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475700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下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程下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程下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程下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为教师,我们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何谓学生观?人们通常把它定义为:对今天学生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认识,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等在对待学生问题上的集中反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任何教师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教育实践的基础,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出发点的确立,教育观念的形成,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育目标的确定,并且最终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及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人才能否与社会的需要相适应。因此,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很必要的。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人,需要平等与尊重 从社会学上看,学生首先是作为人

2、而存在,学习首先是学生个人的行为,无论他的品行、为人怎样,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每一位学生无论他成绩好坏、家庭条件优劣,在教师面前都应是平等的。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不以个人的好恶区别对待学生。(二)不以师长的尊严凌驾于学生之上。(三)不以学生的过失伤害学生的人格。(四)不以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 教书也好,育人也罢,都是师与生的双向交流。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应该得到教育者的尊重。缺乏尊重的教育,是强加的、被动的教育。尊重学生是师生人格平等原则的内在要求,缺乏尊重的严格要求与人格平等的原则是不相容的。这样的教育会让学生觉得

3、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容易产生逆反、抗拒的心理,造成师生之间的所谓“猫鼠关系”。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作为教师,应该从那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俯下身来。和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你、爱你;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独立人格、有健康心理、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是孩子,需要理解与宽容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错误中成长起来、在挫折中成熟起来的。孩提时的磕磕碰碰,青春期的莽撞冲动,成年后的自以为是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因为他们还是孩子,思想还不

4、够成熟,知识还不完善,阅历还不丰富对于学生的错误,一些教师一是怒之,小错小怒,怒其不争;二是罚之,小错轻罚,大错重罚;三是告之,先告家长说:孺子不可教也,后告领导说:朽木不可雕也。 宽容是一种教育技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宽容地给予一个暗示的眼神远胜于大声呵斥,它可以满足学生的自尊心,给犯错误的学生一个台阶、一个机会,促其自我反省。同时,宽容能营造和谐的群体,形成民主的氛围,可以赢得学生,“宽以得众”就是这个道理。宽容意味着理解、信任。对犯错误的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与信任,给予充分的反思时间和悔过自新的机会,它可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

5、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学生是学生,需要严格要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带着家长的殷切希望到学校就是来求真知、学做人的。“教不严,师之惰。”我们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或随意指责学生,也不是无规律、随心所欲的严,而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教师敬而爱之。谈到“严”,为师者首先心中要有一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尺子,先严以律己,起表率作用,为人师表。作业批改、辅导答疑,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进而才能“严”中有道。对学生如何“严”?这就得从点滴小事起:做人必然老老实实,做事必然踏踏实实,做学问必然扎扎实实

6、。教师要督促学生认真落实学习环节;课堂积极思考,认真记好笔记;作业一丝不苟,规范整洁,有错必改等等。 中庸开宗明义,就规定了教育的任务:“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说上天也就是自然赋予的是人的本性,遵循这种自然本性就是尊重规律,研究学习这种规律就是教育。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 浅析教师的学生观山丹县暖泉小学刘永芳老师应从学生成长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分析认识学生思想的时代特点,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进行因势利导,长善救失,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某校学生座谈会上学生提出了学校操场太小,应该重建一个大操场;许多

7、同学喜欢排球,应该开办排球兴趣小组;语文老师长得不漂亮,想换一个漂亮一点的等等。这些建议都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学生思想的时代特点和纯真的思想感情。童言无忌,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应该有压力,但更应感到欣喜,因为这些就是需和求之间的矛盾,就是促进教育向前发展的动力。 老师要树立发展的学生观。无论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我认为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善待学生。学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有时候我们确实很着急,轻则训两句,重则敲一下,有时甚至觉得世界末日到了。其实静下心来仔细的想一想,不免觉得有点幼稚,影响人的发展要素太多了,一个人的成长决不可能取决于他

8、现在这个字会不会写,这道题会不会算,这首歌会不会唱等等。学生身心发展有其顺序性与阶段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统一性与个别差异性等方面的特点,因此,他只是现在不会,你不能由此推断他永远不会而泄气,他只是现在无能,你更不能由此断定他永远无能而放弃。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你只要用善待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真诚的心灵去温暖他们,用有力的行动去帮助他们。 老师要树立辩证的学生观。全面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积极参与教育过程的双重身份,认识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发展。某校学生把路边的花草踩坏了,老师没有制止学生,而是把路加宽了,原来可

