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4576629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城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县城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县城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县城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县城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城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城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9县城经济发展工作总结这些年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强县、工业富县、商贸活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被授予全国“两基”先进地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普工作示范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团建先进县、全国平安畅通先进县、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县和全区双拥模范县、全区村民自治模范县及中央党校“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研基地等荣誉。我县于

2、2006 年、2007 年连续两年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2007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 36.6 亿元,同比增长 15.6%;财政收入 2.19 亿元,同比增长 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2.1 亿元,同比增长 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896 元,同比增长 11.1%;农民人均纯收入 3381 元,同比增长 10.3%。据初步统计,今年 1 至 11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27.88 亿元,同比增长 15.8%;财政收入 2.01 亿元,同比增长 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8 亿元,同比增长 40.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 万元,同比增长

3、18.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4128 元,同比增长 15.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9一、工业发展添活力我县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双高糖料蔗生产基地县、全国重晶石之乡、全国桑蚕标准化示范县。近年来,我县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工业富县”的发展战略,力促工业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培育壮大了钡盐加工业、甘蔗制糖加工业、茧丝绸加工业三大产业集群,形成以钡盐加工业、甘蔗制糖加工业、茧丝绸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以金属冶炼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林化加工业、造纸业、建材业五大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由 2001 年的 13 家发展到 38 家。2007 年全县工业实现总产值 27.3 亿元,同比增长 25.8%;实现增加值 11.25 亿元,同比增长 28.4%;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15.4%;工业经济增长对 GDP 的贡献率达到 48.8%,工业主导作用日益突出。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县先后出台投资办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办法等,成立县行政审批中心、招商引资促进局、劳动就业办,并在上海、广东设立办事处,深入开展以“政府创环境,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全面推行审批一站制、首问责任制、办证手续代办制、项目审批限时精品文档2016 全新

5、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9办结制、领导现场办公制、全程跟踪服务制,落实重大项目建设的联系服务制、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挂牌保护制等,营造了护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借助广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粤商会等平台,象州县主动出击,大招商招大商,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引资创业热潮。形成了县城城南、县城城西、台商和石龙四大工业园区,承接一大批东部产业转移,引进和自主创新了一批企业品牌项目,浙江丝绸之路公司、江苏华佳集团、莲桂纸业等知名企业纷纷在象州投资办项目。2008 年被评选为“中国最适宜粤商投资地区” ,成为广西两个获得此殊荣的县(市、区)之一。据统计,2003 年以

6、来,全县共引进项目 478 个,总投资达 96 亿元,到位资金 41.2 亿元,引进项目数、投资总额、到位资金多年来位居全市前列。据统计,今年 1-11 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 20.19 亿元,同比增长 39.69%。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 3家,产值 5000 万元1 亿元的企业达到 9 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销率达 82.58%,比上年高出 5.16 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 6471 万元,同比增长 143%。私营和外商企业实现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78.8%、14.8%,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二、现代农业谱新篇来宾建市以来,县里在实施“农业强县”战略进程精品文

7、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9中,从强化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优势加工群体三方面入手,有力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7 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24.8 亿元,实现粮食总产量 20.1 万吨。今年 1 至 11 月,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4128 元,同比增长 15.1%。县里紧紧围绕“岭上种蔗、旱地种桑、水田种稻”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把优质谷、蔗糖、桑蚕、速丰林、淀粉等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来培植,全县桑蚕、甘蔗、优质谷等五大优势农业产业生产基地已形成规模,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桑蚕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双高糖

8、料生产基地县。据统计,目前全县已建立优质谷基地 40 多万亩、良种蔗基地面 32万亩、桑蚕基地 21.6 万亩、速丰林基地 18 万亩、木薯基地 5 万亩。桑蚕业、优质谷产业分别荣获广西农业新兴优势产业发展二等奖、三等奖。坚持用工业理念抓农业,积极培育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和扶持,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延伸农业产业链条。2007 年至今年 8 月,全县共签约、引进、建设农业项目 102 项,总投资 24.8 亿元,到位资金 11.27 亿元,

