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472210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惠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惠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实行化肥、地膜、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政策。截止今年 6 月底,全 县共发放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资金 4139.69 万元,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 生产的发展。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和农民增收核心目标,全面贯彻落 实中、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立足 实际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惠农 政策执行情况和成效(一)中省市惠农政策执行情况和成效1、粮食直补政策: 从 2004 年开始,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政策。7 年来,为全县 2.9 万户农户累计发放粮食直补资金 1335.66 万元,调动了农民的种粮

2、积极性,稳定了粮食播种面 积,全 县年均种植夏秋作物 25 万亩,粮食总产达 6.5 万吨以上。2、农资综合补贴 政策:从 2006 年开始3、小麦良种补贴 政策:从 2007 年开始,按照平均每亩补贴 10 元的标 准实行小麦良种补贴政策。截止今年 6 月底,全县共发放小麦良种 补贴资金 331.42 万元,有效地提高了小麦生 产良种化水平。4、农 机具 购置补贴 政策:从 2007 年开始,按照不低于 30%的补贴标准, 对农民购置农业生产机械实行补贴。截止今年 6 月底,全县累 计兑付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 1002.3 万元,补贴农机具 7010 台(件),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523 台,旋

3、耕机 466 台,脱粒机 1870 台, 扬场机 2907 台,收割机 28 台,其它机械 1216 台(件),提高了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5、退耕还 林补助政策: 从 1999 年开始,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截止今年 6 月底,全县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 26.51 万亩,累 计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 9973.5 万元,全 县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 改善,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等殊荣。6、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从 2006 年开始,按照每人每年 补 助 600 元的标准,对因修建冯家山水库实行搬迁的 1624 个移民户 6111 人进行补助。截止今年 6 月底,全

4、 县 共发放移民补助资金 928.47 万元。7、家 电下 乡补贴 政策:从 2008 年开始,按照 13%的比例对农民购买 9 个类型的家用电器予以补贴。截止今年 6 月底,全县共兑付家电下乡补贴资金 150.6 万元,激活了 农民的 现实购买力, 扩大了农村消费。8、汽 车、摩托车下 乡补贴政策:从 2009 年开始,按照汽车补贴 10%、摩托车补贴 13%的标准,对农民购买汽车、摩托车实行补贴。截止今年 6月底,全县共兑付汽 车、摩托 车下 乡补贴资金 158.9 万元,进一步拉动了农村需求。9、“两免一补”政策: 从 2005 年开始,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除学 杂费、免费提供教

5、课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 两免一补”政策。按照中学生每天人均 3 元、小学生每天人均 2 元的标准, 对全县中小学寄宿生 进行生活补助。截止今年 6 月底,全县累计兑付“ 一补”资金 499.8万元。10、农 村低保政策:从 1998 年开始 实行,按照每人每年 1200 元的收入 标准进行补差。截止今年 6 月底,全县共落实农村低保 6275 户 13617人,今年上半年共发放低保资金 661 万元, 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当前,在我县执行的中省市 强农惠 农政策还有通村公路补助政策、沼气池建设补助政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助政策、新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社会医 疗救助政

6、策等。这些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对我县壮大农村经济、改善农村基础条件、 发展农村公益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我县特色产业扶持政策执行情况和成效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2008 年,我县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出台了扶持奶畜、蚕桑、果业、 劳务、新品种核桃 5 个产业发展的 25 项具体政策措施。 设立了奶畜、蚕桑奖补基金,每年由县财政安排 100 万元专项资金,专门扶持良种繁育体系、新 优技术示范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1、奶畜生产补贴 政策:新建存栏 300 头以上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每个补贴 20 万元, 200 头以上的每个补贴 10 万元,100

7、头以上的每个补贴 5 万元。新发展存 栏 50 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大 户每户补贴 3 万元,30 头以上的每户补贴 1 万元,10 头以上的每户补贴 1000 元。采用奶牛性控细管冻精配种,每配一 头奶牛补贴 200 元。 连片新种苜蓿 500 亩以上,每亩补助 15 元种子款和播种费。新建 15 立方米以上青贮窖,每个窖补助 200 元。截止今年 6 月底,全县共兑付奶畜生产补贴资金 95 万元。2、蚕桑生产补贴 政策:新建一座 60 平方米的养蚕大棚,年生 产方格簇 优质茧 150 公斤以上,补助资金 500 元。对新栽桑园,每株桑苗 补助 0.2元。截止今年 6 月底,全县共兑付蚕桑生 产

8、补贴资金 130.3 万元。3、果 业生 产补贴 政策:对集中连片新栽 优质苹果 100 亩以上的栽植户,按照每 亩 180 元的标准给予苗木补助。截止今年 6 月底,全县共 兑付果业生产补贴资金 61 万元。4、劳务产业补贴政策:对农村困难 家庭人员, 经劳动部门组织输出到外省就 业的,由劳动部门给予免除培训费、职介费、技能 鉴定费和交通费,并给予每人 300 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截止今年 6 月底,全 县共兑付 务工人员生活补贴资金 21.1 万元。5、新品种核桃补贴 政策:对新品种核桃育苗面 积在 5 亩以上且集中连片、作 务较好的育苗户,按照每亩 200 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对集中

