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针对2005全国高考文综试卷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621242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针对2005全国高考文综试卷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针对2005全国高考文综试卷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针对2005全国高考文综试卷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针对2005全国高考文综试卷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针对2005全国高考文综试卷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针对2005全国高考文综试卷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针对2005全国高考文综试卷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2005 全国高考文综试卷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一、2005 全国高考文综试卷政治部分分析(一)2005 年高考文综卷政治科知识分布情况表一: 卷别 题号 学科 分值 考察内容卷一 选择题(140 分)2535 政治 44 分 居民消费、矛盾分析法、唯物论、人生价值、民族区域自治、政体38 政治 32 分 农民收入、农民工卷二非选择题(160 分)39 (7)(8) 政治 20 分 区位城市、火山表二:卷 1 卷 2教材分值 题号 知识分布

2、分值题号 知识分布25 家庭消费内容 38(1)(2) 收入构成、发展农业措施26 商品服务市场经济常识12 分32 家庭消费决定因素10+1039(8) 对外开放、对外贸易、产业结构283233 矛盾哲学常识24 分293031 物质意识辨证关系 人生价值12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正确意识、价值观38(4)政治常识8 分 34民族区域自治35 政体一般知识10分1038(3)39(7)国家职能、性质、原则、政治文明、和谐社会国际新秩序(二)特点:1.继续体现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思路考试大纲强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应体现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

3、设计思想。 本次文综主观题 38 题,以三农问题为背景,从不同角度设问;39 题(7) 、 (8)问,以亚非关系为背景,一个是国内自我国本届政府上台以来高度关注的问题,一个是国际上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立足点的重大侧面,都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上述要求。除此,选择题命题的材料象居民消费、人的本质属性、个人价值的实现、互联网等,也都是现代人普遍面对和经常思考的问题。这种专题命题模式,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继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周围活生生的生活,把政治课上活。不要把政治课变成仅仅是死记硬背的功课。2.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注重能力的应用。此次考试,选择题部分明显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基础知

4、识的把握。如25、26、27、30、31、34、35,只要学生把教材相关基础知识把握,几乎不用拐弯,就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而且考察的是学生最基本的记忆能力。这种考法,指导我们在今后复习中,基础知识的把握有些必要的识记还是不能忽略,素质教育不等于没有了任何记忆。离开识记,就没有对知识把握的准确性,知识体系也难以形成。选择题 28、29、32、33 重在考察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能力。象 28 题,考察学生对形式逻辑上的矛盾和哲学上学的辩证矛盾的区别。值得注意的是,教材在讲矛盾含义时,并没有专门提出形式逻辑矛盾的概念。在讲课时,如果备课细致的老师,根据教参的讲解,都会对这两种不同的矛盾引导学生做出

5、比较分析。但是,如果老师不够细致,丢掉这一理解点,也很容易。这警示我们在引导学生复习时,特别是一轮复习,应不厌其祥,对照每一个知识点,其周边思想都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清楚。往往难度较大、干扰较大的选择题,考察的都是很精细的辨识能力,而这种能力,来源于平常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精细理解。此次考试的主观题部分,非常明显的考察了学生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答案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所谓源于教材,每个题目的答案,都不会离开教材。所谓高于教材,就是答案绝不是对教材某个知识点的照抄照搬。象 38 题第(3)问: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答案中从公民的权利、政府的职能、政治文明的角度做答,都

6、是教材的主干知识。但是,需要考生在考场上,运用自己的能力,从教材不同地方,进行搜索、优化、重组,才能做出比较完满的回答。既然答案源于教材,那么指导学生复习时,系统的把握教材,特别是教材的主干知识,而且对这些知识做到精、熟、透,胸有成竹,当然很重要,这也是高三复习的第一要务,所有的能力都是以此为基础的。既然答案又高于教材,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随时对周围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进行理论分析形成。 (当然,做题也是这么一个过程。 )3.对时事的考察。高考大纲要求学生了解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

7、重大方针政策。但是,从近几年文综看,没有对重大时事进行刻意追逐,也没有直接考察,只是隐在题目中,作为材料背景来考察。这要求我们在指导高考时,不需要引导学生专门对时事的时间、地点、事件等做出机械记忆,而要根据所复习的知识,随时联系,随时运用,把时事消解在知识中,消解在生活中,成为学生复习的佐料,而不要成为学生的额外负担。有的重大时事的很突出的内容也会成为高考主观题的的答案要点,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太多。,而且不会考察过细。所以,引导学生在做主观题时,有这种意识就可以了。还比如刚才所说,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答案中最后一点是: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

8、要意义,这种答案要点就是对时事的考察。4.对哲学考察的高度灵活性。哲学教材前言开宗明义点明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在于武装我们的头脑,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此次文综政治对哲学的考察鲜明的体现了这种思想。任何一个题目的考察都说明了如果不理解,建立在死记硬背基础上的哲学学习在高考中没有任何作用。象 38 题第(4)问: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和政府根据农村实际推行了包括家庭承包制、科技兴农及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兴农富民的政策,是分析这些政策的哲学依据。其中对家庭承包制的哲学依据分析,如果不是对这一农村政策有很深刻的理解,很难从哲学的规律这个角度做出分析,而且是结合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

