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第七讲 细胞的增殖)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48125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训练(第七讲 细胞的增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时训练(第七讲 细胞的增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时训练(第七讲 细胞的增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时训练(第七讲 细胞的增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时训练(第七讲 细胞的增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训练(第七讲 细胞的增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训练(第七讲 细胞的增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的增殖一、选择题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图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 ()2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a,核 DNA 含量为 b;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 DNA 含量分别是()A2a 和 b Ba/2 和 b/2 C2a 和 b/2 Da 和 b3现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核 DNA 都已用 32P 标记的一个细胞,放在不含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该细胞连续进行 4 次有丝分裂,则含 32P 的子细胞数量最少和最多分别是(不考虑交叉互换)()A2,16 B2,8 C4,8 D4

2、,16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图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很可能为动物细胞B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和,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粒相连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和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和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5右图是某同学画的有丝分裂后期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图,图中共有几处明显的错误 ()A一处 B二处 C三处 D四处6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分裂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与 DNA 分子数比例都为 121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

3、发出纺锤丝形成了纺锤体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7(2011福建福州)如下图所示,图甲中 ab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 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BBA 时期的细胞可进行 DNA 复制C处于图甲、图乙各时期的细胞一定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D处于图甲 b 时期的细胞,若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8李磊同学用染色体数为 20 的二倍体植物玉米的根尖做有丝分裂实验,下列是他所看到的现象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有的细胞有染色单体且散乱地分布于纺锤体中央,据此他判断该细胞为前期B

4、他绘中期图时,先在细胞中央画一横线,代表赤道板,然后将染色体的着丝粒沿赤道板排布,最后画出染色体C看到有一个细胞在赤道板附近有 40 个着丝粒,据此他判断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D由于前期和末期的染色体、细胞核的变化相反,使得这两个时期难以区别,他是根据有无染色单体进行区分的9基因型为 AaBb 个体的浆细胞和肿瘤细胞融合成可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该细胞在体外进行分裂时,移向每极的基因应该是()A当 A 与 B 移向一极时,a 与 b 移向另一极 B移向两极的均为 A、a、B、bCAA 与 BB 移向一极,aa 与 bb 移向另一极 D移向每极的均为 A、A、a、a、B、B、b、b10下表是

5、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细胞周期的时间(h)植物a 时期 (分裂间期) b 时期 (分裂期)物种 1 10.3 0.4物种 2 18 0.5物种 3 16.5 2物种 4 10.4 2.3A四种植物的分生组织都能产生吲哚乙酸,促进其细胞进行有丝分裂B秋水仙素作用于 b 时期中的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C最好选用物种 1 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细胞周期最短Da 时期观察不到染色体,此时细胞核中进行着转录和翻译过程11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变化图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 AB 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度快B出现 CD 段变化的

6、原因是细胞质分裂C该细胞中,在 BC 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D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 CD 段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活动非常活跃12现用洋葱根尖完成如下实验:用蒸馏水培养的根尖,观察有丝分裂;将正常培养的装置移到冰箱中再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统计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在蒸馏水中加入适量的(NH 4)2SO4,测定 pH,将洋葱根系浸入其中,2 h 后再测定 pH。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实验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变化特点时,调节光圈、反光镜就可使视野清晰B实验是为了验证“低温可能是形成多倍体的诱因”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 4NC

7、实验依据的原理之一是“致癌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被激活”D实验的目的之一可能是认识根系对矿质离子的选择吸收,但还需设计对照组13对果蝇进行有丝分裂的体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用 32P 进行标记,让其在无放射性培养液中持续分裂2 次,不考虑变异情况下,测定所得 4 个细胞中含放射性的比例不可能为()A25% B50% C75% D100%二、非选择题14甲图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乙图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 DNA 和细胞质中mRNA 的含量变化。(1)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中,为区别 DNA 和 RNA,最好选择标记的合成原料分别是_、_。(2)进行分裂的细胞集中在甲

