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手册(路基工程)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608617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技术手册(路基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程技术手册(路基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程技术手册(路基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程技术手册(路基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程技术手册(路基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技术手册(路基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技术手册(路基工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基工程一、 原地面平整、碾压1、 设计不作特别处理的地基,经平整、夯压后,其表面应无杂草、树根、腐殖土。地基地下水出露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2、 地面横坡陡于 1:5 时,应按设计在原地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1m3、 施工前应对换填的范围、深度进行符合。4、 换填区域采用机械开挖时应留有 3050cm 厚的人工清理层。5、 换填所用的填料种类、质量、适用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6、 冻土地基基地换填时,含冰量大的冻土、泥炭应清除至弃土场或至少距路基坡脚 20m 以外。开挖后应做好边坡保温和加固工作。7、 换填深度和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8、 强夯处理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150mm。

2、9、 强夯夯坑中心允许偏差为 0.1D二、路堤填筑(1) 、路堤填筑、压实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路基填筑作业应按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方法进行,分层碾压。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重叠压实。2、 碾压时,填料的含水量应严格控制,其施工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3%+2%范围内。严禁雨天进行非渗水土是填筑作业。3、 每层压实面应有不小于 2%的横坡且平整、无积水、无明显碾压轮迹、无明显局部凹凸等现象。两侧应按一定加宽值填筑,且应将路基两侧边缘碾压密实。4、 河滩、滨河路堤宜在枯水季节施工,并在洪汛前做完水下防护工程。滨海路堤应采用围堰拦潮或利用潮汐间歇期施工。水库路堤宜在水库蓄水前或低水位时期施工。5、

3、 填筑桥头河滩路堤,不得在河滩上取土。填筑滨海路堤,不得在临海一侧取土。6、 涵洞两侧必须同时填筑。涵洞顶部填土厚度大于 1m 后,方可允许大型机械填筑或通过。基床底层填料或换填的填料种类、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基床表层每一压实层宽度必须使用同一种类且条件相同的填料。(2) 、路堤基床表层的填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填料的颗粒粒径不得大于 150mm。2、 基床表层填料与基床底层填料的颗粒级配不满足 D154d 85时,应在两层填料间铺设粒径过渡层(下部填土为改良土时,可不受此项限制) 。3、 填料的含水量应严格控制,其施工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3%+2%范围以内。4、 摊铺压实宜按四区段

4、八流程作业方式作业。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应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压实不小于 0.3 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压实不小于 1 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 3 m。5、 填筑时应按一定值加宽,且两侧边缘应碾压密实。6、 每层压实面应有排水横坡且平整、无积水、无明显碾压轮迹无明显局部凹凸等现象。7、 严禁在雨天进行填筑作业。基床表层的分层填筑摊铺厚度应符合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填筑厚度和压实工艺参数要求,并不得大于 0.3m.基床表层的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有路拱与无路拱路基的连接,应在无路拱地段设计要求肖刷顺坡,长度不得大于 10m。基床表层干砌护肩应大面平整、咬

5、接紧密、肩棱整齐、圆顺。表面平整度50mm。三、挡土墙墙身及墙背填筑挡土墙墙身砌筑应采用挤浆法,确保灰缝饱满。砌块应大面朝下,丁顺相间,互相咬接,上下错缝,不得有通缝,不得有通缝和空缝。墙身排水孔严禁倒坡。路堤衡重式挡墙与上墙结合部应有接搓,严禁砌成水平通缝。挡墙与填土的接触面宜留有一定的糙度。衡重台顶面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排水孔。墙面应平顺整齐。墙顶两端面与基础连接处密贴封严。墙身沉降缝的预留与塞缝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缝平直,接缝严密。泄水孔孔径尺寸、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排水通畅。墙后防排水设施、隔水反滤层的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反滤层厚度不小于设计规定。墙背填筑应分层压实,其压实质量应

