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效能培训手册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612049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效能培训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父母效能培训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父母效能培训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父母效能培训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父母效能培训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父母效能培训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母效能培训手册(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父母效能培训手册致父母的一封信有人说:“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 ”这句话并非指孩子让我们成为问题父母,或是孩子一定会造成问题,而是意味着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必定会面临孩子各种形形色色的问题。以日常生活的作息而言,从孩子早上起床、穿衣、洗脸刷牙、吃早点、上学,到下午放学、看电视、吃晚饭、洗澡、上床睡觉等,就常让父母忙得团团转。如果再有功课不好、没有责任感、说谎、偷窃、叛逆等行为,更会使父母伤透脑筋。有些父母仍对孩子使用奖赏、惩罚、训诫、贿赂、威胁等管教方式,却不知这些方法在讲求平等的今天已逐渐失效。也有些父母虽理解到过去的方式不再有效,但是不知道有什么良策,甚至不知孩子有什么问题,不是管

2、教起来忽松忽紧、前后矛盾,就是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而造成孩子无所适从,甚至夫妻失和。父母陷入孩子问题的困境当中,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一代的父母都成长在传统权威环境下,所学习和承袭的教育是上一代的管教模式,但是面对成长在现代民主的下一代,缺乏应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且也没有任何人或学校教我们如何为人父母,自然在新旧价值观交替之际感到茫然和焦虑。今日的社会中,各行各业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只有父母是例外,似乎被期望为天生就能胜任这一角色。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正如国内外不少研究指出,父母角色是成人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也是一个最难处理的角色。还有一些父母喜欢听演讲,而且希望从中获得教育子女

3、的观念和做法,尤其是当场或私下向演讲的专家提问,希望立即获得一些具体可行的答案。然而,短短的演讲时间,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是开启了一点新的想法和方法,离“知行合一”的境地还是有一大段距离,其结果是听到的方法不是用不出来,就是用了也没有效果。这并不是说听演讲没有用,而是每一个家庭都有不同状况,即使看似共通性的问题,在实际的处理上仍有个别差异。因此,父母除了要认识到自己才是第一线教育者外,还需要学习一套有效的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本书结合当前西方亲职教育中盛行的“父母效能系统培训”理念,编写适合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内容,并且进行家长培训团体的实验研究,多年来得到丰硕的成果。例如,1989 年起

4、,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推广,受益于这套课程的父母已有数万人,而且这个有意义的教育工作仍持续进行中。在中国大陆,从 2004 年开始也展开一系列的家长培训团体,得到热烈的回响和有效的证明。因为,这一套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不仅让父母亲有很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且在实际运用上更能得心应手。本书除整体说明如何成为有效能的父母外,各章节还详细介绍如何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如何处理父母的情绪反应、积极倾听孩子、以及鼓励等管教的实用方式。因此,不论父母、教师、家庭教育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或父母团体的领导者,只要有意成为高效能父母或致力于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的人,都可以借此书作为教养上的参考。父母无

5、需死记硬背,只需参考并灵活运用,便能循序渐进的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值此本书即将付梓之际,特郑重推荐并敬祈共享之。 五年多前,曾经做过一个小研究,在调查一百多个父母亲有关家庭价值观的问卷中,有一个题目问及他们对于自己子女教育的期望,统计的结果以“有责任感”在众多选项中占第一位,其次是“有信心和勇气” ,再其次是“有宽恕和包容的心” 。由此结果显现,今日的父母十分重视非智力的因素,或是现代流行的名词:EQ。之后,我在一些演讲场合每提到这项结果时,大多数的父母均纷纷点头认同。虽然许多的父母都肯定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是自己最大的愿望,但是在面对他们来寻求咨询时,发现这也正是他们在教养孩子上最大的困扰

6、,急需心理和教育相关的学者专家给予协助,尤其是不少的父母根本没有学习过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如何学习为人父母的教养之方。2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和实验,一起集思广益编著适合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实用手册,并且结合西方亲职教育的精华,以父母成长团体的活动进行,得到了不错的成绩。这一套有系统的团体活动内容和方式不仅让父母亲有很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且在实际运用上更能得心应手。如今,不仅在台湾地区训练了超过三百位以上的团体领导者,并且也培育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上百位亲职教育伙伴,而受益于这套系列课程的父母亲已有数千人,这个有意义的教育工作仍热烈推广中,我们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因此而更和谐美满,亲子关系

