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学 名词解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520821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实验学 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动物实验学 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动物实验学 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动物实验学 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动物实验学 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实验学 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实验学 名词解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绪论1实验动物: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研、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2实验用动物:以研究、实验、教育、药品生产等为目的而使用的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实验动物:驯化,育种,生理,解剖,生化,兽医,营养及环境生态等。动物实验:研究动物对实验的反应,动物模型设计,实验方法改良提高等。3动物实验的 3R 原则 1、减少(Reduction) ,在科学研究中,使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得同样多的试验数据或使用一定数量的动物能获得更多实验数据。在减少动物使用量的问题上,对不同的实验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药品异常毒性实验。

2、“亮甲素” 事件 2、替代(Replacement),使用其他方法而不用动物所进行的试验或其他研究课题,以达到某一试验目的。或者是使用没有知觉的试验材料代替以往使用神志清醒的活的脊椎动物进行实验。 相对性替代,用人道方法处死动物或使用细胞、组织及器官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或用低等动物替代高等动物的实验方法; 绝对性替代,在实验中完全不用动物。 3、优化(Refinement) ,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条件,善待动物,提高动物福利;或完善实验程序和改进实验技术,避免或减轻给动物造成的与实验目的无关的疼痛和紧张不安。 优化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两个方面,涉及试验设计、实验技术、人员培训、饲养

3、环境、动物运输等。4 标准化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包括环境、微生物、遗传、营养四个方面内容。微生物控制:基础/普通动物:不携带所规定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动物。例如流行性出血热、弓形体、沙门氏菌、狂犬病毒等。清洁动物:指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应不携带对动物健康危害和对科学研究干扰比较大的病原的动物SPF 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应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无菌动物:在动物体内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动物。 悉生动物:已知菌动物。环境分类 适用动物等级普通环境 基础动物屏障环境 清洁级动物、SPF 级动物隔离环境 SPF

4、 级动物、悉生动物、无菌动物遗传学控制:A. 近交系动物的定义:经至少 20 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以追溯到起源于第 20 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称近交系。经连续 20 代以上亲代与子代交配与全同胞兄妹交配有同等效果。B.亚系的形成:近交系的亚系分化是指一个近交系内各个分支的动物之间,已经发现或十分可能存在遗传差异。a. F20-40 b. 分开繁殖 100 代以上 c. 遗传差异C.支系的形成:一个近交系或亚系内部由于存在各种差异而出现的支系。包括环境、母方、细胞质、可能(极小)遗传上差异等。D.近交系动物的特性:1、同和性:在一个近交系内所有动物的所有基

5、因位点都是纯合子、个体之间、祖代个体与后代个体之间都是纯合子。2、同基因性:一个近交系中所有个体在遗传上是同源的,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一对共同祖先。个体之间可进行器官移植、皮肤移植、肿瘤移植。3、一致性:近交系动物任何可遗传的体征都是一致的,如血型、组织型、形态上的特征、行为的类型。如个体间出现差异,是环境不均一造成的。4、长期的遗传稳定性:近交系动物在遗传上是稳定的。遗传变异或基因突变的机率极低,并及时清除遗传变异的动物。5、可分辨性:近交系动物在遗传上已有分型,可根据这些位点的分型很快地将两个外貌相似的近交系分辨出来。6、个体性:从整个近交系动物来看,每个品系在遗传上都是独立的,在某些情况下

6、,品系间的差别显示在量上,而不在质上。便于筛选。7、 分布的广泛性:大部分近交系动物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科学家有可能去重复或验证已取得的理论和数据。8、背景资料和数据较为完善:近交系动物在培养和保存过程中都有详细E近交同类系/同源导入近交系:通过杂交互交或回交等方式将一个基因导入到近交系中,由此形成的一个新的近交系,与原来的近交系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染色体片段上的基因不同。突变同类系/同源突变近交系:两个近交系,除了在一个指明位点等位基因不同外,其他遗传基因全部相同重组近交系:将两个无关的近交系动物进行交配产生 F2 代后,经过连续 20 代以上的全同胞兄妹交配而育成的近交系,称为

7、重组近交系。杂交 F1 代动物:由两个无关的近交系杂交而繁殖的第一代动物。主要特性: 1、基因型相同2、表现型一致,变异低3、有杂种优势,生活力和抗病力强。4、试验反应均一5、具有双系双亲的特性,要通过不同杂交组合的对比观察,从中筛选出最理想的杂交组合。封闭群动物: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的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 代以上,称为封闭群动物,又称远交系动物。“安死术 ”的概念:即安乐死术,是指以人道的方法处死动物的技术。在处死动物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动物的惊慌、焦虑,使其安静地、无痛苦地死亡。动物实验室的污水主要来自:动物的尿粪液、笼器具洗刷、废弃的消毒液

