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高三语文期末试卷范文 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4698665 上传时间:2018-02-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1高三语文期末试卷范文 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1高三语文期末试卷范文 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8.1高三语文期末试卷范文 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8.1高三语文期末试卷范文 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8.1高三语文期末试卷范文 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1高三语文期末试卷范文 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1高三语文期末试卷范文 精选(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282018.1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 测 高三语文 2018.1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8页。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 交回。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材料, 完成17题。 材料一 随着政治、经济、军事等形势的变化,随着地理环境的变 迁,王朝对都城所在地的选择也会因时因势而变化。但无 论怎样改变,交通便利是都城必备的条件之一。自五代至 北宋,统治者选择在无险可守的开封建都,其原因虽不

2、止 一端,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封具有“八荒争凑,万国咸 通”的地理特点,其地理位置接近东南富庶之地。 开封的陆路交通发达。商周以后,出函谷关沿黄河东行, 经洛阳、开封到临淄构成东西交通要道,北行渡过黄河沿 太行山前大道可到今北京一带,向南也有大道可通东南及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28 南方各地。北宋建设的陆路交通网络是以东京开封府为中 心,连接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 、北京大名府(今河北 大名) 、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向四方辐射,并到达 全国各地。 北宋运河水系向南沟通淮河、邗沟故道、长江及江南运河, 向北沟通黄河、济水及卫河。运

3、河通向四方,连通了全国 各大水系,建立起了密集的南北水运交通网。开封居于黄 河与淮河之间,这样的水路交通条件在中国古都中是绝无 仅有的。以开封为中心的漕运诸渠,既是官方财货赋税的 运输航道,亦是中外商旅来往之路。运河对于北方政治、 军事的发展和南方经济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北宋 王朝的生命线。 然而,作为都城,开封的劣势也与河道水系不无关系。历 史上确有数次开封城被黄河河水吞没之记录。北宋后期黄 河频繁决口,汴河淤塞,运输能力大大降低。北宋之后, 开封的自然地理优势丧失殆尽,十几年短暂的金朝建都开 封后,开封作为都城的历史就此结束。此后开封水患日益 加剧,明清时期,黄河水多次灌入城内,仅开

4、封附近见于 记载的水灾便达40多次。黄河泛滥不仅淹没村舍农田,而 且将运河全部淤平。至此,开封的水路交通优势就不复存 在了。 (取材于张清俐、张杰南北运河见证东京城百年兴衰 )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28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不止一端:“端”字的意思是“方面” B.富庶:“庶”字共十画 c.决口:不能写成“绝口” D.淤塞:“塞”字读音为“s”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北宋开封在繁华程度上接近东南富庶之地 B.北宋开封陆路交通发达能够到达全国各地

5、c.开封水路交通条件在古代都城中独一无二 D.开封是北宋南北水路运输漕运诸渠的中心 材料二 开封,古称东京、汴京、汴州等。作为北宋的都城,开封 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商贸都会,其影响力在于规划布局的 严整性、山水形胜的优越性和天赋庄严的神圣性,核心在 于前所未有的都市规划和发展格局。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城市体系完善。 清明上河图的图像资料和东京梦华录 的文字资料,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风貌。 开封依据城市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三城相套的格局, 最里为皇城,主要为宫殿区;再外为里城,为官衙与市民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28 区;最外

6、为新城,新城与里城相互沟通。一千年前的开封 排水设施相当完备,还有专司城市救火的“探火军人” ,还 有官办的施药局、慈幼局、养济院、漏泽园等福利机构。 按西方观念,这是城市“高级现代化”的特征,开封的城 市软硬件设施齐备,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街市制度兴起。从西周到唐朝,我国城市建制一直是市 (商业区)与坊(住宅区)分设,比如唐代实行里坊制, 里坊有坊墙,每天定时关闭坊门。这种坊市建制以便于统 治管理为目的,突出政治中心地位,不利于商业发展。开 封是中国城市史上由古典型城市向近代型城市转变的开端, 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率先转型的城市之一。当时的开封拓 宽街道,拆掉坊墙,允许临街开店

7、,面街而居,形成坊、 市合一的局面。商业店铺沿街兴建,形成街市,交易区扩 大到全城的各个角落。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沿 街建筑鳞次栉比。 商业贸易繁盛。当时宋朝首都东京,人口达百万,居民、 商人经商不但不受空间约束,而且没有时间限制,夜市甚 至可以通宵达旦。开封城有大量的酒肆、店铺、勾栏、瓦 舍,它们毗邻主要交通干道,有的酒楼内设雅间近百间, 日客流量突破千人;有的街道甚至以本街区标志性的酒楼 命名。这些商贸餐饮娱乐场所的出现,将市民生活提升到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28 新的高度,开封已成为当时最具活力的商业大都会。 一千年前的夜晚,全

8、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 开封等城市灯火辉煌;一千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拥有 这样百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那时的英国伦敦、法国巴黎、 意大利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等城市规模不过万人。正如哈 佛中国史的评价:“(宋代)开封是之前从未有过的新 型都市,它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都市布局和生活方式。 ” (取材于张杰、张清俐北宋东京城:凸显商业与开放 )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宋汴京已经有了城市的消防和社会福利机构 B.北宋实行里坊分离的制度有助于加强都城管理 c.开封是我国城市由古典型向近代型转变的开端 D.北宋开封已存在大量的商业贸易餐饮娱乐场所 4根据材料二,下列诗句中

