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火旺与阴虚内热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611486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阴虚火旺与阴虚内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阴虚火旺与阴虚内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阴虚火旺与阴虚内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阴虚火旺与阴虚内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阴虚火旺与阴虚内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阴虚火旺与阴虚内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阴虚火旺与阴虚内热 2009-09-24 14:42有中医认为,阴虚火旺和阴虚内热是一种含义的两种称呼。因为表现略有不同,才分两种说法。火旺表现得类于急证,而内热类于慢性证。 阴虚火旺和阴虚内热的病机都是阴不足、而阳相对的偏胜。不足的阴就会表现出津液不足的症状,如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舌面津液减少。而相对偏胜的虚阳则会表现出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虚阳外泛的虚热症状。 阴液不足的症状和相对偏胜的虚阳症状共同组成了阴虚火旺或称阴虚内热的这样一组征候群。而根据火性炎上的特点,将牙痛,咽痛,口干唇燥,骨蒸潮热,颧红等虚火上炎的征候,一般称为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俗称虚火。 阴虚之体的主要表现

2、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舌少津液,五心(二只手心、二只脚心与头顶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 进补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等法。 阴虚内热,又称阴虚发热。指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证。阴虚多因久病失调,阴液亏虚,或因情志内伤,阳亢耗阴,或因房事不节,肾之阴精耗损,或温热病日久,肝肾阴液被劫,均可导致肝肾阴虚。 症见:两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夜热早凉,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或滋阴降火。 劳怯: 劳怯病证名。阴虚内热性质的虚劳病证。松崖医径卷下:“劳怯者,多由气体虚弱,劳伤心肾,

3、则阴虚而生内热所致。主在痰血水火不能既济故也。亦有外感六淫之气,失于怯散,以致乘虚入里,久不与治,遂成劳瘵。又有传疰而得者。其脉多弦虚细数。”究其病源,当以补阴降火为主,用秘传加减八珍汤。 补阴虚的药物: 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珍珠粉、银耳、冬虫夏草、石斛,龟板等。 补阴虚食品: 甲鱼、燕窝、百合、鸭肉、黑鱼、海蜇、藕、金针菇、枸杞头、荸荠、生梨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阴虚忌食物品: 胡椒、肉桂; 忌食或少食: 狗肉(脑血管患者禁食)、羊肉(肝炎患者禁食)、雀肉、海马、海龙、獐肉、锅巴、炒花生、炒黄豆、炒瓜子、爆米花、荔枝、龙眼肉、佛手柑、杨梅、大蒜、韭菜、芥菜、辣椒、薤白、生姜、砂仁、荜拨、

4、草豆蔻、花椒、白豆蔻、大茴香、小茴香、丁香、薄荷、白酒、香烟、红参、肉苁蓉、锁阳等。 相应膳食: 金盆富贵豆腐、怀膳小捆肉、怀菊大枣银耳羹、甲鱼怀牛膝汤、农夫烤鱼、怀膳一品肘、怀山煨土鸡、参药煨乳鸽、何首乌煨猪肝。 阴虚内热型的十个症状: 1. 手心热、足心热、不欲近衣被。 2. 心中烦热、思冷饮、冷食。 3. 口干、口苦、咽干、恶心。 4. 睡眠不宁、盗汗、躁汗、遗精。 5. 发热(高热、低热或体温不高皮肤有热感)。6. 出血(鼻衄、齿衄、皮下有出血点等均系由阴虚内热所致者)。 7. 头晕、心悸、周身无力、面色苍白。 8. 大便干、小便黄或黄赤有热感。 9. 脉细数、大数、弦数。 10.舌苔

5、黄或黄腻、干燥少津或焦黄兼少津。 既能滋阴祛火、且能调理脾胃的食疗膳方: 1、百合枸杞肝 取百合 50 克,枸杞子 30 克,冬虫夏草 10 克。洗净后加水炖开,文火慢煮约 20分钟左右,加入猪肝或羊肝 50 克及调料适量,再煮约 30 分钟即可,分次吃肝喝汤。 本方补益肝肾阴虚,补肝益血。 2、首乌枸杞肝片 用猪肝 200 克,制首乌 60 克,枸杞子 15 克。制首乌、枸杞子煎水取浓汁;猪肝切片,用豆粉、盐、醋、白糖、酱油拌匀,用植物油炒熟,放入前汁及葱、姜。分 2 次服。 本方补益肝肾,补肝益血。 3、枸杞山药炖肉 取羊肉 500 克煲汤至肉烂,加入山药 500 克切成块,枸杞子 100

