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精品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6021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精品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 一、现代文学 1、 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 他既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第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 2、 罗曼 罗兰和约翰 克利斯朵夫 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3、 贝克特和等待戈多 荒诞派戏剧,以不明确主题,令人回味 原本善良的青年克莱德 得到大工厂主女儿的青 睐后,居然带着已有身 孕的旧女友洛蓓达到湖 上划船,将她推入湖中 淹死。罪行败露后,克 莱德被判死刑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 主要作品:珍妮姑娘、金融家、巨人合称欲望三部曲美国的悲剧使其成为全美最有名的作家 德莱塞 西奥多 德莱塞 (18711945), 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 。生于印第安那州一贫苦

2、移民家庭。中学未毕业, 12岁便自谋生计。当过报童、农场杂工、洗碗工、收账员、挖煤工,对美国下层社会状况十分熟悉。1888年,得到小时候的女老师的资助,读了一年大学。 1892年,当了新闻记者。 1897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0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 嘉莉妹妹 ,描写了在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里一个出身于劳动家庭的纯洁少女 嘉莉,走上堕落道路的悲剧。 1911年发表第二部长篇小说 珍妮姑娘 ,描写了工人家庭的姑娘珍妮的悲惨遭遇。 1912年发表长篇小说 金融家 ,它和 巨人 (1914年 )、 斯多葛 (1947年 )合称欲望三部曲,深刻揭露了美国大资产阶级巧取豪夺的罪恶。 1925年 ,长篇

3、小说 美国的悲剧问世,使作者一跃而成为全美最有名的作家。这部小说是德莱塞最优秀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的美国青年在腐败的社会风气影响下,追求“ 上等人 ” 的生活,堕落成为杀人犯的故事。一生创作了 总计长篇小说八部,短篇小说集四部,戏剧诗歌各两部,特写、散论、政论七部,留下了巨大的、珍贵的文学遗产 。 1927年,德莱塞访问了苏联, 1941年被选为美国作家协会主席, 1944年获美国文学艺术学会荣誉奖。 1945年 8月,德莱塞以 74岁的高龄,加入了美国共产党。同年月日病逝。 从青少年时代起,他只要有机会接触到书籍,就会废寝忘食,埋头阅读 。 曾经读过莎士比亚、欧依达、汤姆 琼斯、劳拉

4、琼 利比、华莱士的本 赫尔、狄更斯、卡莱尔,还有笛福的摩尔 弗兰德斯 。 此外,他还如饥似渴地研读过巴尔扎克、史蒂文森、大仲马、托尔斯泰、爱伦 坡、司各特、萨克雷、哈代、欧文、霍桑、显克维支等名家的作品,深深地被这些文学大师塑造的人物所感动,从而产生了急欲表现美国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的创作激情。 美国的悲剧 中描写了主人公 克莱德 格里菲思 受到社会上邪恶影响,逐渐蜕变、堕落为凶杀犯、最后自我毁灭的全过程。小说共分三卷。 第一卷 描写克莱德这个天真幼稚的青年人怎样受到外部世界腐蚀与毒害,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玩世不恭、怙恶不悛的人,一直到汽车碾死女孩,逃离堪萨斯城为止,这是小说故事的准备阶段; 第二卷

5、 描写克莱德与富商伯父萨缪尔 格里菲思邂逅后,以穷亲戚的关系来到莱柯格斯厂内充当工头助手,随后陷入与穷女工洛蓓达、阔小姐桑德拉的三角恋情。为了高攀桑德拉,克莱德甘愿违悖自幼接受的基本道德准则,牺牲洛蓓达,于是,他就通过翻船阴谋干掉了这个被他诱奸而怀孕的年轻的女工。事后,克莱德却落荒出逃,逍遥法外; 第三卷 主要描写案发之后,克莱德如何被捕入狱,受审和定罪,其间还穿插着美国两党和司法机构利用克莱德一案大搞政治投机的丑闻。最后经过终审判决,克莱德被送上了电椅。 美国的悲剧不仅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同时更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人的普遍的罪恶性腐蚀毒害作用 。 作品具有丰满的现实主

6、义内容和巨大艺术感染力 。 美国评论家认为, 德莱塞 忠于生活,大胆创新,突破了美国文坛上传统思想禁锢,解放了美国的小说,给美国文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并且把他跟 福克纳、海明威并列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仅有的三大小说家 。 小说问世的二十年代,美国社会崇尚伪善的侈谈,并没有好好地去培养青年一代。美国的实利主义,使青年人认为,有了金钱便能占有一切,包括美色在内。因此,美国的悲剧就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个严厉的控诉。 想一想 小说 美国的悲剧 主人公克莱德悲剧出现的原因是什 么? 20世纪美国的生活方式,使青年人认为有了金钱便能占有一切,包括美色在内。于是追求财富、贪图享乐的虚荣心和利己主义恶性发展

7、,克莱德终于走向自我毁灭之路。 罗曼罗兰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罗曼 罗兰 ( 18661944), 19世纪末 20世纪前期法国著名批评现实主义作家 。生于法国中部的古老小城克拉姆西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自幼喜爱音乐和文学。 1886年,考取了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被送到法国设在罗马的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回国后,在高师和巴黎大学讲授音乐史,并从事文学创作。罗曼 罗兰主要作品有戏剧、小说和名人传记。1893 1898年,创作了 信仰的悲剧 ,包括圣路易、艾尔特和理性的胜利三个剧本。此后,又创作了以 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革命剧: 群狼 (1898年 )、丹东(1899年 )、 7月 1

