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入门教程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22674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反相机入门教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反相机入门教程-照片多次曝光的拍摄技巧 | 浏览:6354 | 更新:2013-09-14 15:33 | 标签: 相机 单反 多次曝光在胶片时代就被广泛应用,如今有些品牌的数码单反相机也装备了多次曝光功能,如尼康、宾得以及佳能的 EOS 5DMark III、EOS 1DX 等。机内多次曝光的魅力在于方便性,但很多专业数码单反相机,都不具备多次曝光功能。因为把几张照片在 Photoshop 中叠加也可实现多次曝光,即把两张照片以两层方式打开,然后在图层混合模式里面选择“叠加”。如果需要继续叠加,则先合并图层,再继续“叠加”新素材。其他混合模式如滤色、柔光、亮光等,也有多次曝光的一些特点,配

2、合图层透明度的调整,也能达到多种丰富的叠加效果。无论是在相机中多次曝光,还是后期在 Photoshop 中模拟多次曝光,都应该事先准确预见,成竹在胸后,再一步一步地实施。多次曝光的难点在于叠合的元素不应互相破坏、互相干扰,而应该相辅相成、相互扩展,其效果不是多组元素之和,而是多组元素之积。通过多次曝光,可以超时空叠合任意对象,可以实现许多独特的、赏心悦目或寓意深远的艺术效果。说来容易,实际操作中叠什么?怎么叠?摄影师们各怀绝技。一、虚叠实“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看到一棵梧桐树,发现其中某一段的树形有可塑性。我决定用多次曝光的手法来表现这棵大树的灵性。选用了多区测光和手动对焦以及手动曝光模式,因为没

3、带三脚架,我便在周边找到了一个可以支撑身体的地方以保持稳定。手持相机原位不动先用大光圈减一挡曝光,虚焦拍摄树的轮廓,然后再缩小光圈正常曝光,实焦拍摄“大鸟”的雏形。尝试了几次才得到满意的效果。创作重点在于虚焦程度的把握,包括曝光量的增减,要多次尝试后才能做到心里有数。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说:我不是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让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拍摄熟悉的景物却给观众带来不熟悉的感受是我创作的主旨。”王梅二、冷叠暖“冷色与暖色对比是构成明显色彩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赋予色彩表现力的重要方法。通过日常经验,人感觉色彩有了冷暖之别。而且,暖色有前进和扩张感,冷色有后退和收缩感。运用在风景摄

4、影中,除了冷暖的温度反差之外,冷暖色的远近感也增强了作品的空间表现,提高了画面的深度感、层次感。多次曝光中,有意把冷色对象与暖色对象互相叠合,就是充分运用了冷暖对比。如下面这幅作品,中心意图是冷暖叠合,具体技法是 4 次曝光直接拍摄而成。第 1 次曝光拍摄瀑布局部,快门速度 1/8 秒;第 2 次曝光移动位置拍摄野花和树枝的局部,正确对焦,快门速度 1/125 秒;第 3 次曝光稍微移动相机,故意虚焦,快门速度 1/8 秒;第 4 次曝光再次左右移动相机,故意虚焦,并等待小风吹动的那一刻,快门速度 1/8 秒。连续在两个拍摄点不停蹲点走动,经过多次尝试拍摄,最终选择了比较满意的一幅,后期进行局

5、部适当调整裁剪。”毛森三、动叠静1. 方向性移动“拍摄动静结合的多次曝光,首先要选好画面内容,心中有数,再找好动感方向。以拍摄枝叶为例,有时真有风,只是没有多次曝光形成的效果大,仍需要自己营造动感。其次,用逆光可凸显枝叶的反差和移动时形成的风感。画面上的“风沙”颗粒是感光元件上的污点造成的,故意没擦掉。上面作品由三次曝光而成,第一次对焦清晰,光圈 f/8,快门速度 1/200 秒正常曝光;第二次,手动对焦故意虚焦,光圈 f/8,快门速度 1/200 秒正常曝光;第三次曝光,清晰对焦,光圈 f/22,快门速度/6 秒,正常曝光,为了创造秋风的动感,在低快门速度下,按动快门的同时,由画面的左下方向

6、画面的右上方晃动照相机,形成了秋风劲吹的画面。三次曝光要在同一画面上,不可偏差太大。”王同领2. 无规则晃动“为了营造风中舞动的真实效果,我使用了一次低快门速度、一次高快门速度。第一次低快门速度减少曝光 4 挡,快门速度 1/20 秒,在按快门拍摄同时移动并无规则地抖动、晃动相机,此时如果用正常曝光则会白成一片。无规则晃动相机是为了让风的效果更为真实。第二次用高速快门正常曝光,以凝固住清晰的影像。由于是叠加,把两个步骤反过来用效果也是一样。” 郭正翔3. 后期动感“我按照红叶点测光,以有些发白的天空为背景拍摄了一张照片,后期再利用Photoshop 适当调整反差,让天空纯白,红叶曝光准确。再进

7、行叶色彩的调整,选择菜单“调整”“可选颜色”,选择红色界面,调整滑块直至枫叶的色彩合适为止,一幅枫的作品就算完成一半了。但还缺乏深秋寒风的意境,因此又后期制作了动感效果。先复制图层,再在滤镜中选择“模糊”“动感模糊”进行调整,自左上向右下调整动感模糊的角度,约水平 25角左右。根据风力的大小感觉调整滑块,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调整完成后,再将该图层的透明度调整到 40%60%。最后,合并图层。”梁春立四、明叠暗“本人在机械行业工作,对工业题材最有感情,为了展示当今时代工人们的创新精神,我利用 Photoshop 模拟相机多次曝光功能,应用经典的明暗叠加的方式,制作了本页这幅作品。共利用了三张素材