6、 克。文火炖半小时,酌加调料即可。 本方温补肾脏寒虚。 4、参芪胎盘液 用黄芪 100 克,枸杞子 60 克,人参 30 克,胎盘粉 20 克。人参、黄芪、枸杞子加水煎取浓汁,下胎盘粉搅匀。每次服 10 毫升。 本方滋补肝肾,补气养血、温肾益精。 5、肠耳海参汤 取猪大肠 300 克,海参 30 克,黑木耳20 克,调味品适量。将猪大肠翻出内 壁用细盐搓擦去污秽之物,洗净切段;海参用水发好切条状;木耳温水发好洗净;三味共入锅加水及调味品文火炖煮 30 分钟,大肠熟后饮汤食肠。佐餐食之。 本方滋阴清热,润肠通便。适用于阴虚肠燥之便秘的治疗。 6、四仁通便饮 用甜杏仁、松子仁、大麻子仁、柏子仁各

7、10 克。将四仁共捣烂,加开水 500 毫升冲泡,加盖片刻。当茶饮用。 本方润肠通便。为老年津枯液少,阴虚所致的便秘者的理想辅助饮料。 7、百合银耳羹取鲜百合、银耳各 30 克,燕窝 10-30 克,雪梨 1 个,冰糖适量。放冰糖与其他材料炖糖水。 本方有养阴凉血、健胃作用。 8、 玉竹瘦肉汤用瘦肉 250 克,玉竹 30 克。共煲汤。本方适用于大便燥热便秘者。 9、二冬玄蔘粥 取麦冬、天冬、玄蔘各 15 克,米 100 克,冰糖适量。煮粥食用。 本方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 10、枣仁地黄粥 用酸枣仁 20 克,生地黄 15 克,粳米 100 克。煮粥食用。 本方有滋阴安神之功。 爱心提示

8、: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手心脚心老是发热,中医称之为“五心发热”,是由阴虚所致。西医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关系密切。 方药:清骨散加减(证治准绳) 【处方用药】银柴胡 12 克 胡黄连 12 克 秦艽 12 克 鳖甲 15 克 地骨皮 12 克 青蒿 12 克 白薇 12 克 知母 12克 甘草 10 克 阴虚发热较重加黄柏 10 克。 失眠加酸枣仁 15 克 夜交藤 15 克。 盗汗加煅牡蛎 20 克 浮小麦 20 克 。 舌红虚火上炎加生地 15 克 元参 15 克。 【服用方法】一日一剂,连服 3-5 剂。或服至症状消失为止。继服知柏地黄丸,

9、以巩固疗效。 【方药来源】作者根据(王氏验方汇编)加减化裁经验方 临床表现 口干欲饮,咽喉干痛,干咳少痰,目涩畏光,吞咽困难,潮热盗汗,心烦少寐,大便干结,皮肤皲裂枯皱,舌红绛,脉细数。 【菊花肝膏】 猪肝 500 克,清汤 1000 克,鸡蛋 3 个,鲜菊花 10 克。 将猪肝用刀背砸成泥状,加入适量鲜汤及鸡蛋清、料酒等调味品,搅匀上笼蒸。在蒸的过程中掀盖撒上鲜菊花。等肝膏熟后,将其余清汤和调料烧沸调好,浇入盛肝曹碗中即成。 功效:滋补肝肾。 用法:佐餐食用。 【木耳面片汤】 面粉 50 克,黑木耳 6 克,鸡蛋 1 个,菠菜20 克。 面粉用水和匀做面片,黑木耳水发洗净,菠菜洗净,鸡蛋搅匀

10、。水沸放入黑木耳煮 5 分钟,再入面片煮沸,加入菠菜、鸡蛋稍煮,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清火。 用法:可作点心食用。 【莲心茶】 麦冬 12 克,莲心 3 克,绿茶 3 克。 上三物以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养阴清火。 用法:每日 1 剂,不拘时频饮。 【蚌肉田螺汤】 蚌肉 50 克,田螺50 克。 田螺养清水中漂去泥,置清水中浸一夜,放入洗净的蚌肉,一起煮沸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生津明目。 用法:每日 1 剂,不拘时频饮。 【百合生梨饮】 百合 30 克,生梨 1 只,冰糖 30 克。 生梨切成片与百合加水共煎,放入冰糖溶化,即可食用。 功效: 滋阴润燥,养心安神。 用法:每日 1 剂,不拘时随时饮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