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球上的水体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24047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地球上的水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理地球上的水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理地球上的水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理地球上的水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理地球上的水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地球上的水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地球上的水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10 页高一年级地理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30 小题每小题 1 分,315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70 分)1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 B促进水的三种形式转化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D减轻了水土流失的强度2能够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大量的补充、更新的是(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D生物循环3若右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 )A乙为海洋,甲为陆地 B我国的夏季风属环节C环节能给陆地补充淡水D环节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4若右上图表示水平大洋环流示意图,且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上平分,则该环流中易形成规模型渔场是(

2、)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5读下面“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暖流 B乙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寒流C甲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寒流 D乙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暖流6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风漂流都属于暖流性质B一般来说,暖流的水温都比寒流高C暖流分布在大洋西部,寒流分布在大洋东部D北半球副热带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7下列洋流中,以信风为动力的是( ) 第 2 页 共 10 页A巴西暖流 B北赤道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北大西洋暖流8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 )A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聚变产生的热能 B地球引力产生的重力能 C日月引力产生的潮

3、汐能 D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9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 )A变质作用 B火山爆发 C地壳运动 D岩浆活动10关于地壳水平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具有全球规模的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B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拗陷,导致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C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 D常使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11下列现象中,在缓慢进行的是 ( )A滑坡 B大西洋的扩张 C地震 D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12敦煌莫高窟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 C冰川侵蚀 D水的溶蚀13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

4、外力作用B火山是一种很快、很激烈地质作用C产生地质作用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D地质作用按表现可分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14关于地表形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角峰、U 型谷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B挪威的峡湾是流水作用形成的 C海蚀地形是由于洋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D我国西北地区的沙丘是由于风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15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时( )A北京是高温多雨 B地中海地区气候温和多雨 C悉尼是高温多雨 D华南地区寒冷干燥 第 3 页 共 10 页16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巨大作用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 B墨西哥暖流 C阿拉斯加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17地球上的陆地水

5、因空间分布不同可分为( )A江河水和湖泊水 B江河水、湖泊水和冰川 C地表水和地下水 D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18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A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 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C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19下列各种地质现象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北美五大淡水湖和我国青海湖B南海诸岛和澳大利亚的大堡礁C广西桂林石灰岩溶洞和新疆沙漠中的磨菇石D贝加尔湖和滇池20下列地质成因,主要由水平运动引起的是 ( )A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B庐山的形成C台湾海峡的形成 D大西洋的形成 21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6、太阳辐射能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和缓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22下列地球的各种水体,淡水含量最多的是( )A冰川水 B河流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23下列不属于我国对水资源利用已经采取了的措施是( )A南水北调 B修建水库 C全民节约用水 D冰川引水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 GDP 耗水量表 ”,回答 24 题。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 3)2202 8952 18245 3356 8900每万元 GDP 耗水量 5405 514 384 288 1344 第 4 页 共 1

7、0 页(m 3)24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 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 10 倍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3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25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正确的是( )A开普敦地区温和多雨 B墨西哥湾飓风活动频繁C中南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D地中海沿岸受西风控制26能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海上内循环海陆间的大循环陆地内循环大气环流27地球表面存在最多和淡水最多的分别是( )地下水河流水海洋水大气水海洋水冰川水湖泊水土壤水28海水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8、( )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的风带 地球自转偏向力海水的密度差异陆地形状29下列洋流中属于西风驱动形成的洋流是( )A赤道逆流 秘鲁寒流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30我国每万元 GDP 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31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32下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33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北方夏季的暴雨反气旋 B清明时节雨纷纷反气旋C台风热带气旋 D冬季寒潮反气旋 第

9、 5 页 共 10 页34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其天气系统应为( )A高压系统 B低压系统 C冷锋 D准静止锋35下图中表示南半球气旋示意图是( )A B C D读图回答 3637 题。36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 25、30、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南半球B乙位于北半球C甲图洋流为寒流D乙图流洋为寒流37如果甲、乙两图都位于大西洋,判断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正确的是( )A甲为墨西哥湾暖流 B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C甲为秘鲁寒流 D乙为巴西暖流下图中 a、b、c 为海平面等压线。读下图回答 3840 题。38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是 ( )A B C

10、 D39当前,主导风向为偏北风的地点是( )A B C D40未来一、二天,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是 ( )A两者都升高 B两者都降低图例 纬线 洋流 等温线 第 6 页 共 10 页C前者升高,后者降低 D前者降低,后者升高41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箭头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以互相转化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以互相转化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42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其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A 岩石表面的崩解破裂 流水的侵蚀作用B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C 金字塔的“毁容” 风力搬运堆积作用D 塔克拉玛

11、干沙漠中的流动性沙丘 风力侵蚀作用43下列洋流中,有利于西欧海洋性气候形成的是:( )A加那利寒流 B墨西哥湾暖流C北太平洋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44某洋流位于东半球的大陆东岸,是呈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的一部分,则该洋流是:A加利福尼亚寒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C日本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以色列的国土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但其粮食水果蔬菜不仅能自给,还大量出口。据此回答问题。45限制以色列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A热量 水源 土壤 地形46以色列把水资源由少变多,采取的措施有( )A海水淡化滴灌技术 海水淡化喷管技术引水工程滴灌技术引水工程喷管技术47以色列发展农业的主要

12、途径是( )A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滴灌技术改善自然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培养优良品种,增加作物产量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48从地质学的观点看,下列词语正确的是 ( )水滴石穿 沧海桑田 稳如泰山 坚如磐石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A B C D49下列现象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美国圣劳伦斯火山的爆发 B我国崇明岛的形成岩浆岩岩浆沉积岩变质岩 第 7 页 共 10 页C我国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 D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50有关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B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拗陷C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D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二、综合题(每空 1 分,共计 30 分)5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A_ B_ C_ D_(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 _、_ 和海上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