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说课稿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638572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 3)第 5 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中的第 5 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这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负反馈调节是重要概念,是学习完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后的综合知识,体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一个统一联系的整体。教材通过两个种群之间负反馈调节的实例,阐述什么是负反馈调节。之后,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让学生建构食虫鸟与害虫这两个种群之间的负反馈模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练习建立概念模型,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负反馈的

2、含义。此后,再以森林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的事例做进一步说明,涉及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再阐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是学习掌握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理论依据和知识基础。1 知识目标:(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5)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2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2)探究各种生态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培养学

3、生的探究能力。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意识。(2)确立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的观点,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教学重点:(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教学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区别及其关系。二、说教法直观教学法:引用一些直观的图片和实地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一些实践中的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和应用的能力。三、说学法通过讨论、交流的方法对生态系统种群数量发

4、生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他们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分析自己有哪些行为破坏了生态系统稳定性,加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意识, 。通过课题|:实验设计并制作生态,观察其稳定性。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的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说教学过程课件展示、引入:学生演示他们预习制作的生态瓶图片,交流生态瓶的制作过程,随后说明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由此复习旧课:组成生态系统需要有哪些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又是什么?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这些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推进新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

5、么有的生态瓶中的生物存活时间较长,有的生态瓶中生物就很快死亡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本条件) 。 从而进入新课: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旦受到内在或外来因素的影响,这种稳定性会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影响到生物的生活。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适当的砍伐、草原生态系统的适当放牧、海洋生态系统的适当捕捉动物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生概括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教师精讲概念的三层含义:它是生态系统发到一定阶段的所具有的一种综合能力结构和功能即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的相对稳定它包括抵

6、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部分。分别展示不同生态系统的图片,组织学讨论分析,读图、识图、分析图片,引导学生讲图文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教师进行讲解,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恢复力稳定性要强调其核心是“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使学生理解负反馈调节的机制师生共同比较归纳出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来源及特征。画出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曲线图。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概念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在收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其原状的能力来源 、生物的种类、数量多,一定外来干扰造成的变化占总量的比例小。、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途径多,

7、一条途径中断后还有其他途径来代替。、生物代谢旺盛,能通过代谢消除各种干扰造成的不利影响、生物繁殖的速度快,产生后代多,能迅速恢复原有的数量。、物种变异能力强,能迅速出现适应新环境的新类型。、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物受到的制约小。特征 、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多,占有的能量多。、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食物网结构复杂。、各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小,数量多,繁殖快。、生物种类较少,物种扩张受到的制约小。、各营养级生物能以休眠方式渡过不利时期或产生适应新环境的新类型。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探究二:思考讨论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课件展示与讲述结合,学生分组讨论,组织语言表达思考

8、的答案,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接近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例如:保持与提高生物的数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保护草本、苔藓、地衣等耐性强,繁殖快的小植物和各种小型动物,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保护和建设多种不同类型的局部生态系统,形成互补生态。提高生态系统的综合稳定性。主要让学生明确以下观点:(1)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2)人类活动的干扰正在全球范围内使生态系统偏离稳定状态;(3)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又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反思总结,练习巩固:对本节知识点进行回顾,整理出简要的知识主线,为学生系统性复习巩固提供思路,课件

9、展示老师课前收集准备的相关练习题,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加学生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把握。结课布置作业:我们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那么,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达到对本节内容知识的巩固提高和延展的目的。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八、板书设计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基础:负反馈调节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干扰、保持原状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成正相关2.恢复力稳定性: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破坏、恢复原状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一般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成负相关3.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三、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和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