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1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547618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1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1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1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1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1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1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01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高考地理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 01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 a 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据此回答 12 题。1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 ()。Ab Bc Cd De2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经度 0向西至 20W B20W 向西至 90WC90W 向 东至 90E D20W 向东至 90E4当 P 点地方时为 6 月 22 日 9 点时,右图中影子朝向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为甲地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图。读图完成 56 题。5下列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

2、地有极昼极夜现象B甲地的地理坐标是(2326N,15E)C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D甲地的气候干湿季分明6h 的值是 ()。A23.5 B47 C66.5 D43089下列对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向北递减B日出时间从南方到北方逐渐推迟C地和地在同一日,地和地日期不同D图中五地中地方时最早的是地在下图所示的假设全球光照图中,北京时间为 6 时。据此回答 1011 题。10此时,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A从 2326N 向南北两侧降低B从(2326N,150W)向四周降低C从 2326S 向南北两侧降低D从(30N,150W)向四周降低11若出现图示情况,下列叙述可

3、能的是 ()。A寒带范围将扩大B北京冬季均温将升高C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提高D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更加明显(3)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的时间约有_个月;甲、乙两地一年 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分别为_ _、_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4)该日,Q、P 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M 地昼长为_。(5)在下图中画出此日 Q 地对跖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易错起源 1、不能正确理解地球对称点含义 例 1下图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四地随太阳直射点变化的日出时间,读图回答(1)(2)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 X 度和南纬 X 度这两天,地昼长相差 ()。

4、A3 小时 B6 小时C9 小时 D12 小时(2)据图判断地关于赤道的对称点的坐标所在纬度为()。A15N B15SC75N D75S地球的球体形状决定了其有多方面的对称性表现及地理意义,主要表现见下表:对称中心 对称要素 特征 地理意义 地心 对跖点 两点分属南北半球,纬度数相等;经度数互补且分属东、西经度 两点线速度和角速度相等;一点的昼长 与另一点的夜长相等;两点的季节往往相反 赤道 纬线(度) 两点分属南、北半球,纬度数相等 两点线速度和角速度相等;一条纬线的昼长与另一条纬线的夜长相等;两点的季节往往相反;两点位于同一经线时,地方时相等 地轴 经线(度) 两条经线度数互补且分属东、西

5、经度 两经线分 属于东西半球; 两条经线的昼夜变化趋向相同 春分日(或秋分日) 时间 距离春分日(或秋分日)的时间天数相同 以春分日(或秋分日)为对称分布的两日,一日的昼长等于另一日的夜长,昼夜长短的变化相反 夏至日(或冬至日) 时间 距离夏至日(或冬至日)的时间天数相同 同一半球以夏至日(或冬至日)为对称分布的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相同;同一半球以夏至日(或冬至日)为对称分布的两日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相反 (1)对称中心是以点为中心的对称,对称轴是以线为中心的对称。对称中心的示意顺时针旋转 180和不旋转是完全重合的。(2)明确对称的要素、特征,是分析具体问题的关键。易错

6、起源 2、不能正确判断方向与纬度 例 2右图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读图完成(1)(2)题。(1)该游客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 ()。A东北 B东南C西北 D西南(2)以下四个城市设计安装太阳能集热板时,水平倾角最大的应该是 ()。A上海 B济南C北京 D长沙1方向的判断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适用于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 指向标定向法 指向标指向北 适用于有指向标的地图 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适用于有经纬网的地图 北极星定向法 北极星所在方向始终为北方 适用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图 房屋朝向定向法 一般北半球

7、房 门朝南,南半球房门朝北 树木年轮定向法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年轮紧密的一侧表示北方,稀疏的一侧表示南方 适用于景观图 2.纬度高低的判定依据 判断技巧 自转线速度 线速度越大,纬度越低,反之纬度越高 正午太阳高度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与其距太阳直射纬线的远近有关,与太阳直射纬线相距越远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小,因此通过比较同一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各地纬度的高低 昼夜长短和日出的早迟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就越长、日出的地方时就越早;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就越短、日出的地方时就越迟。故据此可判断各地纬度的高低 海水表面的温度 受太阳辐射的影

