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471788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 口腔黏膜 损伤及牙龈出血1原因(1)擦洗口腔 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动作粗暴,止血钳夹碰伤口腔黏膜及牙龈,尤其是患肿瘤进行放疗的病人和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更易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2)为昏迷病人牙关紧闭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方法欠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牙龈损伤、出血。(3)漱口液温度 过高,造成口腔黏膜烫伤。(4)患有牙 龈炎、牙周病的病人,操作时触及患处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2临床表现口腔黏膜损伤可有局部充血、出血、水肿、炎症、疼痛、溃疡形成;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牙龈出血持续不止。3预防和处理(1)为病人 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尤

2、其是对放疗及血液病病人,防止碰伤黏膜及牙龈。正确使用开口器,对牙关禁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张口。(2)操作中加 强对口腔黏膜的观察,发生口腔黏膜损伤者,应用朵贝尔液、呋喃西林或O12双氧水含漱。溃疡面用西瓜霜等 喷敷,必要时用 2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将氯己定(洗必泰)漱口液用注射器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 34 次,抗感染效果较好。(3)若出 现口腔出血者,可采用局部止血,如明胶海绵、牙周袋内2碘酚烧灼或加明胶海绵填塞等方法。必要时进行全身止血治疗,如肌内注射(简称肌注) 卡络柳钠( 安络血)、酚磺乙胺(止血敏) ,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4)漱口液 应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口腔黏膜。(二) 窒息1.

3、原因(1)为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行口腔护理时,棉球过湿或遗留在口腔内,漱口液流人或棉球进人呼吸道内,导致窒息。(2)有义齿 的病人,操作前未将其取出,操作时脱落入气管,造成窒息。(3)为躁 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造成擦洗的棉球松脱,掉入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窒息。2临床表现病人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 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3预防和处理(1)为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应采取侧卧位,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并在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棉球不可过湿,防止病人将溶

4、液吸入呼吸道。发现痰多时及时吸出。(2)询问 及检查病人有无义齿,如为活动义齿,操作前取下存放于冷水杯中。(3)对于 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最好取坐位。3(4)如病人出 现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吸入的异物,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5)如果异物已 进入气管,病人出现呛咳或呼吸受阻,先用粗针头在环状软骨下 12 cm处刺入气管,以争取时间行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解除呼吸困难。(三 )吸入性肺炎1原因多发生于意识障碍的病人,因漱口液或口腔内分泌物误入气管所致。2临床表现病人可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等,若病人神志不清,吸入时

5、常无明显症状,12 h 后可发生高热、呼吸困难、发绀等,两肺闻及湿啰音,严重者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胸部 X 线片可 见两肺散在不规则片状边缘模糊阴影。3预防和处理(1)为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禁忌漱口,应采取侧卧位,棉球不可过湿,防止病人将溶液吸入呼吸道。(2)病人气促、呼吸困难时,可给予氧气吸入。(3)根据病情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用小量退热剂;咳嗽咳痰可用镇咳祛痰剂。4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腹泻l发生原因 (1)大量鼻 饲 液进入胃肠道时,刺激肠蠕动,使流质食物迅速通过肠道,导致腹泻。(2)

6、由于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并发肠道霉菌感染而引起腹泻。 (3)鼻饲 液浓度过大、温度不当以及配制过程中细菌污染等,均可引起病人腹泻。 (4)某些病人对牛奶、豆浆不耐受,使用部分营养液如“能全力” 易引起腹泻。 2临床症状 病人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或水样便,伴有( 或无)腹痛,肠鸣音亢进。 3预防及处理 (1)每次鼻饲液量不超过 200ml,减慢管喂的速度,并可给予适量的助消化药或止泻药。(2)菌群失调病人,可口服乳酸菌制剂;有肠道真菌感染者,可口服氟康唑 0.4g,每日 3 次,或口服庆大霉素 8 万 u,每日 2 次,23 d 症状可被控制。严重腹泻无法控制时可暂停喂食。(

