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期中试卷打印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66741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期中试卷打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4 页2011-2012 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 全卷满分:100 分班级 姓名 学号 (注:本科目为闭卷考试,答案请填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 I 卷 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从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 2 分,共60 分)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2010 年 8 月 27 日,第 38 届博雅卡国际文化艺术节举办开幕式。中国湖南杂技艺术团作为主宾国代表参加了开幕式演出。2010 年 8 月 29 日南非艺术文化部部长参观了正在南非国家剧院展出的中国河南省艺术摄影农民画展 。2010 年 8

2、月 28日上午,首届中国太和书画艺术节2010 年 9 月 2 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欢迎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访华。A. B. C. D.2.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A B C D3.如今人们都很注重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下列有关文化素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B.人的文化素养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C.人们在社会

3、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D.只要接受文化教育,文化素养就一定能够提高4.近年网络中出现了一种代表性的现象,以出位的言行、雷人的文字,震撼我们的国度和网络,特别是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凤姐” ,以自己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瞬间风靡了全国所有虚拟网络社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必然将在中国社会、文化、网络发展史中留下几丝痕迹。网络文化的出现表明 ( )A文化现象作为重要的社会现象无处不在 B文化发展必将走向颓废化C文化发展终将失去正确的方向 D文化生产失去控制5.我们可以从一本书探知作者的内心世界,从先民的遗物可以了解远古的文明,这说明( )A 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

4、产品 B 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C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D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6 “信天游”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当地把从事此种劳动的人称作 “脚夫”。 “脚夫” 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问,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他们所唱的主要就是“信天游 ”。他们既是传播者,又是创造者。在传唱中,他们免不了矢口寄兴的随意创作,在创作了之后,又不断地传播出去。这表明 (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作品直接产生于底层老百姓C只有直接产生于底层的艺术才有持久的魅力D文学艺术的创作是随意的、没

5、有规律可循的7.现实生活中,由于政治文化水平的限制,我国农民视野狭窄,民主知识缺乏,对参政的目的、责任和自己的义务、基本权利等缺乏认识,对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表现冷漠,对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有时也表现无所谓。这说明( )A 经济决定文化 B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C 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D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8.2009 年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下列关于文化产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龙头产业。 B、我们应该无条件支持一切文化产业的发展。C、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使得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6、越来越突出。第 2 页共 4 页D、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注重经济效益。9.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 2010 年 9 月 27 日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此次博览交易会推动了孔子文化、齐文化、鲁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滨海文化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了山东文化产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价值,加快了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B.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C.优秀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10.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

7、(IMD)的有关研究认为,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 0.9 以上。这表明( )A 提升文化软实力,应大力提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 提升文化软实力,应使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C 提升国家竞争力,应大力加强科学、教育、文化建设D 提升国家竞争力,应把科学文化建设放在思想道德建设更重要的位置1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加快,就会被别的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 前几年,美国根据“花木兰” 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在全国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

8、,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B充分合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12、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二十多年前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 ,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割舍不断的感情,表达了华夏儿女对中华民族的无限深情。上述歌词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无形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形的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永远不变的13、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范仲淹曾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如今

9、这一思想已经熔铸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响了千千万万人。此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C人创造了文化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4.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于 2010 年 9 月 2 日在安徽卫视首播,再次引发人们对经典名著红楼梦的热捧,而该剧中“元妃省亲” 场面则充分体现了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的交往方式,也说明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同。材料说明了(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交往方式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10、 D封建社会等级伦理制度是错误的15.央视大剧奠基者让我们重温了吧“铁人” 王进喜的豪言壮语: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优秀文化可以( )A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体现文化的多样性16. 南开大学草坪上告示牌的多数内容都是“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 、 “小草需要你的关爱”、 “青青草坪、何忍塌之 ”等劝告式、对话式的内容,体现了这个学校艺术气质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其人文关怀的性情。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不变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发生于潜移默化的

11、过程之中 人们创造和发展文化,也获得和享用文化A B C D 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定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是因为 (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各国政府正在大规模破坏文化遗产各种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各种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A B C D18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其中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化传播手段的是 ( ) 第 3 页共 4 页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互联网 D教育活动19.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 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下列关于“ 文

12、化”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文化由人创造并为人所特有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手段A B C D20.俗语“乡音难改 ”表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21.“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这首由当红组合 S.H.E 演唱并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C.汉语在中外文化中的交流作用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2

13、2邹城市作为孟子故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文化遗存丰富。近年来,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挖掘整理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阴阳板” 、 “孟母教子传说”“平派鼓吹乐”3 项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目的是增加文化遗产的数量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A B C D 23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 ,穿衣讲求“服饰文化 ”,住房讲求 “建筑文化”,上网讲求 “网络文化”。这说明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文化 文化现

14、象丰富多彩 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 没有文化人们已经无法生存A B C D2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A B C D25文艺复兴时期据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告诉我们,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必须 ( )A重视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B积极参加社会实践C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D把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26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 )A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继承 D推动社会实践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7.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入采风,创作的舞蹈云南映象风靡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