9、最能表现开封盛极一时的一项 是(3分) A二百年来汴河路,沙草和烟朝复暮。 B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 c画桥虹卧汴河渠,两岸风烟天下无。 D汴京宫阙秋草长,望风屑涕心凄凉。 材料三 北宋对东京城市建制的变革,为城市的繁荣和生活方式的 改变扫清了道路,也为文学的发展和新文化样式的出现提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28 供了无限可能,为历史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时代。北宋的 文化政策比较宽松,文人创作较为自由,这种氛围促进了 文化的大发展。东京城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市民 城市,是市井文明的汇聚地,因此兴起了白话小说、戏剧 等。皮影、绘画

10、、木版年画等市民文化产业也十分兴盛。 东京城是文人雅士、巨儒名家的聚集地,他们在此吟诗作 对、填词作赋,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相比 起唐诗,宋词形式较为自由,内容和词语也更通俗化,这 不仅更受底层人民欢迎,也更利于民间传唱。宋代散文承 接唐代古文运动并走向成熟,话本小说为新兴的市民阶层 所喜闻乐见,书法艺术继晋承唐,技接五代,开创了一代 新风,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宋代绘画不仅表现为一门艺术,更表现为一种技术。一批 技艺精湛的职业画家,将作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书 画行业开始兴盛。东京城最繁华的街市高头街、大相国寺 一带的庙会,都曾是书画商云集之地。年关节日,门神、 钟馗等节令画在市场

11、上热销。社会对绘画的需求和民间职 业画家创作的活跃,是推动宋代绘画发展的重要因素。宋 代由于手工业发达,促成了雕版印刷的发展与普及,东京 成为当时国内著名的雕版中心,不少书籍及道经、佛经都 附有版画插图,其绘刻之精美让人赞叹不已。 对于生活在北宋时期的文人来说,东京是他们的自豪和骄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28 傲,他们在作品中直接呈现东京的繁盛景象, “一画一书” 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品。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生动记录了东京开封的城市面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 生活状况,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孟元老的笔记小说 东京梦华录对都城写实性的描

12、述,让后人对这座弥漫 着文化气息的都市充满了向往。 (取材于朱金中开封:繁华如梦境的宋代文化 ) 5.根据材料三,关于北宋文化兴盛的原因,下列理解不正 确一项是(3分) A.宽松的文化政策B.文人创作的相对自由 c.商业贸易的繁荣D.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 6.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人雅士的创作为东京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B.北宋书法艺术在我国历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c.宋代由于手工业发达,促成了雕版印刷的产生 D.“一画一书”都记录了东京的繁荣和运河风光 7.结合三则材料,概括北宋时期开封能成为繁华大都市的 原因。 (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

13、文,完成 813题。 史官助赏罚论 苏辙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28 域中有三权:曰天,曰君,曰史官。圣人以此三权者制天 下之是非,而使之更相助。 夫惟天之权而后能寿夭祸福天下之人,而使贤者无夭横穷 困之灾,不贤者无以享其富贵寿考之福。然而季次、原宪, 古所谓贤人者也,伏于穷阎之下,布衣饘粥之不给。盗跖、 庄蹻,横行于天下,食人之肝以为粮,而老死于牖下,不 见兵革之祸。如此,则是天之权有时而有所不及也。故人 君用其赏罚之权于天道所不及之间,以助天为治。然而赏 罚者,又岂能尽天下之是非!而赏罚之于一时,犹惧其不 能明著暴见于万世之下,故君举而

14、属之于其臣,而名之曰 “史官” 。 盖史官之权,与天与君之权均,大抵三者更相助,以无遗 天下之是非。故荀悦曰:“每于岁尽,举之尚书,以助赏 罚。 ”夫史官之兴,其来尚矣。其最著者,在周曰佚,在鲁 曰克,在齐曰南氏,在晋曰董狐,在楚曰倚相。观其为人, 以度其当时之所书,必有以助赏罚者。然而不获见其笔墨 之所存,以不能尽其助治之意。独仲尼因鲁之史官左丘明 而得其载籍,以作为春秋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虽其名 为经,而其实史之尤大章明者也。故齐桓、晋文有功于王 室,王赏之以侯伯之爵,征伐四国之权,而春秋又从 而屡进之,此所以助乎赏之当于其功也。吴、楚、徐、越 之僭,皆得罪于其君者也,而春秋又从而加之以

15、斥绝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28 摈弃不齿之辞,此所以助乎罚之当于其罪也。若夫当时赏 罚之所不能及,则又为之明言其状,而使后世嗟叹痛惜之 不已。 呜呼!贤人君子之功烈与夫乱臣贼子罪恶之状,于此皆可 以无忧其无闻焉。是故古者圣人重史官。当汉之时,号曰 太史令,而其权在丞相之上。郡国计吏,上计于太史,而 后以其副上于丞相、御史。夫惟知其权之可以助赏罚也, 故尊显之。然则后之史官,其可以忽哉! 8.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贤者无以享其富贵寿考之福长寿 B.犹惧其不能明著暴见于万世之下清楚 c夫史官之兴,其来尚矣高尚 D以度其当时之所书推测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