9、应生产力状况的思想做出的分析。再比如,文综最后一问, “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分析我国谋求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其中,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用的知识尽管是经济学,但思维方式却是哲学的辩证法。对哲学考察的这种特点,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复习哲学时,切忌死背哲学结论(论记忆,哲学记得最少) ,重在哲学思想的理解,特别是活学活用。5.政史地综合题目的考察。39 题,是政史地综合的题目。因为今年是万隆会议 50 周年,所以从历史上著名的万隆会议考起,延伸到政治领域考察国际新秩序的内容,并说明为什么说它实质上与周恩来总理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原

10、则是一致的,并进而考中国同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从万隆会议延伸,显然是从历史考现实,单纯政治老师很难想到这样的切入点。这种考法,无疑要求不同学科老师在平常教学中经常交流沟通。二、高三政治学科教学回顾回顾高三几年的教学历程,既有辛酸又有收获,既有成功又有缺憾,总的来说有三点启示,三点改进之处。(一) 、三点启示。、夯实基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就谈不上能力。特别这几年我们政治学科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基本实现了有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化。从历年高考的实践和学生平时做题的情况看,学生丢分的原因(特别是选择题部分)大多是基础不扎实。我们常常说

11、, “题在书外,案在书中” ,就是说现在的高考的政治试题很活,材料很新,常常在教材之外,但分析其答案,还是在书本中,在基础知识中,刚刚过去的高考政治试题也不例外。在复习中是具体这样指导学生夯实基础的。“独上高楼”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使基础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图表化。古人说的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政治学科的学习更应如此,而且高中政治课学科繁多,知识点繁杂,再加上时事政治,往往会使学生感到眼花缭乱,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学生必须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每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知道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并且经常在头脑中回忆一下,强化一下,如果一时记不起来,要及时看书补上。这样,学生就能站在高处,从总体上驾驭

12、知识。基础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图表化,学生可以自己整理,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但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因为只有学生自己看书并动手去做,才会印象深刻,才能融会贯通。“衣带渐宽终不悔”要从微观上把握知识点、考点。今年我在高三教学中无论是第一轮新课教学还是复习中都按高考考纲的要求让学生搞清每一个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并且要求学生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学会知识的迁移使用。指导学生把相近、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收集和归纳整理。做到既能区别区分又能迁移使用。、关注热点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走向看,社会热点问题一直是高考的命题重点。因此无

13、论在平时的新授课中还是在第一轮的基本知识复习中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关注最新的时政热点,并且通过典型举例介绍方法,不仅做到授之以鱼,而且做到授之以渔。在高考中复习中主要引导学生阅读十六大报告、科技发展新变化、可持续发展、国家关系等时政热点。不仅让学生熟悉和了解重要热点的来龙去脉,更让学生能学会用教材的基本知识加以分析和说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最后阶段的综合复习中,教师通过查找资料帮助学生进行重要热点的再归纳,让学生在胸中能凸现高考的重大热点,做到了既全面关注热点,又突出重大热点。、提高能力掌握基础知识和相关热点问题,这是顺利进行高考复习的一个前提,而要想真正在高考中获得好成

14、绩,还必须重视能力的培养。可以这样说,整个政治课的学习,复习,最后的落脚点全在能力上,没有能力,在高考中将无所作为。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现在政治高考试题本身很活,几乎很少有死记硬背的题目,因此想靠死记硬背是不行了。其次,现在的政治考题的材料很新。几乎每一道政治题都是先来一段材料,然后再根据材料再设计问题,而这种材料来源广泛,根本无法预见到,考生只有阅读理解材料,然后结合有关的基础知识来回答问题,因此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正确表达能力显的极为重要。第三,现在政治高考本身就是以问题立意,很少以知识立意,出题者的目的主要就是考查学生的能力。由此可见,能力在政治高考中是多么重要。具体来讲有以下

15、能力学生应具备和得到提高:提取信息的能力。现在的高考题一般都先有一段背景材料,材料有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等,考生要从这些中提取信息,发现相关的问题;再现、回归知识的能力。高考题在给了材料后,有时会问体现了什么道理、原理?这实际上就是从现实材料回归到书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为了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我把平时逐渐培养和最后集中相结合,特别是最后阶段的集中强化训练更具效果。二、三点值得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练习要精选、及时全批,最好要在课堂限时完成。本学年虽然自身工作量大,特别在最后一学期课时紧客观上影响了练习的精细度,学生所做练习还欠精细,但是我还是坚持及时批改、全批全改。这样信息就

16、能得到即时反馈,教学就不会带有盲目性而导致效果不好,或者说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训练最好当堂课完成,这样可以与高考要求相挂钩,达到训练的真正目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多样化,要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高考复习中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课堂教学模式单调,这样后果是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不高,甚至可能是无效教学。所以再怎么有困难都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多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讨论发言,甚至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才能真正提高效率、培养能力,否则一切都可能成为泡影。3、立足平时,规范解题,提高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高考大家都知道要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但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所以不能仅在高三或者在临考前的最后阶段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不能在最后阶段通过密集的练习训练来达到目的。学生的各种能力需要从高一年级、从平时的点滴积累而形成。因此我们必须要有长远的规划,从平时的各种作业、课堂训练抓起,从规范着手,把能力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