吐着历史的城市。自1985年起,关中民俗艺术博物 院的筹建者王勇超倾尽财力,组织30人,兵分六路,先后去了澄城、合阳

8、、大 荔、蒲城、黄龙等渭北8县,走村串乡,对存在的明清古民居进行地毯式普查, 登记造册。斥巨资将渭北明清遗留下来的40院民居,砖瓦木料编上号,整体迁 移到博物院,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保持原样。当年报纸上有一篇长文曾介绍 此举,标题是:500亩地装一个人的藏品 。一条石板老街,拴马桩如密林一般整齐有序地排列,街道两侧分布着一幢 幢明清时代的古宅,高大的门楼和院墙,石刻的门框对联,砖雕的龙门对,都 昭示着古民居的历史沧桑。以前只知道“门当户对”是指结婚双方的条件要匹配,并不了解其出处。 在这里可以看到真正的“门当”与“户对” 。 每家门楣上都有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的圆柱形木雕,叫“门当” 。根据

9、 门脸大小取双数,有的两个,有的四个,意在祈求人气旺盛、香火永续。而 “户对”是指宅门前左右相对而置的一对石墩或石鼓,它是主人家身份地位和家 境的象征。旧时谁家有到了谈婚论嫁年龄的子女,都会到相中的对方家偷偷观 察,从“户对”上雕刻的纹饰,就能了解对方家所从事的行当。由此“门当户 对”被演化成男女婚配的条件并延续至今。在陕西的很多老宅子上,经常会看到“光裕”这个词,什么意思呢?光裕 应该是源于“光前裕后” , 宋王应麟三字经:“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 裕于后。 ”光前:光大前业;裕后:遗惠后代。为祖先增光,为后代造福,形容 功业伟大。 这些层层叠叠的深宅大院,大多是明清时期修建,有的保存还算

10、完整,有 的已经残缺不全。然而,历史风尘的侵蚀难以掩盖当年的华美,新旧朝代的交 替,埋没不了关中人民智慧的光芒。那精美的照壁、屋檐,欲飞的屋角与错落 的马头墙,那古色古香、斑驳不清的雕梁画栋,都细致地镌刻着关中人民对美 的追求。屋前及周围从渭北高原移植过来的千年、百年古树,也已发出绿 芽让人流连忘返。一个时代或一代人离去,都把自己最伟大的创造建筑留在世上。传统 民居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更是一部历史的教课书,一种深厚的历史韵符,一种 悠远的美,一种历尽沧桑而依然存在的文化精神。从民居文化中可领略建筑文 化最具哲理性的艺术瑰宝,越是年深日久,越会放射出灿烂光华。 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3)

11、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倡导者冯骥才先生曾经说:“江浙一带大部分沿 海地区的村落建筑以及格局已经改了三四遍了:先盖个香港式的建筑,又改成 美国式的,又拆了改成西班牙式的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把自己本民族风格 的村落拆了以后按外国形式盖的” 。他强调说:“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文 化的DNA ” 。 关中民居的“DNA”是什么? 有人说,陕西“十大怪”中说的“房子一边盖” ,就是关中建筑最典型的特征。 我认为,这只是关中民居“DNA”中的一个位点。此外,还有门楼、照壁、院落、 屋脊、檐部、壁面、马头墙等关中民居重点装饰的部位,都很有特色。今天专说“马头墙” 。一说到马头墙,人们就会想到“青砖小瓦

12、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徽派建 筑风格。其实“马头墙”并非专属徽派建筑的标志,它是我国汉族的一种山墙 建筑形式,在不同的地区“马头墙”可以有不同的样式和装饰。可以说,高高 耸立、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是中国汉族明清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那么,陕西关中民居也有“马头墙”? 火檐墙(老西安对马头墙的叫法)在当时西安城随处可见。当时的东大街长约 两公里,宽约30米,是当时最宽的大街,街两旁商业房屋高低基本相近,每户 之间都有火檐墙。火檐墙下方,开凿出圆形门洞,使各个商户的走廊连成一体,也便于顾客行走。让人惋惜的是,随着城市的变迁和房屋的改造,这些火檐墙现在在西安城内, 竟然踪影难觅。从老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

