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设计作业汇总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769867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装置设计作业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制冷装置设计作业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制冷装置设计作业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制冷装置设计作业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制冷装置设计作业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冷装置设计作业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装置设计作业汇总(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作业: 1.开启氨泵进、出口抽气管上的截止阀以抽去其中气体是在氨泵( ). A、启动前 2.空气自然流动的氨泵供液蒸发器的循环倍率一般为( B、n=34 3. 多台贮液器并联,为了保证各台设备的压力和液面相同,在各设备之间需要安装? C、均压管和均液管 4.氨泵供液系统与重力供液系统相比,润滑油进入蒸发器的机会(C、减少 一台氨液分离器向多组蒸发器重力供液时其出液管道上需设置(B、液体分调节站 为防止蒸发器和供液管内的氨液在重力作用下倒流入循环桶,在氨泵出口安装 ( )A、止回阀 氨液分离器中的氨液靠本身的重量送至蒸发器中的供液方式为( B、重力供液1.直接冷却系统与被冷介质只有一次传热

2、温差,可以降低功耗。间接冷却两次传热温差。 2.直接冷却系统初投资低、设备少,间接冷却含有载冷剂系统,初投资大。 3.由于管道阻力,直冷系统制冷剂产生闪发气体,影响经济性,不适合远距离供冷,间接 冷管道阻力不会有闪发气体,适合远距离、分散的用冷单元供冷。 4.用冷单元负荷变化,改变蒸发器供液量,直冷系统制冷有“滞后”现象,间接冷蓄热能 力强,无滞后现象。 5.氨为制冷剂时,系统密封性破坏,直冷系统危及生命安全,间接冷大部分载冷剂无毒。 6.冷却载冷剂的蒸发器靠近制冷系统,其吸排气管路短,阻力小,可提高压缩机输气系数 7.一些载冷剂有腐蚀作用,可缩短系统寿命。作用:通过制冷压缩机吸排气阀的调换,

3、将高压系统的氨气送到低压系统,使高压系统形 成真空,以便对高压系统的管道和设备进行检修。 高压储液器的液封作用和制冷压缩机的单向抽气作用可知,制冷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主要 集聚于冷凝器和高压储液器之中 原因:不凝性气体是在制冷系统的冷凝压力和冷凝温度下不能够冷凝的气体,制冷剂在冷 凝压力下冷凝成液体,不凝性气体的分压力增大,聚集在冷凝器内占据部分容积,减少了 冷凝换热面积,使冷凝压力升高。当停止制冷系统工作时,可以通过空气分离器排放不凝 性气体。 采用一级节流原因:多级节流所组成的系统较复杂,给实际操作带来很多不便, 采用两级节流时,为了适应负荷变化,必须不断调节两个节流阀的开启度,两 个节流阀

4、的开启相互制约,很难适应负荷变化,且为了降低中冷器的波动,必 须采用较大的中冷器,增加装置的一次性投资。 采用中间完全冷却原因:采用哪种冷却方式取决于排气温度,排气温度由等熵 指数、吸气温度、压缩机气缸冷却效果、效率所决定。氨制冷剂的等熵指数高, 压缩中的排气温度较高,为了降低排气温度,最有效方法是降低吸气温度,故 采用中间完全冷却。 综上,氨双级压缩制冷系统多采用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 第二次作业:1.(1)设备负荷:用于各个冷间配置冷却设备,即根据设备负荷选择蒸发器;(2)机械负荷:用于压缩机选型; 2.设备负荷是按各冷间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计算得出的,实际生产当中,各种不利因素往往不是 同

5、时出现。所以计算机械负荷时就要对热量进行修正。 3.当制冷系统只有一个房间时,设备负荷一般等于机械负荷;当多个房间供冷,设备负荷仅仅 指一个房间的负荷,机械负荷指所有房间的负荷,一般所有的房间设备负荷加起来会大于机械 负荷。冷库的冷却设备负荷必须进行逐间计算;机械负荷按不同的蒸发温度分别进行汇总,得 出总冷量 选择时应考虑最不利的环境条件,考虑炎热季节的外界环境条件,采用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 日平均温度。按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取值。 冷间围护结构传热是在室外空气温度和太阳辐射热的综合作用下进行的。故冷间围护结构由外 界环境接受的热量可分为两部分,即室外空气以对流方式传给外表面的热量