6、符合设计要求。四、路基防护(1) 、植物防护撒播草籽应均匀落入坡面,与土壤充分接触,并及时覆盖土、适当拍压。移植的草皮应与破面钉合牢固,表面平整。按设计要求选择适合于当地生长的植株,植株应挺直、长势良好。(2) 、土工网垫、土工网护坡土工网垫、土工网铺设范围、层数、连接方法和固定方式应符合规定。防护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护坡墙面应密实、稳固,轮廓线顺直。(3)混凝土、浆砌护坡砌筑应采用挤浆法,确保灰缝饱满。砌块应大面朝下,顶顺相间,互相咬接,上下错缝,不得有通缝和空缝。砌体周边应平顺整齐。防护的布置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浆砌护坡局部超挖或凹陷处应挖成台阶,用与

7、砌体相同的材料砌补,不得回填土、石或干砌片石。变截面护墙的变截面顶及底宽、分级平台位置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砌体沉降缝预留与塞缝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缝平直、塞缝严密。泄水孔孔径尺寸、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排水通畅。墙背填筑及其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4) 、干砌石护坡砌筑应紧密,纵横搭叠应压缝。采用卵石干砌,应栽砌(卵石长轴垂直坡面)并挤紧,同层卵石块径应大体一致,护坡平顺、整齐。符合设计要求。护坡墙面应密实、稳固,轮廓线顺直。(5) 、边坡喷护喷护前应平整坡面,边坡坡面应密实、稳固,轮廓线顺直。喷层应与边坡基面牢固结合,不得漏喷、脱层;周边与基面之间应无空隙。喷层表面应均匀、平顺,不

8、得有突变。(6) 、边坡勾缝、灌浆、填缝、嵌补勾缝材料塞入缝中深度不宜小于缝口宽度的 2 倍并应抹插密实、无松散脱皮。灌浆填缝应满至缝口并压实抹平。嵌补趾部基面应大致水平,并应留有适当襟边,其宽度不小于20cm。嵌补砌体砌筑应密实、表面与边坡面齐平、周边封严。(7) 、边坡支顶砌筑施工应采用挤浆法,确保灰缝饱满。砌块应大面朝下,顶顺相间,互相咬接,上下错缝,不得有通缝和空缝。砌体周边应平顺整齐。混凝土灌注必须连续进行。五、路基排水路基排水沟、侧沟、天沟等地表排水设施应与天然沟渠和相邻的桥涵、隧道、车站等排水设备衔接配合,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排水设施结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地表排水设施平面位置应

9、符合设计要求,其纵坡应和实际地形相协调,排水通畅,不得反坡。排水沟开挖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沟底地基应稳固。急流槽平面位置及过水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与相邻的排水设备衔接配合。急流槽出口处消力池应能有效降低急流流速,消除冲击能量。急流槽断面尺寸、深度、铺砌厚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检验方法1 底宽、顶宽 +50mm 6 处 尺量2 深度 +50mm 6 处 尺量3 铺砌厚度 -10%设计厚度 6 处 尺量六、地下排水地下排水设施应与地表排水系统相配套,水路畅通无隐患。沟槽内碎石回填应均匀、密实。沟底地基应稳固、密实。土工织物铺设层数、方向和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10、。反滤层构造符合设计要求。渗水管位置、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井断面、附属设备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井盖密贴。渗井反滤层材料充填应均匀、密实,各种反滤层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渗井构造及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接头应塞实封严。七、河床开挖河床开挖平面位置或改造后的新河床和原河床的分合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环境协调。河床地面应平顺,坡顶和坡脚线应整齐、顺直。河床开挖应先开挖中段、再挖末端,经验检查确认新河床已完全符合要求后,方可挖通上游河段。河床冲刷平面位置、长度、构造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改河入水口与会合处加固的位置 、范围与构造符合设计要求。砌筑施工应采用挤浆法,确保灰缝饱满。砌块大面朝下,顶顺相间,互相咬接,上下错缝,不得有通缝和空缝。砌体周边应平顺整齐。八、路基附属设施栏杆、检查梯的设置应顺直,且与实际地形协调一致。金属栏杆杆件应做好防锈处理,不得脱皮。非金属栏杆杆件不得露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