13、,当时西安的“火檐墙” , 雕工之精致,修饰之华美, 丝毫不逊色于徽派和江南民居的马头墙。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迁建的关中民居老宅院,有着太厚太厚的文化积淀, 几经岁月的洗礼,却依旧恢弘雄壮。而且为我们展示了不同于徽派和江南民居 的另类样式的马头墙。这些高大结实的马头墙,用雕砖或片瓦组成镂空花饰,有兽脊或龙头,似乎倾 吐着昔日的繁华与辉煌。高大封闭的宅院,因为样式纷呈的马头墙而显得错落 有致,静止、呆板的墙体,也因有了马头墙,而显出动态的美感。据历史考证,中国最早的房屋建筑出现在陕西关中地区,经过数千年的变迁,关中民居已经在中国的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它以秦汉为本,秦汉 风格 “豪放

14、朴拙” ;以隋唐为表,隋唐风格“雄浑壮丽” ;以明清为实,明清风 格“精细富缛” 。 如果江南民居精巧优美,有如牙笏轻叩,低吟“杨柳岸晓风残月” ;那么,关中 民居则更像是铁板击节,高歌“大江东去” ,恢宏雄壮。 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4)王勇超还是孩童时,有年过春节,祭拜了祖先后,他和几个兄弟争抢供桌上的 供果,将果盘推下供桌,摔了个粉碎。父亲大怒,几个大耳光落在几个兄弟头 上,王勇超被打得眼前直冒金星,父亲的吼声震耳欲聋:“这是先人留下的! ”大人们告诉他,这些果盘与其他果盘不一样,是早几辈人传下来的,平时用 布精心包裹,放在橱柜顶上,过年时才取下来用一次。王勇超从此有一个概念,

15、 先人留下的东西,不能破坏,要珍惜,要珍藏。“我们必须为 世人包括我 们的子孙后代保留足以证明我们先人昔日辉煌的实 物与活物,不能让我们的后代仅在书籍图片中阅读历史。 ”“ 中国民俗收藏第一人” 的王勇超关中民居、拴马桩、上马石是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三大展品。这里展示的关 中民居都是从很多拆迁改造的工程中、推土机下“抢”出来的,有的则是在风 雨中摇摇欲坠,再不抢救就会消失在天地之间的。博物院聘请当地民间建筑高 手,对这些民居进行保护性的迁建,把一座座浓缩着关中民俗文化的民居院落 从关中各地搬到了这里,目前博物院已经“收藏”了40多处关中古民居。每收购一处,王勇超就要给房主盖一院新房,有的还要额

16、外付钱,甚至还要给房主的儿女安排工作。收藏老民居的成本达到每平方米8000到1万元。为此, 他曾高息借过别人400多万元。拆迁复原工程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他们坚持“不改变原状” 、 “修旧如旧” 的原则。为确保拆迁复原成功,采取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方法 逐步推行。先选择结构较为简单,建筑规模较小的单体建筑进行拆迁复原试点, 摸索经验,再拆迁复原结构复杂、建筑面积大的民居和祠堂。在进度上,对每 幢计划拆迁的古建筑,拆迁前先进行勘查测绘,制定拆迁方案。绘制整体图形 和主要构件及细部大样图,拍摄外部和各细部照片和录像资料保存。对已毁的 局部结构,走访当地老年人,根据记忆努力恢复原貌,并反复征求房主和古建 专家意见,对复原方案反复修改,最后确定下来再绘制施工图。在整个拆迁复 原过程中,与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紧密配合,把好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拆、卸、搬运、复原安装过程中,尽量不使原构件的一榫一卯和一砖一石受 到损伤。在维修复原过程中,对局部腐残和破损的构件采取墩接、剔补、粘补、 加固等方法,尽量保持原构件,对少数腐朽严重确实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