7、3)鼻饲 液浓度可由低到高,尽量使用接近正常体液渗透克分子浓度(300 mmolL)的溶液,对于较高液渗透克分子浓度的溶液,可采用逐步适应的方法,配合加入抗痉挛和收敛的药物控制腹泻。5(4)鼻饲 液配制过程中应防止污染,每日配制当日量,放置于 40C冰箱内存放。食物及容器应每日煮沸灭菌后使用。注入温度以3941 0C 为宜。(5)认真 评估病人的饮食习惯,对牛奶、豆浆不耐受者,应慎用含此 2 种物质的鼻饲液。(6)注意保持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腹泻频繁者,可用温水擦拭后涂氧化锌或鞣酸软膏,预防皮肤并发症的发生。(二) 误 吸胃内食物经贲门、食管、口腔流出, 误吸至气管,可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8、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原因 (1)衰弱、年老或昏迷等病人,吞咽功能障碍,贲门括约肌松弛,较易发生液体返流,误吸至气管。(2)病人胃 肠功能减弱,如大面积烧伤后病人反应差,胃排空延迟,易发生液体返流等并发症。(3)鼻饲 的速度注入过快,一次注入量过多,胃内容物潴留过多,腹压增高引起返流。2临床表现鼻饲过程中,病人出现呛咳、气喘、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咳出或经气管吸出鼻饲液。吸入性肺炎者,可出现体温升高,咳嗽,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水泡音。3预防及处理(1)卧床病人鼻 饲时应抬高头 30045 0,病情容许时,可采用半卧位。当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时, 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右侧卧位,吸6出气道内吸入物

9、,并抽吸胃内容物,防止进一步返流。(2)选用管径适宜的胃管,注意鼻饲量及灌注速度,可用逐次递增鼻饲量的方法或采用输液泵控制以匀速输入。 (3)昏迷或危重病人翻身应在管饲前进行,以免胃因机械性刺激而引起返流。呼吸道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每次注人量不能过多,防止呕吐引起吸人性肺炎。吸痰时,禁止注入。(4)大面 积烧伤等病人在胃功能恢复前,应尽可能选择鼻空肠途径喂养,可减少胃内潴留,并可降低细菌感染发生率,避免返流现象发生。(5)喂养 时辅以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吗丁啉) 、西沙必利等,可解决胃轻瘫、返流等问题,一般在喂养前半小时由鼻饲管内注入。(三) 恶 心、呕吐1原因常因鼻饲溶液输注的速度过快与量过

10、大引起。2临床表现病人可感觉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面色苍白、流涎、出汗等,吐出胃内及肠内容物。3预防及处理(1)可减慢 输注速度,液量以递增的方法输入,一般每日 1 000 ml,逐步过 渡到常量 2OOO2500 ml,分 46 次平均输注,每次持续 3060 min,最好采用 输液泵 24 h 均匀输入法。(2)溶液温度保持在 400C 左右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3)颅脑损伤 病人鼻饲时,注意区别因颅内压增高而引起的恶心、呕吐,可及时给予脱水剂,以缓解症状。7(四) 鼻、咽、食管黏膜损伤1原因 (1)操作者 对鼻、咽、食管解剖生理特点不了解,操作动作粗暴,造成损伤。(2)反复插管或病人烦躁

11、不安自行拔出胃管损伤鼻、咽、食管黏膜。(3)长期留置胃管对黏膜的刺激引起口腔、鼻黏膜糜烂及食管炎。2临床表现有口腔、鼻黏膜糜烂、出血,咽部及食管灼热、疼痛,吞咽困难等临床表现。有感染时,可出现发热。3预防及处理(1)插管前向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取得理解和合作。熟练操作过程,选择适宜的鼻饲管,注意食管的解剖生理特点。插管不畅时,切忌暴力,以免损伤鼻、咽、食管黏膜。(2)长期鼻 饲者,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及石蜡油滴鼻 12 次,防止口腔感染及鼻黏膜干燥糜烂。每周更换胃管 1 次,晚上拔出,翌晨再由另一鼻孔插入。(3)鼻腔黏膜损伤引起出血较多时,可用冰生理盐水和去甲肾上腺素浸湿的纱布条填塞止血;咽部黏膜损

