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试题答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745972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生化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临床生化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临床生化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临床生化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临床生化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生化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生化试题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绪论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Clinical Biochemistry):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是在 人体正常生物化学基础上,研究病理状态下生物化学改变,寻找这些改 变的特征性标志并建立可靠实用检测方法,通过对这些特征性标志物的 检测,为健康评估、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病情和预后判断等提供生 物化学信息和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2. 组合试验(profile tests): 在循证检验医学基础上,将某些疾病或器 官系统功能的有关检验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以便获取更全面完 整的病理生物化学信息的方法。如了解肝脏功能的组合试验。 二、问答题 1. 试述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2、的研究领域。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学科领域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 揭示有关疾病的 病理生物化学改变,从本质上阐明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生物化学机制,为 疾病的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2.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 寻找具有疾病特异性的生物化学标志物,并建立特异度、灵敏度高,简便而高 性价比的检测方法,从而在临床开展有关项目的检测,提供反映这些标志物改 变的客观数据。 3. 将检测项目的数据,转化为预防、诊断和疗效及预后评价 信息。 2. 试述临床检验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应用。 在医学中,临床生物化学是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分子机制,从本 质上认识病变准确部位及具体环节,

3、为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靶点,疾病的诊 断及病情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基础的一门重要病理学学科。 其在医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1. 揭示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2.通过对有 关疾病生物化学改变的特征性生物标志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实施,为判断有无及 何种疾病提供客观依据。而动态观察这些标志物的改变,可对病情发展、转归、 预后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效果判断,提供依据。3.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技术,涵 盖了当前医学研究中常用的主要方法技术。因此,也是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各 个领域研究的一门共同性工具学科。 3. 简述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分子诊断学迅速发展,代表了的发展方向; 深入寻找高诊断特异性和灵敏性的

4、新生物化学标志,提高诊断性能; 检测技术和方法的更新完善, 更加及时、准确地提供检验结果; 全程质量管理; 以循证检验医学为 基础,科学评价有关检测项目的诊断性能,合理有效地开展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中的诊断酶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 型题 ) 1 A 2 B 3 B 4 D 5 B 6 C 7 B 8 C 9 B 1 0 E 1 1 D 12 D 13 B 14 B 15 A 16 D 1 7 B 1 8 D 19 E 20 B 21C 22 B 23 A 24 E 25 E 26 B 27 A 28 B 29 C 30 A 31 D 32 A 33 C 二、多项选择

5、题 ( B型题 ) 1E 2D 3 C 4A 5E 6B 三、多项选择题 (X 型题 ) 1 ABCD 2 ABE 3 ABDE 4 ABCD 5 ABC 6 ABCD 7 AD 8 ABDE 9 ABCD 10 ACDE 11 BCDE 12 ABE 13 AE 四、名词解释 1酶是一种由活细胞产生,具有高度专一性、高度催化活性的物质 ,又称为 生物催化剂 ,主要是蛋白质。 2血浆固有酶指属血浆蛋白的固有成分,在血浆中发挥特定催化作用的一类酶, 也称血浆特异酶。 3酶失活至原来活性一半时所需时间称为酶的半寿期(t 1/2) 。半寿期可用来 代表酶从血中清除的快慢。 4连续监测法是指每隔一定时

6、间(260s) ,连续多次测定酶反应过程中某一 反应产物或底物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求出酶反应初速度,间接计算酶活性浓 度的方法。 5在酶学分析中,作为试剂用于测定化合物浓度或酶活性浓度的酶称为工具酶。6酶活性IU定义为:在特定条件下, 1 min 能转化1 m mol 底物 的酶量, 即 1IU=1 m mol.min -1。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临床实验室常省略国际二字,即 将IU简写为 U。 7同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肽链单体、纯聚体或杂化体, 具有相同的催化作用,但其分子构成、空间构象、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 器官分布或细胞内定位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8底物启动模式是指样

