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课件(3)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6142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课件(3)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课件(3)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课件(3)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课件(3)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课件(3)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课件(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课件(3)(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册书着重体现的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 22个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遴选的历史人物有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其中中国历史人物占 45左右,外国历史人物占55%左右。构建起一个新的中外历史人物的知识体系。 1 2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3 江阴文庙 4 学术超女于丹点评 论语 ,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 2500多年前的孔子经典语录,今天还能对我们的心灵产生触动吗? 5 课标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6 2500年前的文化地图 探寻 2500年前的孔子及其身后的文化

2、遗产 7 名丘,字仲尼 公元前 551前 479年 鲁国陬邑人 今山东曲阜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慷慨悲歌的人生历程 8 据考证, 孔子的 六代 祖 叫孔父嘉,是 宋国的一位大夫 ,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 避 灭顶之 灾逃到鲁国的陬邑 ,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 叔梁纥 ,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 武士 ,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 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 66岁 ,颜征在还不到 20岁。 公元前 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

3、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 尼丘山 ,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 三岁时,叔梁纥卒 ,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孔子 17岁时 , 孔母 颜征在 卒 。 孔子说 :“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 论语 子罕 9 3岁丧父 家境贫寒 17岁丧母 基层工作 委吏 仓库保管员 乘田 畜牧场场长 吹鼓手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思考:“卑”、“贱”对孔子思想的影响?) 10 孔子 任鲁国 司寇像 仲尼之状 ,面如蒙倛。 荀子 11 孔子周游列国图 探究问题 :

4、 “ 苟有用我者 ,期月而已可也 ,三年有成” 12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问题探究 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为什么他的主张却不被统治者采纳呢? 公元前 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 “ 六十而耳顺 ” 。 60岁的孔子过郑国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 , 被人嘲笑 ,称之为 “ 累累若丧家之狗 ” 。孔子欣然笑曰: “ 然哉,然哉! ” 13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 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4 诗经 书影 周礼 书影 六经 自学礼乐 创办私学,收徒讲学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从政失败 15 孔子

5、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为政 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 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 。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这段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品质 ? 人生难免有些无可奈何的命定条件,但是只要立定志向就可以从自我认识,走向自我成长的路途,亦即随着岁月而登上人生的更高境界。 16 二、开创儒家思想 承礼启仁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变革,礼坏乐崩; 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 。 (礼、仁、中庸) 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 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17 为政以 礼 不

6、知礼,无以立也。 孔子 对社会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对个人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18 “ 礼 ” 的思想: ( 1)含义: “周礼 ” 指西周建立的以 分封制 和 宗法制 为 核心 的等级名分制度 . ( 2)礼的实践方法: 对社会: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的社会规范, 对个人: “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 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时天下动乱局面。 克己复礼 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 维护 摇摇欲坠的 奴隶社会规范制度 。孔子代表 奴隶主贵族利益 ,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 保守 的方面; 追求统一安定、和

7、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 积极 意义。 (范畴概念) 21 杏坛说 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 杨伯峻先生注: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 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钱穆先生注:自己想立,便也帮助人能立; 自己想达,便也帮助人能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卫灵公 为政以 礼 22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 仁者爱人。 子曰: 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曰:恭、宽、信、敏、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23 “ 仁 ” 的思想 核心 ( 1)含义: “爱人” 人 人

8、 (伦理范畴 ) 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论语 “ 克己复礼为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颜渊 “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中庸 24 表现: 对于统治阶级: “ 为政以德 ” 民本思想 对于普通人: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反映儒家注重家庭 伦理关系的和谐 ,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 稳定社会秩序 。) 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 进步性 ; 仁爱 有等级 ,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 25 中庸之道 思考:仁与礼的关系怎样 ? “互为表里” 礼仁关系: 礼:等级规范; 仁:人

9、际关系 礼 仁 矛盾激化 礼 仁 模糊上下尊卑 “ 礼中有仁,仁中有礼 ” ,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 (哲学范畴 ) 26 a、中庸的 含义 :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 恰如其分 ” 。 b、达到中庸的 做法 : “ 和而不同 ” 协调礼和仁的方法: 中庸 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3、儒家思想的影响: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董仲舒改造了新儒学,西汉成正统思想,对于 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 起 积极作用 ;但发展至宋明阶段, 阻碍 社会进步。 27 杏坛说 仁 为政以 礼 中庸 之道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来!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中庸作为一种道

10、德,该最高的吧!人们缺乏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28 欹器 “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 宥坐之器 座右铭 29 接续 文明 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 。 杏坛说 仁 为政以 礼 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 2500年以上 的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钱穆 中庸 之道 30 三、古代大教育家 万世师表 1创办私学 2教育思想 (1) (2) (3) (4) 有教无类 “ 成人 ” 、成 “ 君子 ” 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六经 3教育成就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 孔子世家 31 四、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1、 儒家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

11、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联系必修 相关史实:孟子、荀子、汉武帝等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 3、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孔子是世界公认的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32 孔子虽非帝王,但历代帝王皆以孔子的思想治国,故敬奉为先帝,特做帝王像 33 山东曲阜祭孔仪式 34 孔子 奠定了 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 35 ( 3)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 巨大 影响。 对亚洲 越南河内文庙正门 36 “ 人类要在 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瑞典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 对当今世界

12、37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 38 组图: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39 非洲首家孔子学院将落户肯尼亚 40 组图: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41 思考讨论之一: 追寻身边的孔 孔子离我们而去二千多年了,但他的思想已化作涓涓细流,流淌在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中,活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之中。我们口头上的许多人生格言,一般人并不追究它的来源,但你若有兴趣去追寻,就会发现,它原来出自孔子之口!请试着 收集 时下与 孔子有关的人生格言 。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个人修养: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2 思考讨论之二: 1988年 1月,全球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在法国 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 “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 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请谈谈你的感想或者认识。 43 孔子 理想追求 开创儒家思想 原因 春秋时期,礼乐被破坏 内容 礼 仁 中庸 影响 奠定 ,成为 ,产生 教育成就 开创私学 教学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君子”) 后世影响(略) 礼与仁的关系 礼 仁 中庸 传承礼乐文化(政治、思想、教育文化) 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