8、:素材 a一张具有现代气息的计算机图片,素材 b一张平时拍摄的剪影头像作品,素材 c一张产品图纸和工具在一起的图片。制作过程如下:先创建所需尺寸画布,再把素材 a 调到画布上做背景;把素材 b 抠出调到背景图层之上,再按照头像形状选用椭圆选框工具选取素材 c 的一部分,选取前,羽化半径设为50,使边缘叠合更加自然;选定后将其拖移到剪影头像上,合并图层,即创作完毕。明暗叠加清晰明了,是多次曝光的一种好办法。”方展军五、大叠小“秋越浓,婺源石城的景色就越美。晨雾、炊烟、蓝天、青山、人家、粉墙、青砖、黛瓦天人合一的乡村美景在摄影家镜头中十分常见。为了能拍得和别人不同,表达我对这一风景的解读,我想到了

9、以大叠小的多次曝光手法。徽居最有特点的就是粉墙黛瓦,我先用长焦镜头拍摄了墙面与瓦,抓住其精髓,再用广角镜头拍摄挺立于古村落前后高大的红枫和整齐的民居。后期在 photoshop 中,将两幅画面以两个图层叠加的形式混合,制造出虚实掩映、大小对比、如梦似幻的特殊效果。”赖钟鸣六、连续之叠“日全食百年难遇,我想到了用数码后期叠加模拟多次曝光的效果,分阶段地连续表现其变化过程。拍摄中使用的三脚架、300mm 以上镜头和自制减光滤镜。首先了解整个日全食初亏至复圆的准确时间,精确到分或秒,提前选好地方,建议找地方标志性建筑物做前景,在傍晚拍一张素材,如西湖雷峰塔。初亏至食既、生光至复圆必须用减光滤镜,以防

10、灼伤眼睛。光圈宜 f/5.6f/8,用点测光测太阳,每分钟拍几连续之叠张。到了太阳成一条细缝时,钻石环马上会出现了,这时拿走减光滤镜,将光圈调至 f/11 以上。小光圈可以带出钻石环的星光,用点测光测亮位,建议用包围曝光。到了生光后套上减光滤镜再拍,直至复圆。” 黎武扬七、重复之叠“在一片树林中,我发现了这样一组形式感很强的枝叶(作品的右下部分) 。逆光下以天空为背景,按照叶片曝光,拍摄的照片中不仅叶子的脉络清晰可见,叶片之间相互重合处也通透明快。尽管比较美,但是单纯拍摄枝干效果还是略显平淡。我到了用重复的方法进行叠加。很简单,用 Photoshop 打开照片之后,复制图层并选择该层,在菜单中

11、选“编辑”“自由变换”,按住 Shift 键拖曳节点,等比例缩放该层。再将小图旋转方向、移动至左上方的空白处,就形成了下面这幅形式有呼应、节奏有变化的作品。要用好“重复”这一多次曝光技巧,在重复中注意变化是需要掌握的重点。”李卫侨八、梦幻之叠“摄影是拍出来的,也是玩出来的,梦幻这幅作品就是用电脑玩出来的 多次曝光照片。黄色的树林其实是夏季拍摄的绿色树林,人像是在一次车展上偶然拍摄的。使用 Photoshop,把树林的照片打开,在菜单中选择图像 调整 色相/ 饱和度进行调整,将其调成黄色。然后再应用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将其调成模糊状态。再打开人像照片,在菜单中选择图像 调整去色,将其转换成黑白,再

12、进行色阶调整,调成高调黑白人像。用套索工具选择背景,填充成白色,再用套索选取人像的嘴唇,调成红色。最后一步就是把人像图层拖到树林的图层上,用不透明度工具把人像的透明度降低,再合并图层并调整色阶、对比度。”郭朝晖九、抒情之叠“我想要把自己的意图,甚至遐想、情感等融入艺术摄影的拍摄之中。下面这幅作品是我采取多次曝光技术,将雄伟壮观的宛平城楼与天空中的飞云融为一体,直接拍摄而成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通过创意形成了一幅乱云飞渡的单色调悲惨景象,而又不失宛平城的真实建筑风貌。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七七事变”是中国人民心中的痛,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正是我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郑庆祥十、相关之叠“

13、这幅作品我是使用 120 胶片单反相机用反转片拍摄的。首先选取一处竹杆群局部作为画面主体,以机内平均测光后,减一挡曝光量(光圈 f/16)进行第一次曝光。再将镜头对竹林高处一局部竹叶取景,并对天空点测光减一挡曝光量(光圈 f/8)第二次曝光完成。通过两次曝光把竹杆与竹叶融合在一幅画面上。竹叶叠加时所处的画面位置是关键,画面的布局、结构要合理,可反复多拍几张从中择优。剪影效果的竹叶与欠一挡曝光的竹杆既有着直接相关的联系,又因为不同的视觉效果与日常之所见拉开了距离,美便由此产生。”石广智小结:摄影师们成熟的多次曝光技巧、活跃的创作思想、积极探索的审美追求、富有感染力的精美作品共同表明,无论是前期多次曝光,还是后期的电脑合成,都有着广阔的创作空间等待开拓。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 ,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举报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