7、品先与缺乏某种底物的试剂1预孵育一定时间后,再加 入含这种底物的试剂2,启动样品中的待测酶的酶促反应。 五、问答题 1V=Vms/(Km+s)= Vm*3Km /(Km+3Km)=3/4Vm=0.75Vm,即V/Vm=0.75。 2 正常血浆中酶的动态变化特点:正常血浆酶根据酶的来源及其在血浆中 发挥催化功能的情况,可将血浆酶分成血浆特异酶和非血浆特异酶两大类,非 血浆特异酶可进一步分为外分泌酶、细胞内酶和其他酶。一般认为,血液中 酶的清除方式与其他血浆蛋白质类似,但是具体清除途径尚未完全明了。血浆 酶主要在血管内失活或分解,尿液则是小分子酶排出的途径。 影响酶浓度的因素包括 影响正常血浆酶含

8、量的自身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前 者主要有细胞内外酶浓度的差异、酶的相对分子量、酶的组织分布、酶在细胞 内的定位和存在形式、酶的半寿期等;后者主要是性别、年龄、食与药物、运 动、妊娠与分娩、体位改变、昼夜变化及家庭因素等。 3血浆酶的病理性变化主要包括酶合成异常、酶释放增加、酶清除异常等。酶 合成异常包括合成减少和合成增多。酶从病变(或损伤)细胞中释放增加是疾 病时大多数血清酶增高的主要机制。炎症、缺血、坏死、创伤和肿瘤等是细胞 释放大分子酶蛋白的重要原因。此外,血液含抑制物、代谢紊乱、药物、遗传 性酶缺陷等原因也可致酶活性下降。 4酶 浓度 测定方法分为绝对定量法和相对定量法两大类。绝对定量法是

9、直接 测定酶蛋白量或酶摩尔浓度。相对定量法是根据酶的催化活性或酶促反应速度 来间接测定酶浓度的方法。目前临床上所用的方法多属相对定量法。 5 在酶活性测定时,如果底物或产物不能直接测定或难于准确测定,可采用 酶偶联法测定,即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个或几个工具酶,将待测酶生成的某一 产物转化为新的可直接测定的产物,当加入酶的反应速度与待测酶反应速度达 到平衡时,指示酶的反应速度即代表待测酶的活性 。 6临床同工酶的分析方法有 电泳法、免疫分析法、 色谱法、动力学分析法、蛋 白酶水解法 。 7体液中酶浓度测定时,要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标本及标本采集和处理 因素、试剂及方法学因素、仪器及操作因素,以

10、及最适测定条件选择与条件的 优化。 8 测定酶浓度的样本来自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但以血清和血浆最为常用,特 别是血清,既可避免抗凝剂的影响,又可防止抗凝时因振摇所致的溶血。 临床 酶学测定之前,标本的采集、处理与贮存应注意:防止 溶血、合理使用抗凝剂、 适宜的温度、减少副反应干扰。此外,采集各种体液样本的器皿质地和洁净度, 采血部位,以及血清中过量的胆红素、脂质,样品制备过程中的振摇等,均影 响酶活性测定。 9 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酶活性,通常采用公式进行计算。当条件固定 时, 理论 K 值为常数。 由于仪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 均需用校准物 定期检查和校正实际测定 K 值

11、。 10 转氨酶的测定方法有许多种,以往多用比色法如赖氏法 (Reitman- Frankel) 、金氏法 (King) 和改良穆氏法 (Mohun) ,其中以赖氏法最常 用,由于此法操作简便、经济,一些小型实验室仍在使用。目前,国内外实验 室多采用IFCC推荐的连续监测方法对 ALT 进行测定。 ALT主要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 由于肝细胞中ALT浓度比血液高约7000倍, 只要有1/1000肝细胞中的ALT进入血液就足以使血中ALT升高1倍,故此酶是 反映 肝损伤的一个很灵敏指标。 但应特别注意的是,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 细胞坏死, 血中ALT可仅轻度增高,临终时常明显下降,但 胆红素却进行