12、伤,可用地塞米松 5mg、庆大霉素 816 万 U 加入 20 ml 生理盐水内雾 化吸人,以减轻黏膜充血水肿;食管黏膜损伤出血可给予制酸、保护黏膜药物。8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 尿道黏膜 损伤1原因(1)导尿 时病人情绪高度紧张,插导尿管时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易发生尿道黏膜损伤。(2)操作者插 导尿管动作粗暴,或因技术不熟练,反复插管引起尿道黏膜损伤。(3)导尿管型号不合适,或质地僵硬,插管前没有充分润滑。(4)男性病人尿道长,有两弯(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三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的解剖特点,易发生尿道黏膜 损伤。(5)有些男性病人伴有前列腺肥大增生,前列腺部尿道狭

13、窄,插入导尿管易致损伤。2临床表现病人主诉尿道疼痛,伴局部压痛,排尿肘加重。可见尿道出血,甚至发生会阴血肿。有些病人伴有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3预防和处理(1)导尿前耐心解释,缓解病人紧张情绪。(2)根据病人情况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3)操作者 应熟练掌握导尿术的操作技能和相关解剖生理知识。(4)插管 时动作应轻柔,切忌强行插管。对于前列腺增生肥大的病人,遇插管有阻力时,从导尿管末端快速注入灭菌石蜡油 5-10ml,借助其润滑作用将导尿管迅速插入。(5)发生尿道黏膜损伤时,轻者无须处理或采用止血镇痛治疗,严重损伤者,根据情况采取尿道修补等手术治疗。9(二) 尿路感染1原因(1)无菌

14、导尿用物未达到无菌要求。(2)操作者未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使细菌侵入尿道和膀胱。(3)导尿 过程中发生了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屏障作用。(4)插导 尿管时误人阴道,拔出重新插时没有更换无菌导尿管。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征,病人主诉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结果示有红细胞、白细胞,尿培养可有阳性。 严重者可伴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3预防和处理(1)要求无菌的 导尿用物必须严格灭菌。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插管 时动作轻柔,避免引起尿道黏膜损伤。(3)误入阴道 时应拔出导尿管更换后,重新插入尿道。(4)发生尿路感染时,尽可能拔除导尿管,根据病情运用相应的抗菌药物进行治

15、疗。(三) 血尿1原因(1)导尿中 发生尿道黏膜损伤,引起血尿。(2)为膀胱高度膨胀的尿潴留病人导尿时,第一次放尿量超过1000ml,膀胱突然减压 引起膀胱黏膜急剧充血而发生血尿。(3)原本存在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在导尿过程中遇损伤易发生血10尿。2临床表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并排除血尿来自上泌尿系统。3预防和处理 (1)操作中避免引起尿道黏膜损伤。(2)插入 导尿管后放尿速度不宜过快。膀胱高度膨胀且又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量不超过 1OOOml。(3)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导尿前尽量纠正凝血功能,导尿时操作尽量轻柔,避免损伤。(4)如发 生血尿,轻者如镜下血尿,一般不需特殊处理,重者根据情况进

16、行止血治疗。11导尿管留置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 泌尿系 统感染1原因(1)导尿操作 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以及发生尿道黏膜损伤。(2)留置 导尿管时间过长,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与留置时间呈正比。(3)留置 导尿管期间未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致使细菌侵入引流装置引起逆行感染。(4)留置 导尿管期间出现集尿袋高于膀胱高度或其他原因导致尿液返流的情况,促进逆行感染发生。 (5)留置 导尿管期间尿道口、会阴部清洁消毒不彻底。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征,病人主诉尿频、尿急、尿痛,严重者尿道口可有脓性分泌物。尿常规结果示有红细胞、白细胞,尿培养可有阳性。严重者可伴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3预防和处理(1)导尿 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插管时动作轻柔,避免引起尿道黏膜损伤。(2)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必须留置导尿管时,尽量缩短留置时间。(3)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