6、 Q1a 和太阳辐射热 量 Q1b。、高压储液器中的氨液经过电磁阀 A,再经热力膨胀阀节流降压后送入空气分离器冷却盘管中 并吸热蒸发,饱和气体由抽气管排出,向盘管的供液量由热力膨胀控制。混合气体不断进入空 气分离器的桶内,其中的氨气被冷凝成氨液并靠重力流回储液器,不凝性气体聚集于桶体之中。 由于不凝性气体聚集量逐渐增加,压力逐渐升高,混合气体进入量随压力的升高而逐渐减少, 盘管中的氨液不断蒸发产生冷量,把用来冷凝氨气的冷量,用于不凝性气体的降温。当温度降 至-12时,空气分离器上安装的温度控制器动作,使电磁阀 B 通电开启,不凝性气体排出系 统,这时空气分离器内部压力降低,处于冷凝温度下的混合

7、气体大量涌入空气分离器使桶内温 度升高。当温度升至-8时,电磁阀 B 关闭,第一次放气过程结束。第三次作业:制冷压缩机与设备选型制冷循环中液体在节流前过冷可提高系统的经济性,但要考虑具体条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来 确定是否采用液体过冷。对氨单级压缩制冷系统可设水冷式过冷器,出过冷器的氨液温度比进 水温度高3;氨的双级压缩制冷系统采用中间冷却器过冷节流前的液体,出中间冷却器冷却 盘管的液体温度比中间温度高5。对氟利昂单级压缩制冷系统,在气液热交换器中实现节流 前液体过冷,过冷度为5;氟的双级压缩制冷系统,节流前的液体在中间冷却器过冷后在气 液热交换器进一步过冷,出中间冷却器冷却盘管的液体温度比中间

8、温度高57,在气液热交 换器中液体过冷5。强制对流冷却空气式蒸发器即冷风机,冷风机是由蛇管组和风机所组成,广泛用于陈列柜、冷 库等制冷装置。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其外型结构和安装位置也有多种形式。在冷库中,按其安 装位置的不同,分为落地式和吊顶式。落地式直接放在库内地坪上,靠墙布置,有顶吹式和侧 吹式两种出风形式。吊顶式是吊装在库房顶板或楼板之下,不占用库房地面面积,合理利用库 房的空间;但应防止冲霜时,水飞溅到地坪,造成地坪隔热层的破坏。在氟里昂制冷系统中主 要使用的是吊顶式冷风机,蒸发器的出风形式为侧吹式,出风口由风机的数目来决定,有单出 风口、双出风口等等。蒸发式冷凝器特别适用于缺水的地区,

9、尤其是当气候较干燥时,应用它更为有效。蒸发式 冷凝器一般可安装在厂房的屋顶上,可以节省建筑面积。但是蒸发式冷凝器的水蒸发后残 留的矿物质容易附着在蛇形管表面上,水垢层增长较快,传热性能降低,清洗工作麻烦, 传热管容易腐蚀和结垢,且不易清洗,造成维护保养费用高,宜使用软水或经过软化处理 的水,蒸发式冷凝器可用于大型的商用制冷装置。 回热式热交换器用于氟利昂制冷装置中,通常为壳-盘管式结构,从冷凝器或中间冷却器来的 高压制冷剂液体在盘管内流动,与流出蒸发器并在壳-盘管间流动的回气进行热交换,使液体过冷,蒸气过热。对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如电冰箱,将供液管与回气管绑或焊在一起构成结 构简单的回热式热交

10、换器。回热式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通过回热减少有害过热带来的损失, 使液体制冷剂过冷,提高制冷剂单位质量的制冷量,提高制冷装置的经济性能;回气中夹带 的制冷剂液体气化,防止压缩机的液击事故的发生。 回热式热交换器的选择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气体在壳体内的流速应为(810)m/s;过低的 流速会造成润滑油在壳体内的沉积;二是传热面积应满足给定的工作条件。 水冷式冷凝制冷系统中需要冷却水循环,冷却塔需要在冬季(室外大气温度在 0以下)运转, 必须采取防冻措施,以免水管中的水和塔内水池中的水结冰。最常用的一种防冻方法是在室内 增设一个水箱,管线连接如图 2 所示。在这个系统中,设在室内的水箱的位置低于冷却

11、塔中的 水池;塔中经已冷却的水,在未结冰之前便从塔底水池在重力作用下经排水管流进室内水箱中, 补给水和任何因控制容量而旁路的水,都流到这个室内水箱。唯一暴露于 0以下大气中的水 管是冷却塔的进入管。只要系统在运行,这条管中的水(温水)是不会结冰的。但这条管必须 设一个排水阀,以便当系统停止工作时,趁管中的水未结冰之前便将它放掉。 冻结库制冷系统通常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工作参数的确定是根据环境介质的温度和被冷却 物体或空间要求的温度,考虑选取一定的传热温差,即可确定循环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而 双级压缩机的选型关键是中间温度的选择。中间温度选择是否恰当,不仅影响到经济性,而且 对压缩机的安全运