9、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9其中投资 1000 万元以上的项目 36 个,亿元以上的项目 8个。围绕做优做强优质谷、蔗糖、桑蚕三大主导产业,我县认真实施好制糖及综合利用、蚕茧绸加工为重点的年产值超 10 亿元的大型产业群,全力打造优势加工群体,走上了一条农业资源都有龙头企业加工消化,企业加工又带动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的良性互助的道路。目前,该县农产品加工企业 130 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28家,农产品加工率达 76%,年加工总值超过 10 亿元。三、城乡携手换新姿近年来,我县倡导经营城市的新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

10、平管理,进一步改善城镇面貌、美化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几年来,全县先后引进 10 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投入城市基础设施资金近 10 多亿元,对县城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先后完成县城文化广场、新行政中心、万象商贸城、新客运站等一批为民办实事的市政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温泉大道、平安大道、建新路等路段的升级改造工程,拉开了县城整体框架,形成了以温泉大道为骨干的三纵四横主要街道。加快桥头公园、东岗公园、龙岭公园建设,新建城区公共绿地 5 万多平方米。同时,进一步强化县城综合整治,市容市貌和秩序明显好转,绿化、净化、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11、 独家原创 6 / 9美化水平逐年提升,市民满意度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县城区面积从 2004 年的 5.5 平方公里扩大到 2007 年 6.5 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 27%提高到 32.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85%;水源及功能区水域水质达标率达 95.8%,水质达类标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32.88%,建成区绿地率达 31%,人均公共绿地 9.5 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9.8平方米;城市人均住宅面积 32 平方米。下面这些数据以及奖项,足以让象州人为此而自豪:2004 年获自治区文明县城称号;2005 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进步城市;2006 年,被评

12、为第五届全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先进城市;2007 年,被评为第六届全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特等奖城市。我县以县城为中心,实施以城带乡、城乡并举、突出特色,整体推进城镇化建设,石龙、妙皇、寺村、水晶先后完成了镇(乡)建设总体规划,寺村、石龙、水晶、马坪等镇(乡)开发小区相继开工建设,全县城镇化建设实现质的飞跃,城镇化率由 2001 年末的 17%提高到 2007 年的 32.5%。四、冷暖牵心谋善政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极大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9民生之源显著改善

13、。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近年来,该县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稳步增加,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今年 1 至11 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7 万元,同比增长18.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4128 元,同比增长 15.1%。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 元,预计分别同比增长 17.7%、15.4%。民生之本基础夯实。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近年来,该县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采取劳动者自主,市场调节,政府引导等多种就业形式,强力推进就业

14、再就业工作,城镇就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今年,全县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人数达 7415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01%,全县新安排就业 1926 人,累计安置 437 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民生之依日趋健全。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福,民生之依。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今年 1-11 月,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总人数 1.4 万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7421人,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 5202 人,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5721 人。社会救济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县纳入城镇低保人数达 5000 多人,城镇低保最低保障标准由 160/月元提高到 180 元/月,月人均补差标准达 135 元。全县纳入农精

15、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9村低保 1.4 万人,人均月补差达 35 元。全县 2000 多个五保对象实行财政供养,全年安排供养资金 220 万元。扶贫工作有了新进展。全县贫困户由 2004 年的 0.94 万户减少到 2007 年的 0.3 万户,贫困人口由 2004 年的 3.84 万减少到 2007 年的 2.16 万。民生之基全面发展。教育是民生之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该县始终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两基”通过了自治区的评估验收,并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几年来,全县共投入“两基”经费1.24 多亿元。其中投入 4190 万元,实施 65 所学校共 101个项目工程,建设校舍总面积 77579 平方米。全县所有中学、中心校及绝大部分的村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