8、图中的_。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细胞器是_。(3)乙图中 c 阶段细胞核 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比例为_,这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有丝分裂的_期才可能开始变化。(4)乙图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_(填字母),这也说明在上述时期进行了大量蛋白质的合成。15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对菊花植株进行了观察和探究,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观察到菊花植株的成熟叶片呈绿色,其原因是_。(2)若分离出菊花植株细胞中完整的线粒体,并将其悬浮在含有葡萄糖且 pH 适宜的缓冲液系统中,并通入 O2,发现葡萄糖并没有被消耗。原因是_。(3)不用菊花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_

9、。(4)取茎中中轴、侧枝、髓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测定其细胞周期的时间如下表(单位:小时)周期总时间分生组织部位间期 G1 S G2中轴 135.0 112.4 10.1 9.3侧枝 51.4 30.9 7.9 9.4髓 72.5 51.7 8.9 8.7测定细胞周期必须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是_。表中各材料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时间约为_h。同种生物内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_期;DNA 的复制是在 S 期完成的,则 DNA 聚合酶的合成很可能在_期(用表中字母 G1或 S 或 G2表示)。根据表中数据,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有_。第七讲 细胞的增殖一、选择题1.解析: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主要观察

10、分裂期的细胞,因此应选择细胞周期短(分裂旺盛)且分裂期相对较长(看到的分裂期细胞多)的材料。答案:D2.解析:体细胞增殖、细胞周期都提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时 DNA 已加倍而染色体数未变,后期染色单体消失时 DNA 不变仍为 b 而染色体加倍变为 2a。答案:A3.解析:两对同源染色体含 32P 的 DNA 单链有 8 条,复制形成的每个染色单体都有一个 DNA 单链被 32P 标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两个细胞都含有 32P 标记的 4 条单链,每个细胞再经过连续 3 次有丝分裂,分别带有 32P 的 4 条单链随机进入到 8 个子细胞中,因此含 32P 的细胞最少数是 2,最多

11、数是 8。答案:B4.解析:题图中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且着丝粒整齐排列,所以为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在后期时,只是着丝粒分裂,使子染色体平均分向两极,移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都相同且都有同源染色体,与分裂前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也一致。答案:D5.解析:仔细观察题图,并据有丝分裂后期特征不难发现四处错误,分别为:未画出中心体;不应画出细胞板;应为均等分裂图像;上下对应的染色体大小形状应相同。注意:第 3 次卵裂时细胞质不均分。答案:D6.解析:甲细胞中染色体已复制,中心粒向两极移动,为有丝分裂的前期;乙图着丝粒分裂,是有丝分裂的后期;丙图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12、;乙细胞中无染色单体;中心体的复制是在分裂间期而不是在分裂前期进行的;该生物虽有中心体但无细胞壁,不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答案:A7.解析:题图甲中 a 和 c、图乙中 BA 时期都为细胞周期的间期,图甲中 b 和 d、图乙中 AB 都为细胞周期的分裂期;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完成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若为某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则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答案:C8.解析:赤道板是细胞中的一个方位描述,不是具体结构,因此不能画出;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着丝粒数也加倍;前期细胞中有染色单体,

13、末期细胞中无染色单体。答案:B9.解析:由于浆细胞和肿瘤细胞均取自同一个体,二者融合后,染色体加倍,基因也加倍,所以杂交瘤细胞基因型为 AAaaBBbb。经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与亲代细胞相同,所以细胞分裂后期移向细胞每极的基因应均为 A、A、a、a、B、B、b、b。答案:D10.解析:分生组织的细胞不断分裂能合成生长素(吲哚乙酸)促进细胞生长(伸长)而不是促进分裂;秋水仙素作用于分裂前期能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后不能移向两极使染色体数加倍,因此只能作用于分裂期的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效果最佳表现在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所占比例(b/a)最高;a 时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在光镜下观察不到,此时可进行转录和翻译,但翻译场所不在细胞核中。答案:B11.解析: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间期的 G1和 G2期,而 AB 段 S 期发生 DNA 复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