9、三人并行的,现在可六人并行,从此路边的花草再也没有被踩坏。这个例子就充分证明了教育与自我教育辩证统一的关系。学校加宽了路其实是一种教育艺术,学生走在加宽后的路上看着两边被踩坏的花草,内心一定也非常心疼、懊悔,心想学校能为我们着想,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为花草着想呢,下次走路的时候我一定要注意,再也不能碰到它们了。这一系列心理过程其实就是自我教育。 从这点讲,我们这些师者就必须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充分认识学生,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确立科学的学生观。可以说这是我们科学育人的前提。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都知道,教育者的学生观往往会对他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起到导向和定位的作用,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

10、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也就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那么,什么是学生观?实现新课程所提出的培养目标需要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呢?本次培训就是同老师们共同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观念的转变,提出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的学生观,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更好地从事新时期的班级管理工作。 今天,我与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是新课程下的学生观 。对于我本人而言,这也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在这方面还都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加之受生活阅历、工作经验和教学水平的限制,本人在此方面研究甚少,更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而在座的各位却都是直接工作在一线的老师,直接参与新课程,与之接触、交流和碰

11、撞,尤其是在班级管理方面更是我的老师,完全无与其说是培训大家,倒不如说是我与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共同成长。所以在下面的交流碰撞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以达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之目的。 我的心愿:通过参加培训学习,让老师们能够多多少少熟悉和了解一些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基本理论和新时期的学生观,通过学习、讨论和交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结交一批新朋友。 好了,老师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堂不知疲倦,携手新课程共同成长!现在的教育,面临着社会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挑战。一些教师心中困惑不已,直呼“现在的学生真难教”,还出现勤奋敬业的教师教育效果差的现象。笔者认为,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

12、原因是教师观念落后。有专家呼吁,当今教育的最大杀手就是教师的平庸化,可谓一语中的。教师要改变目前的困境,首先在于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我们应树立以下一些学生观。一、人性化的学生观。教育要充满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育工作具有人性美。坚持人性化的学生观,首先要关爱生命。教育应把学生视为灵动的生命体,视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肉体与精神和谐统一,享受学习中的乐趣,这样,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人性的魅力,教育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其次,要注重自主教育

13、。教育要重视学生个体的积极作用,重视学生个性的自我张扬,重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自尊、自律、自省,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进行积极暗示和鼓励,让师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者、指导者。再次,要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叶澜说过:“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其实,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应如此,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的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为这是每个学生内心深处的需要,创造是人的天性,培养创造性是最能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之举,它可以让学生保持注意力、意志力,可以尽力消除外在因

14、素的不良干扰。二、差异性的学生观。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智力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人除了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每个学生不同程度地拥有上述 9 种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而且,学生存在着差异性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要正视学生的现实,学生个体发展的速度有快慢、水平有高低、结果有不同,所以应倡导个性化教育和全纳教育,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这是教育最低程度的公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

15、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尊重学生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教师应因材施教,分层设计目标,分层实施教育,培养出个性丰满的学生,让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兴趣,感受成功,引领学生前行。注意防止教育模式单一化、教育要求整齐化、教育方法简单化,不应该用此人之长,比那人之短;不应该用只适合教育此学生的方法,教育彼学生;不应该用教育学生一时的方法,教育学生的一生(因为人是变化的)。否则,教育的成功只能是一部分人的成功,而不是所有学生的成功;

16、只能是学生一时的成功,而不是学生一生的成功。 三、发展性的学生观。在理念上,教师应坚持学生是追求进步的,是会向前发展的,在评价上,要坚持发展性评价,让学生不断改进行为。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坚持发展性学生观,首先是要重视基础性。就是要从学生现有基础开始发展,重视学生现有的心智水平,重视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拔苗助长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致使学生经过艰辛努力还不能体验成功,不能享受教育带来的快乐。其次,要注重发展的有序性、起伏性。有序性就是学生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可接受程度,不要刻意拔高要求,导致学生无法适应,所出现的问题也是教育不当造成的,学生改正问题的难度就相当大,即使实现了教育目标,效果也不理想。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年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起伏性就是学生的行为表现是有反复的,甚至会出现极大的波动与落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