7、更快乐融洽;当然,同时帮助我们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个有责任感的二十一世纪的主人翁。实用手册分为两本,一本为父母阅读手册,一本为父母团体领导者手册。前者做为团体领导者带领父母团体时,发给参加团体的成员配合单元进行的阅读资料,亦可做为自我进修阅读用;后者为团体领导者经过领导者训练后,带领团体的参考的活动方案,详细的内容均各见于两本手册中,不再赘述。最重要的是:凡事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参加父母团体的成员很快地会从中享受到这套我所谓的“亲职教育的太极基本功”课程和活动的乐趣,进而成为一个胜任愉快的e 时代父母。 让孩子自己作主在这个自我意识高涨的时代,父母不能再固守权威的城池,

8、因为从小被使唤惯的孩子,等到他必须自己作决定的时候,会措手不及。我常告诉那些有听话、乖孩子的家长,不要高兴得太早,除非他希望孩子一辈子都作一个唯唯诺诺的人,只能跟着人家走。相信每一个作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责任感,能独立思考,能独立自主。这就必须从小培养他面对事实,自己解决困难。很多青少年的父母,感叹孩子不负责任,不懂得体贴父母、家人的辛苦,这些观念和习惯都必须及早培养、训练,才能造就日后独立自主的单独个体。首先父母必须把决定权交还给孩子,信任孩子有能力做他自己的主人,无论任何人都必须自己走自己的路,与其一天到晚紧张兮兮的盯着孩子,干涉他做这做那,还不如让他自己去作,父母也落得轻松。就如上

9、补习班、课后班一事,大多数父母都是一把抓,反正是我出钱,你消费,你只管听我的就是,不能有什么意见。到头来,孩子怨声载道,来个杀手锏-“不去就是不去” ,反而浪费钱又伤亲情。倒不如坐下来听听孩子的意见,帮助他分析后,让他自己去决定要学什么?到那里学?其次要多给孩子机会,相信他有足够的能力来发展自我,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给予不同的责任,并依孩子的性格提供不同的机会,让他从中领悟、学习,进而培养思考力及决策力,慢慢的孩子便能自己作主了。或许你会觉得凡事让孩子自己动手、作主,好象父母的责任少了、懒了。其实是故意给孩子机会,让他把能力表现出来,如果父母不放手就无法知道孩子的能力有多大。而且人的潜能是无穷的,

10、越开发越多。很多家庭的互动里发现,爸妈做得越少,孩子会的就越多。如果舍不得让孩子去尝试、劳动,那就必须长久为孩子做,直到做不动。因此,聪明的父母,何不轻轻松松地把责任还给孩子,并让孩子知道即使决定错了也没有关系,有错误才有改进,有改进才有机会成功!让孩子自己学习太多的父母连孩子的学习都要插一手,急着把答案告诉孩子,反而剥夺了他学习的机会。明智的父母会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以民主尊重为原则,让孩子做他有兴趣做的。常见到有些父母因为小时候没达到的愿望,投射在孩子身上,于是冒然的强迫孩子上各式各样的课后班,若是孩子不抗拒也就算了,偏偏有些孩子故意跟父母唱反调,摆出偏不要的姿态,不但收不到学习的效果,

11、反而伤了亲子间的和气。父母也觉得自己的苦心白费了。这些都源自于父母以为孩子对爸妈的话必须言听计从,或者是爸妈给的一定是孩子需要的等错误观念。给孩子更宽广的空间,在合理的范围内让他自己作决定。有些在台湾并不怎么出色的孩子,一到了国外却如鱼得水,表现得令人刮目相看,追究其中的原因发现,国外的教育制度是让孩子3自己去学习,父母老师都是在一旁协助辅导,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和支持。孩子在这样环境中学到怎样去开启知识的宝库,并且知道怎样做学问,而不是一昧的追求试题的答案。所幸教育改革目前也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更落实在每一个教育阶段。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父母能从家庭中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做起

