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5965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 3水的组成 氢气的性质 氢气验纯 纯净氢气燃烧 不纯氢气的爆炸 电解水 爆炸 验纯 如图所示: 负极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假设 ; 实验探究 ; 观察现象 ; 得出结论 。 正极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假设 ; 实验探究 ; 观察现象 ; 得出结论 。 ( 1) 水是由 组成的。 ( 2) 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氢元素和氧元素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如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与 极, 。 ( 2)如果用 量筒和 生成气体的体积,则 。 ( 3)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 属于 反应。 ( 4)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 。 (

2、1)二氧化碳 ( ( 5)氧气( 02) ( 2)氧化铁 ( ( 6)氢气( ( 3)高锰酸钾( ( 7)氮气 ( ( 4)水 ( ( 8)臭氧 ( 化合物 单质 氧化物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氧化物 1、空气中含有 以空气是 。(化合物、 ) 2、氧气( 臭氧( 成的混合气体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它们属于 。(化合物、 、单质) 混合物 混合物 学法指导: 混合物与化合物 ( 1)混合物由 组成。 ( 2)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多种物质 一种物质 3、冰水混杂物属于 。( 、混合物) 4、由于氯酸钾( 含有氧元素,所以氯酸钾是 。 (氧化物、 、混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一

3、、基础巩固 1、( 2006重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以下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生活废水不会污染江河 D、淡水资源取之不尽 2、下列物质中不含水的是( ) A、人体 B、冰 C、铁水 D、苹果 A C 3、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实验说法: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2: 1 氧气具有可燃性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 B、 C、 D、 C 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矿泉水、氧化铁、空气 B、氮气、二氧化碳、冰和水的混合物 C、铁粉、水蒸气、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

4、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 D、五氧化二磷、稀有气体、氢气 C 5、水是生命的源,下列 “ 水 ” 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雨水 D、自来水 B 6、 科学 杂志评出 2004年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这一科技突破与下列关于水的说法联系最密切的是( ) A、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 B、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 C、水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 D、水是化合物 A 7、在海水空气蒸馏水( 氯酸钾( 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 硫( S)液氧( 汞( 物质中, 属于混合物的有 ,( 用序号填空,下同 ) 属于纯净物的有 , 属于单质的有 , 属于化合物的有

5、, 属于氧化物的有 。 方法指导: ( 1)单质、化合物必须是纯净物。 ( 2)氧化物属于化合物。 8、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单质、 氧化物 B、化合物、氧化物 C、单质、 化合物 D、含氧化合物、氧化物 B 9、图为电解水的两个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优点, 这个优点是 。 (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优点, 这个优点是 。 挑战自我 ( 3)图甲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 “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 。 ( 4)开始电解后, , 。 ( 5)在 使用燃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