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17课《公输》ppt课件(基础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6737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17课《公输》ppt课件(基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17课《公输》ppt课件(基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17课《公输》ppt课件(基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17课《公输》ppt课件(基础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17课《公输》ppt课件(基础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17课《公输》ppt课件(基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17课《公输》ppt课件(基础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宽厚以待人 第 17课 公输 【 本节要点 】 墨子 的文学常识。 会墨子的劝说艺术。 要学会哟 温故知新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郢 ( ) 械 ( ) 轩 ( ) 舆 ( ) 犀兕 ( ) ( ) 鼋 ( ) 罨 ( ) 鲋 ( ) 梓 ( ) ( 1)重点实词的解释。 侮: 义: 固: 再拜: 胡: 已: 见: 文轩: 敝舆: 短褐: 粱肉: 窃疾: 牒: 寇: 犹 之与 也 :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 2)通假字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九距之: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一词多义 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为: 必为有窃疾矣:

2、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以牒为械: 见:见公输盘: 胡不见我于王: 于是见公输盘: 类:不可谓知类: 为与此同类: 子:子墨子闻之: 愿借子杀之: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说:公输盘不说: 请说之: 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之:为楚造云梯之械: 子墨子闻之: 宋何罪之有: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起:起于鲁: 子墨子起: 以:将以攻宋: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以牒为械: 于:胡不见我于王: 今有人于此: 起于齐: 争:争有所余: 知而不争: 已:然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郢 ( 械 ( 轩

3、 ( 舆 ( 犀兕 (x 鼋 ( 罨 ( 鲋 ( 梓 ( 先学一点 ( 1)重点实词的解释。 侮:欺侮。 义:按照道义。 固:本来。 再拜:先后拜两次。 胡:为什么。 已:停止。这里指停止攻宋。 温故知新 见:引见。 文轩:有文采装饰的车子。 敝舆:破旧的车子。 短褐:古代贫贱者所穿的粗布衣。短,“裋 (的假借,粗布衣。 粱肉:精美的饭菜。 窃疾:爱好偷窃的毛病。 牒:木片。 寇:入侵。 犹 之与 也 :好像 同 相比。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 2)通假字 公输盘不说 (“说”通 “悦 ”,高兴 ) 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 “拒 ”,阻挡 )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通 “御 ”,抵挡 )

4、 公输盘诎 (“诎”通 “屈 ”,理屈 )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 3)一词多义 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替 夫子何命焉为: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必为有窃疾矣:是。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制造。 以牒为械:当做。 见:见公输盘:动词,会见。 胡不见我于王:动词,引见。 于是见公输盘:动词,入见。 类:不可谓知类:动词,事理。 为与此同类:名词,种类。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子:子墨子闻之:子 (第一个 )夫子,子 (第二个 )尊称。 愿借子杀之:子,您。 说:公输盘不说:说,通 “悦 ”,高兴。 请说之:说,陈述,解说。 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

5、 之:为楚造云梯之械:这种。 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起:起于鲁:出发,动身。 子墨子起:起身。 以:将以攻宋:凭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认为。 以牒为械:用。 于:胡不见我于王:向。 今有人于此:在。 起于齐:从。 争:争有所余:动词,争夺。 知而不争:动词,争论。 已:然胡不已乎:停止。 吾既已言之王矣:已经。 先学一点 课堂探讨 识记有关墨子 与 墨子 的文学常识。 探究一下 课堂探讨 墨子及墨子 你知道吗? 课堂探讨 做的怎样? 墨子, (约前 468前 376)名翟,鲁人

6、,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为宋国大夫。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论,一方面又提出同样是唯心的“天志”说,认为天有意志,并且相信鬼神。墨于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 显学”。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

7、法进行论政,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课堂提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雨说乡愁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和余光中,他们都是我国台湾著名的诗人,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戴望舒。 B孔乙己、奥楚蔑洛夫、于勒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我国作家鲁迅的孔乙己、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C墨家经典著作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儒家经典著作孟子,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 D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均出自战国策,该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 33篇。

8、 做的怎样? 课堂提高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 刿论战选自左传,题目是编者加的。传说此书是春秋左丘明根据鲁史编写的。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均出自战国策,该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 33篇。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做的怎样? 课堂探讨 概括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是三个步骤,体会墨子的劝说艺术。 灵活运用哟 课堂探讨 注意用简洁的语言,两次劝说,一次模拟实战。 做的怎样? 课堂探讨 第一步:墨子请公输盘帮他杀掉仇人 ,并用金钱来诱使和刺激公输盘 ,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 第二步:墨子采用假设的方式 ,连用三个对比使楚王理屈词穷 . 第三步:墨子模

9、拟攻守 ,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 ,最终促使楚王放弃攻打宋国 . 找到窍门了吗? 课堂提高 课内文言文阅读( 10分) 公输 (墨子)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灵活运用哟 课堂提高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

10、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做的怎样? 课堂提高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

11、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找到窍门了吗? 课堂提高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探究一下 课堂提高 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胡不 已 乎是亦不可以 已 乎 B胡不 见 我于王风吹草低 见 牛羊 C不可谓知 类 为与此同 类 D愿借 子 杀之率妻 子 邑人来此绝境 探究一下 课堂提高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词的考查。 ”意思是“停止”; 通“现”露出; 类别 ; 儿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探究一下 课堂提高 3分) 探究一下 课堂提高 【答案】舌战公输盘,使之理屈词穷。舌战楚王,使之理屈词穷。模拟演习,以实力迫使楚王放弃功宋。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课内文言文的内容的理解概括,因为课内老师进行了讲解,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只要下课认真复习,就可以直接解答此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探究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