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试题——语文(重庆卷)解析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622311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试题——语文(重庆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高考试题——语文(重庆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高考试题——语文(重庆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高考试题——语文(重庆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高考试题——语文(重庆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考试题——语文(重庆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试题——语文(重庆卷)解析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语文试题卷共 8 页。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 1 至 5 题,第 7 至 9 题为选择题,24 分;第 6 题、第 10 至 21 题为非选择题,126 分,满分 15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第 1 至 5 题、第 7 至 9 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第 6 题、第 10 至 21 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

2、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空降兵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和力 声名鹊起 闹别(bi )扭 称(chng)心如意B倒胃口 皇天后土 瞭(lio)望哨 金蝉脱壳(qio)C哈蜜瓜 明眸皓齿 撑(ch ng)场面 姹(ch)紫嫣红D敞篷车 异彩纷呈 差(ch)不多 白雪皑皑( i)【答案】D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即日起开始施行,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首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B东方白鹳是一种体优美的大型涉禽

3、,其羽毛亮如白雪,腿脚鲜红艳丽,覆羽和飞羽黑中的闪亮。白、红、黑结合得如此高妙,令人惊叹。C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D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也比比皆是。【答案】B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解析】试题分析:施行,指方针政策等从某一天发生效力。高妙,意思是高明巧妙,美善之至。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

4、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 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 图存、 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 胜利 70 周年,就是要_,_,_,_,_。铭记这段历史,是因 为它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 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永远铭记 参加抗日 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 领、 爱国人士永远铭记 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永远铭记 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永远铭记 在抗日 战争中英勇战斗、 为国捐躯的烈士A BC D【答案】C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5、、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二、(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1 分)阅读下文,完成第 4-6 题。传统技苡是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产技术,它富含民众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情感,代表着技艺的精华,是当前非物 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核心。“生产性保护”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的一种保护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实践,目的在于使其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在生活中持久 传承。具体而言,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以保持非物 质文化遗产 的真实性、整体性和 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 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

6、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是民众在 长期的生产生活 实践中发明、 积累和传承下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来的,具有丰富的历史、科技、人文内涵。它一般以天然原材料为主,采用 传统的手工艺,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 传统审美意趣。在农耕社会,手工艺始于对自然物 质的利用和各种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农业耕作所需要的犁、耙、锄,饮食起居所需要的陶罐、簸箕、箩筐,交通运输所需要的担、船、轿,以及织锦、染布、造纸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物品,都留下了手工 艺 的印记。而且,随着生 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手工艺门类 越来越齐全。至明清 时期,一方面继承了宋代“巧夺天工”的价

7、值取向,另一方面受西方科技知识的影响,不 仅手工门类齐 全,技艺精湛,而且各种物品造型精致,装饰繁缛,极具艺术效果,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审美理想。由此可知,传统技艺是顺应生活的各个环节由低到高,由 简到繁,由最初 满足人 们简单的生活需要到后来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在与自然、社会的互动过程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的。作为人类的发明创造,所有传统 技艺不只是人们简单的生活所需,更蕴含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情感追求。木雕、石雕、玉雕、泥塑、面塑给人以美的愉悦,剪纸、刻纸、皮影、年画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造纸术 和印刷术对文明的传承和传 播起了极大的作用手工艺和手工艺品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人在与自

8、然的互动中 产生的,是人 类情感的表达、与艺术、信仰紧密相连,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是人类历史文化延续的见证。它所具有的民生价值、 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均是其传承价值所在。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具有较 高价值的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消失对人类来说就意味着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会给人 类带来重大损失。因此,融入百姓生活,适应社会变迁需要,尽可能多地保护传统技艺存在的土壤,才能使非物 质文化遗产 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有删改)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传统技艺”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 分)A传统技艺是采用天然原材料、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生产技术。B传统技艺是顺应生活环境、由

9、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到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由低到高的生产技术。C传统技艺是人们在与自然、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的生产技术。D传统技艺是具有丰富的历史、科技、人文内涵,蕴含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情感追求的生产技术。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传统技艺传承价值的一项是(3 分)A农业生产的犁、耙、锄等工具的利用B日常生活中医药的陶罐、竹器等物品的制作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C社会行业中的造纸、印刷、染织等手工艺D民俗文化中的剪纸、皮影、年画等艺术的创作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的途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除了生产性保护以外,还可以怎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

10、5 分)【答案】4A5A6使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社会和日常生活,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传统技艺转化成文化产品。(举例略)【解析】4与原文表述不符。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概念含义的能力。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5应注意“体现传统技艺传承价值”这一题干。A 项应是农业生产的犁、耙、锄等工具的制作。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6根据文本第二段的信息概括得出答案。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挂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三、(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1、9 分)阅读下文,完成第 7-10 题。赠医者汤伯高序元 揭傒斯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 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 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侯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 祸至此

12、也!人之得终 其天年,不其幸欤!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辨疑 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其治以脉,不以证,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来 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余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夭阏而莫救,而爱高之学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害及徐之本末以 赠之。

13、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若虚棪。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选择自揭傒斯全集)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屏:摒弃B又必假邪魅之侯以为容 容:容纳C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 恚:怨恨D其治以脉,不以证 证:症状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 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 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B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 其不治/必先知之 /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C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

14、而治/ 无不效/其不治/ 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D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 /无不效/其不治/ 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 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B徐若虚先生举进士后,不愿做官,回乡行医。他虚心好学,努力钻研,写成了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他医术高明,治病效果,其影响逐渐改变了当地信巫的风俗。C旴江的汤伯高先生和徐若虚先生非常相像,他的医术全面而精湛,但他为人谦逊,从不自我夸耀,其医风受到作者的赞赏。D作者写这篇序是因为担忧巫祸不除,医道不明,无人挽救百姓的生命。希望世上的医生都像若虚、伯高,民众都像“吾里之人”信医不信巫。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10把第三大题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日,是医于误,而且巫之晚也。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2)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而止。【答案】7 B8C9A10(1)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2)(只要)别人有一个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