12、性 升高,出现所谓“酶胆分离”现象,常是肝坏死的前兆。 11 CK 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法等。由于以磷酸肌酸 为底物的逆向反应速度为正向反应速度的6倍,所以采用逆向反应进行测定较为 普及。如肌酸显色法和酶偶联法,其中后者最常用,为国内外测定 CK 的参考 方法。CK 同工酶 多用电泳和免疫抑制法测定,但两法均会受溶血和巨CK的干 扰,免疫抑制法还会受到CK-BB的干扰。因此现在推荐用免疫化学方法直接测 定 CK-MBmass ,可不受溶血和巨CK的干扰。CK 同工酶亚型 (CK-MM 亚型 和 CK-MB 亚型 )多用琼脂糖凝胶高压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等。 CK 及其同工酶和

13、亚型是目前临床上测定次数最多的酶,主要用于心肌、 骨骼肌和脑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 12 ACP 的测定多是利用磷酸苯二钠法和磷酸对硝基酚法等在酸性条件下测 定 ACP 。国外多推荐使用磷酸百里酚酞为底物的比色法,因为前列腺ACP对此底物亲合力高,测定结果基本能反映ACP含量高低。不同方法参考值也不同。 此外还可通过用 L- 酒石酸这类抑制剂鉴别和估量 PAP 活性。由于 ACP 不稳 定,酶活性测定困难,目前已发展一些免疫学方法特异而灵敏地测定 ACP 特 别是 PAP 。 总ACP升高可作为前列腺癌、骨疾病或网状内皮系统疾病的诊断指标。 13 临床上测定血液AMY主要用于诊断急性

14、胰腺炎,常在腹痛后 23 h 开始 升高(也有延至12 h 后升高者) ,多在1224 h 达峰值,25 d 恢复正常。 峰 值 一般为4 ULN 6 ULN ,最高可达40倍。此值愈高,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 就愈大, 但 高低和疾病预后关系不大,但 若持续性升高达数周,常提示胰腺 炎有反复,或有并发症发生。尿 AMY 约于发病后1224 h 开始升高,下降 也比血液 AMY 慢,因此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定尿 AMY 更有价值。 唾液腺疾病如腮腺炎患者血AMY也可升高,但临床 表现迥异 ,且主要为 S-AMY升高,有别于胰腺炎以P-AMY升高为主。 第三章 血浆蛋白质与含氮化合物的生物化学检验参考

15、答案 一、单选题 1 E 2 B 3 C 4 E 5 D 6 A 7 B 8 A 9 D 10 A 11 C 12 D 13 B 14 D 15 A 16 B 17 E 18 C 19 C 20 E 二、B型题(配伍题) 1 A 2 E 3 D 4 A 5 E 6 C 7 B 8 C 9 E 10 B 三、多选题 1 ABCD 2 AC 3 ABCE 4 ABCD 5 ACD 6 ABDE 7 ACDE 8 BDE 9 ABCD 10 ABDE 11 BDE 12 ABCDE 13 BCD 14 ABC 15 ABCDE 16 ABCDE 17 ACDE 18 ABC 19 ABCDE 20 ABE 四、 名词解释 1 血浆蛋白质 它 是 指血浆和组织液中蛋白质,是 血浆固体成份中含量最 多、组成复杂、功能广泛的一类化合物 。 2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在急性炎症性疾病如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感染、 肿瘤等,AAT、AAG、Hp、Cp、CRP,以及 1-抗糜蛋白酶、血红素结合蛋 白、C4、C3、纤维蛋白原等,这些血浆蛋白浓度显著升高或升高;而血浆 PA、ALB、TRF则出现相应的低下。这些血浆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 白,这种现象称为急性时相反应。 3 氨基酸代谢库 食物蛋白 质经 过消化 而被 吸收 的氨基酸(外源性氨基 酸)与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