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学习要点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51378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八大学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十八大学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十八大学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十八大学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十八大学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八大学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八大学习要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八大报告是各类公职类考试的绝对重中之重,完全掌握,有能力的同学尽可能全文背诵,无论对公务员考试申论还是事业单位考试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十八大报告考试要点 1、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2011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3 万亿元) ,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 (2)位。 3、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

2、深厚基础 ),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 4、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 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5、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 (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6、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

3、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7、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上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8、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

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有和谐相处的局面。 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10、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12、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

5、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5、(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公平正义) 。 17、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

6、权利。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 。 20、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1、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2、到 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 番。 23、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7、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 宏观调控体系 ),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 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24、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25、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 26、(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27、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

8、、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8、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深化改革) 。 29、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0、(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3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32、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 问题。 33、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 。 34、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体制改革)。 3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6、(行政体制

9、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3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 3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39、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40、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 为重点。公选笔试资料:如何改善农村基层的干群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

10、,社会稳定,农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特别是 1998年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以后,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明显加强,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一些矛盾。从 2005 年上半年群众集体上访反映的内容来看,农村干群矛盾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农村不安定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干群关系疏远和紧张的原因1.农村干群关系紧张,权益问题是矛盾的实质。目前,一些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过低,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证,是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一是随着改革深入和经济发展,农民对产前、产中、产后各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迫切。但许多地

11、方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造成农民意见较大,这些意见直接落在基层干部身上。二是改革对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进行了调整,市场经济又强调人们的物质利益,致使农民群众对自身利益的期望值较高,而现实中一时又难以实现。加上转型期分配制度的不尽完善,不公正现象时有发生,农村贫富悬殊状况较为突出,这种利益矛盾最终表现为干群矛盾。但实际上这些问题,不是基层干部所能完全解决的。三是一些村经济薄弱,相当部分是空壳村,为了社会经济发展,只好举债办企业、修公路、通水电、安广播电视、建学校等,致使债务越来越大。2.农村干群关系紧张,还在于农村干部体制和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基层干部是基层政权的执掌者

12、,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是乡镇经济社会活动的管理者,是提高群众思想觉悟的教育者,也是各种矛盾纠纷的协调者。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乡镇的农村工作,特别是税收、计划生育等工作仍需依赖村干部。乡镇通常采用决定村干部工资多少、把村经济收归乡镇管理、给予村干部额外补贴等办法来推动村干部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村干部的“准行政化”倾向开始出现,有的村干部在帮助乡镇乱收费的同时也搭便车,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乡镇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官官相护”现象。同时,村委会干部与党支部成员的来源不同,导致两者之间产生矛盾,村民则根据自身利益而拥护不同的干部,使得干群关系更加复杂化

13、。同时,在“压力型”体制下,部分乡镇干部不顾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民的负担承受能力,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路边花”等劳民伤财项目,给乡镇留下沉重的财政负担。实行分税制以来,乡镇的财力明显不足,但是,乡镇的刚性开支,如教师工资却逐年增加,乡镇干部人数有增无减,乡镇财政无法维持乡镇正常的开支,只好寻求非正常渠道,干群间的矛盾就会激化,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3.农村干群关系紧张是农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与落后的文化素质强烈反差的集中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已经成为生产和交换的主体,更加关注自己的投入和收益,自然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对待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各种通讯设备、新闻媒体的普及,使农民通过阅读报纸

14、、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就可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和法规,村民要求在村务上行使民主权利,直接选举和监督村干部,从而真正实现对村务的民主管理和决策。农民民主意识的提高本是件好事,但作为矛盾的一个方面,群众整体素质不高又制约了民主权利的正确行使,成为导致干群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以至于一些村民参与村务管理时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影响个人利益就上访告状。二是行使民主权利随心所欲,使本来素质不高的候选人赚得了选票,当选为村干部,为新的干群矛盾埋下了隐患。二、改善干群关系的对策建议1.开展“双联双增”活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根本途径。邓小平讲“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

15、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因此紧紧抓住加快农村发展这个中心不放,才能使干群之间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纷繁复杂的内部矛盾迎刃而解。针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而开展的。“双联双增”即“支部整合联建、党员分类联户,增加农民收入、增进党群关系”。在这项活动中,我们把农村党员分为“双强”型(致富强、带富强)、老龄参谋型、劳力型、救助型四个类型,把农户分为小康型、有潜力无实力型、纯劳力型、救助型四个类型,组织“双强”党员和县(市)乡机关中有帮扶能力的党员联系 12 名致富潜力型农户和纯劳力型农户。使其学一门实用技术、上一个增收项目、带一批群众致富、创一批“双文明户”。通过组

16、织“党群部门联弱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涉农部门联专业村”,使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零碎的资源整合起来,农村的人才活动起来,先进的技术推广起来,实现了“小产业”与“大市场”的对接,延伸了产业致富的链条。党员分类联户,从过去帮扶解决生活方面的困难,转变到帮扶改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提高农民群众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通过这一活动,巩固了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构建了新型的农村干群关系。2.加快农村干部角色转变是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基本条件。村委干部应该是村庄公共事业的发起人,现在许多地方水利设施失修,道路急需维护,这些都是村委干部的职责,他们应该在坚持“一事一议”的前提下,积极推动村民兴修公共工程。村委干部还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法规,积极化解当前农村的各种纠纷。村委干部生活在村民中间,可以利用“熟人效应”,比较容易化解这些纠纷。乡镇干部的工作职能应向服务型转变。乡镇干部应熟悉市场行情,主动钻研农业技术和技能,积极协助村民培育合作组织,减少农民的可能风险和损失。乡镇干部要敞开心扉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