12、行也有直接关系。中间冷却器内低压级压缩机的排气冷却为干饱和气体时的 压力为中间压力,其相应的饱和温度为中间温度,中间温度与高、低压级压缩机的气缸的容积 比有关,并随着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变化而波动。在确定中间温度时,当制冷循环总的功率消耗最小(低压级压缩机与高压级压缩机的功率消耗之和最小),制冷量最大,制冷系数最高 时,对应的中间温度为最佳中间温度(理想的中间温度)。选择中间温度的方法如下 第四次作业:管道设计如图所示,为平衡各冷凝器之间的压力差,冷凝液管在与高贮器进口连接前设置了向上弯曲的 管段,以形成液封。设计时液体管中制冷剂的流速不应大于0.5m/s,冷凝器与贮液器之间的高 度差视液体管

13、的阻力确定。阻力大时高度差相应增大。多台冷凝器并联时必须设均压管,当冷 凝器压力较高又不便于安装很长液封管时,可将均压管接至冷凝器的出液管段上,可降低冷凝 器安装高度。 如图 1 所示。图 a)是一组蒸发器与一台压缩机的连接,蒸发器出口设有带回油弯的上升立管, 水平管应具有 5的坡度坡向压缩机并应略高于蒸发盘管。这样连接可防止系统停止工作时液 体制冷剂和润滑油进入压缩机吸气口。 图 b)是多组标高相同的蒸发器与一台压缩机的连接。在每组蒸发器出口设回油弯和上升立管, 然后接至共同的水平管,每组蒸发器的上升立管与水平回气管连接时,应设倒 U 型弯,可避免 液体制冷剂和润滑油流入停用的蒸发器。如图

14、2 所示。图 a)是两台压缩机配有一台冷凝器且冷凝器在上部的情况。b)是冷凝器位 于压缩机下部的连接方案,在两台压缩机排气管相接处加工成 45 角的 Y 字型,以防止两 台压缩机排出的气体相互撞击,形成脉动引起管道振动,避免润滑油流入停止工作的压缩 机。图(c)、(d)分别是两台冷凝器且冷凝器设在其上部和下部的情况。两台冷凝器之间 应设置气体均压管,以确保两台压缩机的压力相同。 如图所示的管道布置,多个蒸发器位于冷凝器上面且蒸发器的安置高度不同时,使蒸发器 的进口位置处于比三通管的出口支管高一些,在 A 处产生的闪发气体将进入蒸发器 4,而 在 B 处产生的闪发气体进入蒸发器 3,以使每个蒸发

15、器能均匀的通过一定量的闪发气体。 当几个蒸发器的安置高度相同时,在布置管道时应使各分支管的压降接近平衡,或者按各 分支管不同的压降选不同的热力膨胀阀,以保证各发器供液均匀。采用图示的双上升立管。双上升立管是由粗细不同的两根立管和 U 型弯头组成,当系统以 最低负荷运行时,两根立管同时工作的气体流速低于最小带油速度,润滑油不能被带入水 平管段而积存于立管下部的 U 型存油弯中,愈积愈多将 U 型弯封堵,蒸发器中的气体制冷 剂只能通过较细管排出,并具有足够的带有速度,当 U 型弯中润滑油面超过蒸发器出口的 水平管时,超过的部分将被带入水平吸气管,从而使系统在最低负荷情况下实现蒸发器的 回油。当系统

16、以最大负荷工作时,吸入管中的压力降低,较细管中的气体速度猛增,阻力 也随之显著增大,导致较细的管的两端产生较大压力差。当压差大到足以使 U 型弯中的润 滑油带进水平管时,两个立管同时投入工作,并都具有带油速度。 三台压缩机并联可以实现分级能量调节,为确保制冷系统在低负荷时能将润滑油送入冷凝 器,设计时应考虑双上升立管。其管路布置如图所示。如在排出管上设有油分离器可不设 双上升立管,这时允许润滑油进入油分离器。 第五次作业:机房与库房油分离器要根据它们的使用场所及结构形式进行合理布置。洗涤式油分离器需要从冷凝器 的出液管引进氨液,其位置应尽量靠近冷凝器,且冷凝器出液管与油分离器进液管的相对 高差约为 250300mm;其他类型的油分离器的标高可以不受限制,在布置油分离器时要 尽量布置得离压缩机远一些,以便使排气在进入油分离器前得到额外的冷却,减小氨气的 比容,提高分离效果。专供库房冷却设备融霜用的油分离器宜设在机器间或设备间内 蒸发式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在专业书中检索。也可以通过关键词“蒸发式冷凝器或蒸发冷” 在文献中检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