12、,给孩子更多的弹性,发挥机会教育,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气。身教重于言教对孩子来说,榜样是最好的激励。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小型社会团体,在家庭中孩子学习、发展他的认知及行为。父母的言谈举止自然而然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然而现在的父母都很喜欢用说教的方式来教育子女,甚至有“照我所说的去做,不要照我所做的”说法,真是一大讽刺。而子女们则认为“与其热心的叫我做,倒不如他们自己做一次,然后我便会照着做” 。曾有孩子抱怨父母买了一大堆书给他,告知书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说书是最佳的精神粮食,希望他能用心读书,但父母却从来不看书。也有父母成天守在电视机旁,却要求孩子读书、再读书。试想,没有适当的环境,却要求孩子有

13、那样的特质,这是很难的。特别是有关人生意义及生活智慧,除了父母亲身实践外,是无法让子女学习到的。有些父母会推说生活过于忙碌,其实日常生活中便有很多机会,例如一起工作、购物、准备餐具、家庭大扫除等,从工作中教育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及态度。在亲子互动的温馨情谊中,从父母身上所学习到的将是他这一生最丰富、最珍贵的财产。因此,先身教,再要求孩子吧!做个有效能的父母随着民主意识的抬头,人本主义的伸张,传播媒体的便捷,现在的小孩已不再信服权威式的亲子关系,遗憾的是一些父母仍然深信自己必须是有权威的,相信“不打不成器” , “棒下出孝子” 。没想到这种观念却导致孩子抗拒心增强,沟通难度升高,自尊心低落。孩子叛

14、逆的情绪也许暂时被压抑在父母的权威下,但隐藏在背后的孩子自我伤害,可以从日益增多的暴力事件上得到一些警惕!整个大环境的改变,使我们明白今日的养儿育女不仅是提供其生理上的温饱和安全的环境而已,更多要考虑的是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想成为有效能的父母,没有快捷方式可循,必须花时间。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然后再学习不加价值及判断地倾听孩子说话、真诚的沟通,相信必能成为没有输家的父母。许多时候父母的无力感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其实若冷静的思考一下,你会发现只要不危及生命,先洗澡或先看电视,事实上是可以讨论商量的。至于生气则是因孩子没有达到父母预期的标准,依据我们的社会经验,相信也都能接受学

15、业成绩和将来的事业成就不见得成正比的事实。既然如此又何必苦苦逼孩子样样要第一,说什么“不要输在起跑点上”呢?多年前,一位疑似坠楼的初中女学生的母亲,在孩子出事后唯一的心愿是:我宁愿她笨一些,快乐一些。也许我们会幸灾乐祸的认为幸好不是我家的孩子,但谁又能保证以后不是呢?不论大人或小孩都期盼被肯定、接纳,当被如此对待时,他就能破茧而出,改变自己,塑造全新的自我,使自己更有作为。孩子就像有无限潜力的种子,而父母的接纳就是开启孩子潜能之门的钥匙!也许你会咬牙切齿的说:“我家的磨人精,除了会给我惹麻烦外,一无是处!”果真如此吗?他总有点贴心或有别于他人之处,不妨在他有良好表现时给予增强,让他朝着你鼓励的

16、方向去发展。而不必固着地以为好孩子就是成绩好、听话而已。好动的小孩说不定是明日的体操之星呢!我们的观念、想法往往会决定我们看事情的角度,甚至决定我们的教养态度,请试着用另一个角度去看孩子的行为表现,自然会有另一番境界。相信我们都能在民主尊重的原则下,重新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提供温馨的家庭气氛4有句话说:“在爱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每每在电视报导媒体看到罪犯的表情,除了悔意,就是无奈和怨恨,而研究犯罪学者也一再告诉我们这些人很多都是因为生长在破碎不健全的家庭里,进而促使他步入歧途。现代的父母普遍都有一个感觉,就是现在的孩子缺乏敏锐柔软的心,不易感受父母的用心良苦。其实温暖的心必须用有爱的土壤来培育,我们总是给孩子我们以为需要的、最好的,结果是适得其反。有些父母用“理”来教育孩子,固然可能培养社会精英,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感恩惜福、体贴而快乐的感性孩子。 “家”除了是提供温饱的地方,它更多的功能是给人们在辛苦工作、学习,或遭遇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