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7.6《实验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设计4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558290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7.6《实验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设计4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 7.6《实验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设计4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 7.6《实验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设计4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 7.6《实验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设计4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7.6《实验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设计4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7.6《实验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设计4 新人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探究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新课教学一、 探究的思路问题研究1阅读课文,说出该探究实验目的、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及实验的设计思路。2课本中利用不同数目的橡皮筋拉动小车做功,对此,你有何认 识?怎样选择橡皮筋才尽可能减小误差?3实验时为何要平衡摩擦力?如何平衡?4实验中如何来测定小车的速度?如何从纸带上分析出小车在通过 B 点时的速度?点评:探究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的主线,上述一连串的问题由易到 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通过问题的设置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活动:带着问题

2、阅读课文,思考、交流、解决问题,学生代表发言。师生互动:学生代表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给予评价、引导、使问题的答案准确、规范。实验探究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 度变化的关系。(2)体会探究的过程和所用的方法实验器材:木板、小车、橡皮筋、打点计时器及电源、纸带等设计思路:如图所示(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 W、2W、3W(2)由纸带和打点计时器分别测出小车的速度 v1、v2、v3(3)以橡皮筋对小车做功为纵坐标(以第一次实验时的功 W 为单位) ,小车获得的速度为横坐标,做出 W-v 曲线。(4)如果是 W-v 曲线一条直线,表明 Wv;如果不是直线,可着手考

3、虑是否存在下列关系:Wv 2、Wv 3、Wv(5)根据 W-v 草图,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是什么关系,如果认为很可能是 Wv 2,就做出 W-v2曲线,如果这条曲线是一条直线,就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注意事项:1橡皮筋拉小车时的作用力是变力,我们不能求变力做功问题,但选用相同的橡皮筋,且伸长量都有一样时,橡皮条数目的关系就是做功多少的关系,因此,可以不需求出 变力功的大小,就知道功的关系。2市售的橡皮筋粗细不一,一致性差,弹力偏大,不同的橡皮筋之间的弹力差异也较大,不能满足本实验的要求,而且用至少 4 根以上时弹力过大,使打出的纸带点数过少,以致找不出小车不受力匀速运动时所打出的点。可选择服

4、装中使用的多股皮筋的松紧带,要仔细地剪成单股。3实验中的小车不可避免地要受摩擦力的作用,我们研究拉力对小车做功和速度的关系,应排除其他力的影响,可将木板的一端稍垫高,轻推小车,观察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使重力的分力与摩擦力相平衡,消除摩托车摩擦力的影响。4 (1)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速度;(2)用频闪照相来测速度;(3)用传感器借助计算机来测速度 。由于实验器材和每次操作规程过程的分散 性,尤其是橡皮筋不可能做到各条之间的长度、粗细完全一致,使得每次改变橡皮筋的条数以后,纸带反映小车匀速运动阶段的点数,和这些点的位置不一定出在事先设定的 B 点,可能在 B 点前后,这是因为小车在几条橡皮筋拉动下运

5、动至 B 点时,还可能受到其中某条橡皮筋的拉力。因此对纸带上的点要进行分析,方法是比较 B 点之前及 B 点之后若干个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否基本相同,选择相邻距离基本相同的若干个点作为小车的匀 速运动阶段,用这些点计算小车的速度。二、 操作的技巧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问题,让学生思考、 回答。问题:1.设想基不平衡摩擦,纸带上的点会是什么样的?平衡摩擦后,做该实验纸带上的点又是什么样的?2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应该选用哪些点距来确定小车的速度?为什么?3在改变橡皮筋的条数后,为什么要把小车拉到相同的位置释放?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活动:分 组讨论。师生互动:学生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6、。明确:1.若不平衡摩擦,小车在开始时受橡皮筋的拉力和摩擦力,拉力逐渐变小,摩擦力不变,在两个力相等前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两个相等时速度达到最大。之后两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合力开始做负功,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运动,当橡皮筋恢复原长后仅受摩擦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纸带上的点是两头密、中间疏,几 乎找不到间距相等的点。平衡摩擦后,小车开始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橡皮筋恢复原长后做匀速运动,故点迹是开始密,越来越疏,之后间距相等。2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摩擦后,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有是均匀的,在小车做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橡皮筋还在继续对小车做功,恢复原长,做功完毕,小车做匀速运动,因

7、此我们要选择点距相等的点来确定小车的速度,具体做法:测出点距相等的 n个点间的位移 x*v=x/(n-1)T。3由上一节探究已经知道,弹簧或橡皮筋弹性势能为 kx2,每次必须拉至相同位置,目的是保证每次实验每条橡皮筋的弹性势能相同,这样橡皮筋的条数与弹性势能成正比,使得做的功与橡皮筋的条数成正比,随着橡皮筋条数的增多,做功分别为W、2W、3W若不严格拉至同一位置,就不满足上述情况,造成较大误差。三、 数据的处理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1.对于实验所得到的数据,我们如何处理?2描绘图象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分析、思考、回答:师生互动: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引导。明确:1.

8、将得到的一组(W,v)值描点于 W-v 坐标平面内,从点的分布情况来大致判断应该是什么样的曲线,然后分别试探画出 W 与 v、W 与 v2、W 与 v3、W 与v 之间的图象。因为直线关系就容易判断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所以通试探,找出哪一组是正比关系,最后确定功与速度的最终关系,也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分析、整理。2数据处理同样体现了探究问题的思路,在 W-v 坐标系中描绘出 W、v 的各对应点后,既要 观察各点的位置关系,又要思考这些点之间应有的函数关系,由于实验误差,这些点的位置可能表现为直线分布,也可能表现为曲线分布,一般呈直线分布的原因是由于橡皮筋的拉力较大,小车的速度比较大,加之实验次数少

9、,所取的点也少,使W、v 各对应点近似成线性分布。可以从两方面解决:在小车上加砝码,增大小车质量,使小车速度不致过快;另外在画图时加大纵坐标的单位长度,从 原点 O 开始描绘图线也可以避免画成直线。画图线时应画成平滑的曲线,不能连成折线;在画直线时应可能使点落在直线上,不能落在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 的两侧,如图所示教师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的设计思路,归纳进行实验的步骤。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观看学生实验,及时给予帮助或引导。学生活动:归纳实验步骤,按步骤进行实验。课堂小结:1、本节探究实验,我们学会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橡皮筋的弹力做功不便于用公式来计算,然而改变橡皮筋的条数,保持小车相同的

10、运动距离,则弹力的功的大小与橡 皮筋 的条数成正比。2、在实验过程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平衡摩擦是否恰当。3、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得知:Wv 2作业布置:1、阅读教材中的“做一做” ,有条件的同学自己练习一下。2、尝试改 进实验装置,说出你的实验原理。3、思考:汽车的知道距离与车速有怎样的关系?板书设计:7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一、实验目标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二、实验原理:橡皮筋拉小车做功,可以用橡皮筋的条数来确定,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测出。三、仪器 及器 材 长木板、橡皮筋(若干)、小车、打点计时器(带纸带、复写纸等)、橡皮筋、电源、导线、刻度尺、木板四、实验步骤:(略)五、注意事项: 1橡皮筋的选择2平衡摩擦力3误差分析4橡皮筋的条数5实验装置的选取六:结论: Wv 2教学后记: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 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