8、响,海洋表面的温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因此通常海洋表面水温越低的地方,其纬度就越高 相同高度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多少或山麓自然带 由于山地垂直方向水热条件的差异,不同海拔地区常常会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就相同高度的山地而言,纬度越低的地区,其山顶和山麓的水热差异越大,因此对应的自然带也就越多。另外,比较不同山地的山麓自然带,也可看出纬度的高低,例如,山麓为常绿阔叶林带的,其纬度较低;山麓为针叶林带的,其纬度较高 代表性的农作物 不同温度带地区的热量条件不同,因此典型的代表性农作物也不同,如热带地区常种植水稻、甘蔗、橡胶等农作物,亚热带地区的柑橘、毛竹较为著名;暖温带则主要种植冬小麦、棉花、苹果等

9、,中温带则以春小麦、甜菜、大豆等农作物著名。故根据一个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也可反推出它所处纬度的高低 (1)方向是指以某一地理事物为中心,其他地理事物相对中心事物的空间方位;纬度高低指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的大小。(2)明确确定方向的方法,知道经纬线(度)的作用并通过生活经验加以落实尤为重要。(3)关键建立空间概念,把握经纬网的作用和意义。易错起源 3、认识不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例 3北京时间 2012 年 6 月 24 日 12 时 50 分 35 秒,航天员刘旺按照指令操控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首次人工交会对接并成为一体。下图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人工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

10、。读图回答(1)(2)题。(1)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人工对接时,图中表示地球表面晨线的是 ()。A甲线 B乙线C丙线 D丁线(2)自神舟九号发射到成功实现人工对接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特点:昼渐长昼最长昼渐短B南极洲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到南极圈附近C地中海地区气候温和多雨,河流水位保持着上涨态势D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正午时影子逐渐变短1太阳直射点与昼 夜长短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1)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地区白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情况相反。(2)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太阳

11、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白昼变长,黑夜变短。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2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关系的易错分析(1)易错点:认为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都增大。(2)出错原因:不能正确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1)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全年 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其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小于 4652。如图中的 A。(2)回归线上:全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其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等于 4652。如图中的 B。(3)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地区: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其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等于 465

12、2。如图中的 C。4太阳日出、日落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4)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太阳从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太阳从正南升起,正南落下。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因而太阳直射点向该点(而不是该点所在的半球)移动,两者的纬差减小,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该点,两者的纬差增大,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易错起源 4、看不懂晨昏线

13、和光照图 例 4图 1 中弧线 ABC 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图 2 为地球极地俯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把图 1 中的晨昏线转绘到图 2 中,并用“”表示夜半球。(2)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3)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快、慢),该季节南京的气候特征是_。(4)此日,a 点昼长为_小时,b 点日出为_时,a 点在 b 点的_方向。 1晨昏线的应用角度分析(1)确定时间: 利用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确定出交点的时间为 6 时或 18 时;利用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确定出切点的时间为 0 时或 12 时;然后利用确定出的时间,结合题目中的其他信息进行计算。(2)确

14、定日期(或季节):利用晨昏线与经线是否重合来确定日期或季节。当两者重合时为春、秋分,当两者不重合时,再看与晨昏线相切纬线的度数,根据度数的情况来判读出日期或季节。(3)确定太阳直射点:在利用晨昏线确定出某地的时间后,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判断出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后,可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光照图的判读技巧在局部光照图或变形的光照图中,判断南、北半球,晨昏线,正午 太阳高度,日出、日落的时间和方向及相关计算等,常以“三类点” “三条线”为突破口快速、高效地解题。(1)“三类点”即南、北极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与赤道的交点。如果图中给出了南、北极点,那么也就知道了地球的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和经度的递变规律(东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递增,西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递减)。知道了太阳直射点,即知道了某条经线的地方时,从而可以根据经度差计算出全球任何一点的地方时和区时,考题中通常要求计算的是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 经线的地方时)和世界标准时(零时区区时、0经线的地方时);知道了太阳直射点,即知道了太阳直射的纬线,就可以判断出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该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以及全球任何一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反之,根据上述信息也可以推出太阳直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