8、4日 (1902年 )。 20世纪的头十余年间,是罗曼 罗兰创作高潮时期,他相继写出 贝多芬传 (1903年 )、米开朗琪罗传 (1905年 )、托尔斯泰传 (1911年 )等名人传记,还创作了他最优秀的代表作 约翰 克利斯朵夫 (19041912年 )。作者因这部小说获得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 20年代,罗曼 罗兰写了 甘地传、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 。1939年,创作了著名的 悲剧罗伯斯庇尔 。 罗曼 罗兰 代表作 约翰 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 “ 长篇叙事诗 ” ,被誉为 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这部巨著共 10卷,以主人公约翰 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

9、、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 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 。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由约翰 克利斯朵夫始,罗曼 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 该巨著获得 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 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 想一想 罗曼 罗兰通过 约翰 克里斯夫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 想? 对于不逢迎时好,敢于反抗暴虐和非正义的约翰 克里 斯朵夫给予了人道主义的同情 歌颂诚恳朴实的人生态度,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才 的压制 等待戈多 演一演 法国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 贝克特 (1906198

10、9), 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 。 1906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市一个犹太人家庭。学生时代去巴黎游历时,遇到乔伊斯,当过他的秘书。 1927年在都柏林三一学院毕业,1928 1930年在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担任英文讲师,并与人合作把乔伊斯的作品翻译成法文。其间,回到都柏林工作。 1938年开始定居巴黎,德军占领巴黎期间,曾参加抵抗运动,后因组织暴露隐居乡下,写了 长篇小说瓦特 。 1945年以后改用法文写作,1946年至 20世纪 50年代初是创作的高峰期,主要作品是 1952年创作的 两幕剧等待戈多 , 主要情节是两个流浪汉在荒凉的乡间土路上无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

11、都未作交待。 该剧揭示了人类在荒谬宇宙中的尴尬处境,被视为荒诞派戏剧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此外,还写了 长篇小说马洛伊 (1951年 )、马洛纳之死 (1951年 )和无名的人(1953年 ),其中,马洛伊曾被一些评论家称为 20世纪的杰作之一。 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获奖原因主要是 “ 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 ” ,并且他的戏剧 “ 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 ” 。 想一想 等待戈多 具有哪些艺术特点?他揭示了西方社会的 什么现象? 艺术特点 社会现象 用离奇、怪异、荒诞的内容和形式去揭示 资本主义社会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 剧中人物无聊的动作和对白

12、都反映了资本 主义社会中人们精神的空虚、对生活的无 望和麻木,他们渐已丧失了独立、健全的 人格。剧中等待的情节说明西方人需要精 神寄托 1965年作者肖洛霍夫获得 了诺贝尔文学奖,该奖赞 赏他所描写的俄国人民生 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 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 直品格 米哈依尔 肖洛霍夫 (19051984), 当代最著名的苏联作家之一 ,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世界声誉的文学巨匠。 1905年 5月 24日生于顿河流域克鲁日林村的一个商店职员家庭。肖洛霍夫出生和长期居住在顿河流域,非常熟悉顿河哥萨克的风俗习惯。1918年当他在中学读四年级时,因国内战争开始而辍学。不久,就投身革命。 1920 192

13、1年担任卡尔金镇革命委员会办事员,并参加了武装征粮队,经常在草原上同国内反革命武装作战。 1923年参加了莫斯科共青团作家和诗人小组 “ 青年近卫军 ” 。1926年,发表第一部 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 。同年返回故乡,从事专业创作。 肖洛霍夫 的代表作,首推 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这部小说从 1926年开始创作。作家 用了 14年的时间 ,才完成了这部巨著。小说分四部八卷,以中农哥萨克葛利高里 麦列霍夫的命运和他一家人的遭遇为中心,描写了 1912 1922年间顿河哥萨克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是一部反映顿河哥萨克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生活、探讨哥萨克悲剧命运的长篇史诗 。自作品问世以来,它已被翻译成世

14、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文字,成为当代世界文学中流传最广的名著之一。肖洛霍夫的另一代表作被开垦的处女地 (又译新垦地 ),共两部,第一部描写顿河地区格列米雅其村实现农业集体化的经过,第二部描写了格列米雅其村集体农庄巩固的过程,分别于 1932年、 1959年问世。 1956年和 1957年之交,肖洛霍夫发表了著名 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 。小说描写了一位普通苏联公民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表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充满了对历史和人生的回味与思考。这篇小说曾轰动一时,开 50年代后半期和 60年代苏联一系列卫国战争题材作品之先河。 1965年,肖洛霍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授奖证书上写道: “ 授予米

15、亚 肖洛霍夫 196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藉以赞赏他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 ”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尼 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 苏联无产阶级作家 。出生于工人家庭,幼年时在教会小学读过几年书,后为谋生做过杂工、发电厂的司炉工。 1919年,红军解放了他的家乡乌克兰,他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第二年,因负重伤退伍,转入铁路工厂任助理技师。 1924年加入共产党,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领导工作。几年后,由于劳累过度和旧伤复发,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不得不终日卧床。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在病榻上开始了文艺创作。 1930 1934年, 用了四年时间,写出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小说描绘了乌克兰第一代共青团员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而英勇奋斗的历程 。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展示了 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 如何从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钢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