9、连片建园 30 亩以上,且成活保存率在 95%以上的建园户,按照每株 2 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苗木补贴。截止今年 6 月底,全县共兑付新品种核桃补贴资金 32.2 万元。这些扶持政策措施的落实,有效地促进了我县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全县奶畜存栏达到 11 万头(只),建成标准化奶站小区 30 个,八戒、新绿2 个千头现代化奶牛场建成投用;桑园面积发展到 6.7 万亩,年养蚕 3.54 万张, 产茧 1350 吨,成为秦岭以北最大的优质蚕桑生产基地;苹果和核桃面积分别达到 3.7 万亩和 7.4 万亩,成为全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和全省核桃经济林示范基地县;年劳务输出 5 万人以上。 2009 年全县

10、农民人均纯收入 3978 元,净增 811 元,同比增长 25.6%,增幅位居全市第二,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 为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期内 现金收入 2297.58 元,同比增 长 27.11%。(三)我县新农村建设奖补政策执行情况和成效1、“537”奖补政策: 2004 年,出台了新农村建设“537”奖补政策,修建 1 公里水泥路补助 5 万元,修建 1 公里柏油路补助 3 万元,修建 1 公里砂石路补助 7000 元。2004 年至 2007 年 4 年时间,全 县共兑付“537”奖补资金 572 万元。2、“3551”奖补政策: 2009 年,出台了旧村改

11、造“3551”奖补政策,县列旧村改造示范村修筑 1 公里水泥路补助 3 万元,农户修建 1 座街门补助500 元,更 换 1 堵院 墙补助 50 元,粉刷涂白 1 平方米墙面补助 10 元。2009 年,全县共兑付旧村改造“3551”奖补资金 126 万元。3、“13551”奖补政策: 今年在“3551”奖补政策的基础上,新增加了 对安装 1 盏价值 5000 元以上的太阳能路灯补助 1000 元的政策,即新农村建设“13551”奖补政策,年底将予以 验收兑现。新农村建设奖补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乡村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 进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全县农村累计安装太阳

12、能路灯 334 盏,硬化街巷道路 960.4 公里, 衬砌排水渠 521.8 公里,绿化巷道 1234.9 公里,更换街门 389 座,修建院 墙 1840 堵,粉刷涂白墙面 8.96 万平方米,新 农村整体建 设水平明显提升,始 终保持省、市领先地位。二、落实 惠农政策的主要措施1、坚 持广泛宣 传 。县级各业务主管部 门通过召开乡村干部会议、开设专题培训班、印发学习宣传资料、 举办政策宣传咨询点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县广电 台在千阳新闻 栏目开办惠农政策专题讲座,邀 请 各业务主管部门专业人员详细讲解各级惠农政策。各乡镇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板报、 标语 等形式,深入宣传各级各项惠农政策,

13、做到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为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顺利贯彻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2、坚 持分工 协作。坚持“ 谁主管、 谁负责” 的原则,各 项强农惠农政策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具体负责部署实施,财政部门负责惠农政策专项资金的管理、审核、发放,各乡镇配合县级部门具体负责辖区内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工作,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及时、准确、有效落 实。3、坚 持督促 检查 。由县委办、政府办牵头,农工部、 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减 负办及各业务主管部门参与,组成联合督查组,采取专题督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各项 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经常性督促检查。同 时,将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纳入乡镇、县级部门年度“ 三农

14、”工作考核范畴,严格考核 奖惩,推 动工作落 实。三、惠农 政策落实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1、农资涨价弱化了政策 实惠。 近年来,国家虽然在“三农” 工作方面出台的扶持政策密度和力度前所未有,但是化肥、 农药、地膜等部分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增加了 农业生产成本,部分惠农扶持资金被生产资料价格上 涨所抵消,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 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2、资 金不足降低了使用效果。 “三农”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所需 资金巨大。尽管中省市一直在不断加大惠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但资金总量仍然严重不足,且存在投入结构不合理,投资渠道过多,资金使用效果不佳等问题。3、经费紧缺影响了工作落

15、实。 惠农 政策涉及千家万户,在落实过程中,县、 乡、村三级都要开展宣传动员、部署安排、编制账卡、逐户落实、核查公示、督促检查 、协调纠纷等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上级没有配套的工作经费, 对惠农政策的落实带来一定影响。四、几点建议1、提高补贴标 准。建议上级在继续 保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稳定性和 连续性的基础上,适当加大补贴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同 时,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使 农资产销企业 在压缩成本管理等方面提高效益,确保农资价格平稳。2、加大扶持力度。建议上级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山区强农惠农政策资金的转移支付,在安排农业产业化项目、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 村社会事业发展项目时

16、予以重点倾斜支持,促进贫困山区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使更多山区农民群众能够分享到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3、配套工作经费 。建议上级在下拨 惠农政策专项资金时,给予县乡一定比例的配套经费,切实减轻乡村债务压力,确保各 项惠农政策得以顺利贯彻落实。一、惠农政策涉及农民补贴的种类:、农业生产类补贴。包括种粮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玉米良种补贴、棉花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2、家用电器类补贴。包括国家实施的“下乡补贴”中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热水器、电脑、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家用商品的补贴。3、社会保障类补贴。包括能繁母猪养殖补助资金、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等。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补贴。包括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补贴、农网改造补贴等。二、惠农民补贴的意义:惠农政策的落实,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随着粮食直补、能繁母猪补贴等各项补贴的落实,调动了农民种粮、养猪的积极性,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