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0 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572912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0 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0 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0 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0 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0 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0 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0 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高考历史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 11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A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B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C恢复货币和商品流通并不是发展资本主义D新经济政策能改善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2前苏联从 20 世纪 20 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

2、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A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B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C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3斯大林说:“一个农民,他积累了少量的钱,他不用这点钱去修理犁头,革新自己的经营,而却买了一架大留声机,花光了.”对此,刘少奇指出:“这样的农民,是不会创造自己幸福的生活的.这对于我们的国家也是一样.如果能够从人民的节省中筹集一些资金以投资于工业,但我们却不这样做,而由大家在消费中花光了,那我们就不能创造人民的幸福的生活.”刘少奇这一说法实质上()A否定了苏俄

3、新经济政策的作用B肯定了苏联工业资本积累的做法C批评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D指出了工业化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右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的是 20 世纪 30 年代某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该画讽刺()A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美国国民经济遭受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冲击C中国内战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D大危机之下的世界经济状况 5经济民族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它深切关注民族国家整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由民族经济竞争力决定的民族的长期发展趋势,而不是世界的共存共荣.在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明显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

4、是 ()A美元贬值 B计划指导C减耕减产 D以工代赈61933 年 5 月 12 日,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该法出台后,有 1000 多万亩棉花田被耕掉,另外还屠宰了 22 万头母猪和 600 多万头小猪.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A提高美国消费能力以促进市场恢复B增强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C保障美国农民的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D调整农 业产业结构 ,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7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支付劳务费用的金额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 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A加强了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

5、加剧D经济进入“滞 胀”阶段 8下图是“19552000 年 日本 GDP 增长率变化表”. 下列关于图中圈出时段日本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采取了“多市场,少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B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发展速度开始下降C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D日本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9 1949 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表现为()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D签署

6、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01960 年,有人谴责美国 “以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这主要是针对()A马歇尔计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关贸总协定 11美国 总统尼克松在上世纪 70 年代初的一次演说中强调,“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西欧成为“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主要原因是()A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一体化进程的推动 D欧洲联盟的成立和扩大12七国集团 2011 年 3 月 18 日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势头

7、.分析人士指出,欧美应日本要求,一改对干预外汇市场惯常持有的谨慎姿态,宣布联手干预汇市,主要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由于()A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创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C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 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 易错起源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内容、特点及影响例 1、列宁指出:“1921 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 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

8、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客观评价新经济政策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维埃政权把工作中心由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施了工作重心的转移.2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已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3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

9、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4这一政策受到了俄国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促进了俄国工农业生产的恢复,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政策是高考的高频点。特别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等知识点考查较多。复习备考时,应重视对这些知识点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的掌握,分析比较其异同。易错起源 2、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点及影响例 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

10、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评价1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政治上高度集权、个人专断. 2评价(1)积极: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成为工业强国.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2)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利

11、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表现及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高考命题将会从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影响角度,联系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链接美国国家干预经济模式进行综合考查,复习备考时,应特别重视。易错起源 3、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特点及影响 例 3、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罗斯福新政 “新”的含义1新的理论和政策: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2新的特点:罗斯福新政具

12、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的运行机制.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其它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4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特点及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复习时应重视对罗斯福新政基础知识的把握,注意罗斯福新政前后美国经济的变化,加深对罗斯福新政背景、措施、特点及影响的理解。)易错起源

13、4、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影响及评价 例 4、1945 年 7 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的经济思想116 世纪18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处于手工工场阶段,主要资本是商业资本运作.这时期盛行重商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进行资本原始积累.218 世纪中期19 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主要是工业资本运作,采取机器大生产下

14、的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自由贸易主义政策.从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40 年代,私人垄断资本产生,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更加盛行,生产与资本的无序运作更加严重,导致了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3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国家干预经济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的盛行,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和发展模式这一知识点在高考中常常考到,而且是隐性考查较多;从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 “福利国家”制度在高考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复习备考时,

15、一要注意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出现的必然性及影响,适当链接苏俄、中国的经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等;二要注意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对“福利国家”制度建立的背景、措施及利弊的理解认识等。易错起源 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例 5、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A BC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影响1特点(1)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2)一固定: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2影响(1)为世界货币体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2)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是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三大支柱,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高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