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48615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0 页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 (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合分人得 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请将每题中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表中.)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 B声波能传递能量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2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都很常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 白汽”,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细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

2、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3如图 1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4下列事例中,所看到的物或景为实像的是A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B在针孔照相机塑料薄膜上看到的画面C在水中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 D通过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5随着“神舟七号”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此阶段航天员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飞船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图 1第 2 页 共 10 页 6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3、 500g B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4.5Km/hC浴室里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37 D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 26dm7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很厚的玻璃板下面的字看起来位置偏高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B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C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电视机的遥控器是通过发射出紫外线进行遥控的9右表

4、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的信息,能做测温物质在我国各个地区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10如图 2 所示的光学现象及其解释中正确的是A图 a 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 b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 c 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D图 d 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1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在其右侧边沿的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向下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 3 所示.该光斑A是激光束经

5、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12有甲、乙两辆小车,它们运动的 st 图像如图 4所示.分析图像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 10m/s,乙车的速度为 2m/sC经过 6s,甲、乙两车相距 2m物 质 水 水 银 酒 精 乙 醚熔点 0 39 117 114沸点 100 357 78 35图 4图 2b c漫反射太阳光 光屏d红紫a图 3第 3 页 共 10 页 甲a液柱AB C乙图

6、5D经过 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 10m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3上物理课时,在黑板上作图的张老师提醒坐在后面的小明同学不要讲话要做笔记.面对黑板的张老师是根据小明发出声音的 来判断是小明在讲话的.当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时,我们总是关上门窗,这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14 “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 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 风”. 大多数同学是唱着这支优美的歌曲长大的,歌词中含有许多的物理知识.请回答: (1)风使同学们感到凉爽,主要原因是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 .(2)海面倒映的白塔是光的 (选填

7、“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 像.152008 年初,一场罕见的雪灾波及我国南方十六省区,造成巨大的经挤损失. (1)雪灾造成大量电线、电杆被积冰压断倒塌,其“元凶”主要是冻雨.冻雨是一种过冷水滴,当雨滴与地面、建筑物等物体相碰时会立即 (填物态变化名称) 成冰,这一过程要 热量(填“吸收”或“ 放出”). (2) 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出现“ 夜冻昼化 ”的现象,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为此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的形成,因为冰雪熔化和盐溶解后形成的混合液体的凝固点将 (填“高于”、 “低于”或“ 等于”)0.162009 年 5 月,我国出现了首例“甲型 H1N1

8、流感” 病例之后,引起了我市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现要求各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检查中我们常用体温计.图 5 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测温原理是_,分度值为 ,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由于液柱太细难以准确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 5 乙所示,a 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_ 方向观察(填“ ”、 “ ”或“C”) ,这是利用 的道理.17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选填“前

9、” 或“ 后”) ,其矫正方法是配带_透镜.现在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光体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一些(选填“强”或“ 弱”).18 “神舟七号”飞船上天后,通过电视我们看到宇航员可以在船舱内飘来飘去,宇航员这时的质量与其在地面上的质量相比_(选填“变大”、 “变小”或“ 不变”).19在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个时刻,甲、乙两名运动员的位置如图 6 所示,两名运动员中 的速度较快,这是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较大.终点计时员总是在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不是在听到枪声时开 图 6第 4 页 共 10 页 始计时,这是因为 .三、作图题:(每图 2

10、 分,共 6 分)20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 7 中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 MN 中所成的像 AB.21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光纤的内壁具有使光发生反射的特性,使从一端射入的光能传播到光纤的另一端.请以图 8 中的这根光线为例,作出表示光纤传输光信号原理的光路图.22如图9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O 为透镜的光心.请按照实际尺寸标出凸透镜右侧焦点F的位置,并画出图中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共 38 分)23(4 分)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他的操作如图 10 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小明发现水在沸腾时产生的气

11、泡情况如图 10 乙中的 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 10 丙所示,其读数为 .(3)分析图 10 丁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24 (4 分)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 l0cm 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 传播的.(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 11(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 10 cm 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甲乙 丁丙图 10图11图 8 图 9ABMN图 7第 5 页 共 10 页 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

12、到表,如图 11(乙)所示,则AOB 是该光路的 (填“入射角”或“ 反射角”) ,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填“ 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4)如果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 (填“强”或“弱 ”)于玻璃板.25 (4 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12 所示的实验:(1)如图 12 所示,如果入射角为 40o,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的大小是 .(2)图 12 中的光屏是一个可折转的硬纸板,此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3)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 15o、30 o、45 o 的三条光线进行实

13、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右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_.(4)如果让光线逆着 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 方向射出,这表明: _.26 (4 分)小明利用天平测一小石块的质量时:(1)他应将天平放在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0”刻度线处.接着,若发现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如图 13 甲所示,则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 或“右”)调节,从而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他测量小石块质量时的情形如图 13 乙所示,其中违反操作规定的是 .(3) 规范操作后,经调节天平再次平衡后,所

14、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 13 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g.27 (7 分)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 如图 14 甲 所 示 , 小明用一 束 平 行 于 凸 透 镜 主 光 轴的 光 线 射 向 凸 透 镜 , 经 过 凸 透 镜 后 在 光 屏上 形 成 了 一 个图 12图 14图 13甲 乙 丙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1 15 752 30 603 45 45第 6 页 共 10 页 最 小 、 最 亮 的 光 斑 .由 图 可 知 , 凸 透 镜 对 光 线 具 有 _作 用 , 该 凸 透 镜 的 焦 距 是_cm.(2)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