8、、实验中废弃的试剂液。实验动物各论小鼠1.产后发情: 雌鼠产后 2448 小时,甚至在产后 612 小时,可出现动情期,在这段时间里,雌鼠排卵可以接受雄鼠交配并受孕,称为“血配” ,出现边哺乳边妊娠的情况。2.假性妊娠:雌鼠与不孕雄鼠(如结扎后)交配,或用不同方式刺激宫颈后可以造成假性妊娠,可持续孕期 1516 天。3. 小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1、各种筛选性实验2、生物效应测定和药物的效价比较试验:主要用封闭群小鼠作血清、疫苗等生物鉴定工作。3、药物毒性试验,如 LD504、肿瘤学研究5、微生物、寄生虫病学 大鼠一、营养、代谢性疾病研究二、药物学研究 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敏感三、

9、炎症研究 大鼠的踝关节对炎症反应很敏感四、行为学研究 大鼠具有行为情绪的变化特征,行为表现多样,情绪敏感,广泛应用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如走迷宫。 兔一、发热及热原实验二、免疫学研究 免疫血清,各种血清的研制三、动物血管疾病研究 容易复制典型的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粥养病变与人的病变在组织学上有一定的差异。最突出的差异是家兔呈现显著的高胆固醇血症(约为正常时的 1040 倍) ,并且几乎在所有器官和组织内均有脂沉积。 (AS 最佳模型是小型猪)狗 医学教学和外科技术的研究 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猪一肿瘤研究 皮肤黑色素发病率与人的相应肿瘤有许多共同点。

10、自发性,良性变恶性二、心血管疾病三、皮肤烧伤四、免疫学研究猕猴1、 作为人类传染性疾病的模型 病毒性肝炎,AIDS 病、结核杆菌、弓形体等2、 粥样硬化症3、 老年病动物模型豚鼠1.细菌学研究 豚鼠对结核杆菌具有高度的易感性2、研究 Vit C 生理功能的重要动物模型3、豚鼠的耳窝管对声波极为敏感,常用豚鼠进行内耳疾病研究4、豚鼠皮肤对刺激反应灵敏,并近似于人。 常作为毒物对皮肤作用的研究,如化妆品。转基因动物:用 DNA 重组技术将人们所需要的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受精卵或早期胚胎内,使外源目的基因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并在体内表达,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的动物。实验动物法规一我国主要的实验动物管理法

11、规1、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1988)2、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1997) 2001 年修订:取消大小鼠的普通级3、 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2001)由八部委联合颁布4、 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管理办法5、 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技术审查准则二 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本办法于 2001 年 12 月 5 日由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农业部、检疫总局、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印发执行。三广东省主要实验动物管理法规1、 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1988 年2、 广东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细则(试行) 2002 年3、 关于在我省全面实施实验动物国家标准 2001 修

12、订版的通知2003 年4、 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010 年 6 月 2 日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颁布 2010 年 10 月 1 日实施。四实验动物伦理与福利 实验动物伦理:是指在实验动物生产、使用活动中,人对实验动物的伦理态度和伦理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尊重实验动物生命价值、权利福利,在动物实验中审慎考虑平衡实验目的、公众利益和实验动物生命价值权利。 实验动物福利:是让实验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也就是为了使实验动物能够健康、快乐、舒适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给动物提供的相应外部条件。动物的三个需求 维持生命的需要 维持健康的需求 维持舒适的需求五大自由: 享受不受饥渴

13、的自由 享受生活舒适的自由 享受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的自由 享受生活无恐惧悲伤感的自由 享受表达天性的自由安死术: 指以人道的方法处死动物的技术,使动物在没有惊恐、痛苦的状态下安静地并尽可能短时间死亡。结合学习的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谈谈在科研研究中如何遵守。科研设计和动物使用:3R原则,方案符合实验动物福利伦理要求。工作人员:维护实验动物福利,关爱实验动物,不得虐待实验动物。抓取方法得当、态度温和、动作轻柔。动物处死:安死术。处死现场,不宜有其他动物在场。确认动物死亡后,方可妥善处置尸体。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组织:保证动物设施、环境符合要求,工作人员培训和学习,动物使用方案审查,监督动物使用情况

14、。饲养过程中 动物设施、环境:符合标准,定期检测 笼具、垫料、饲料、饮水:符合标准 笼具(定期清洗、消毒,孕、产期动物占最小面积110%以上) ; 垫料灭菌、除尘,定期更换; 饲料,满足妊娠期、哺乳期、术后恢复期的营养需要。 禁食、禁水理由充分 护理:实验犬、猪分娩,不能自理的幼子,异常动物 环境丰富化:运动场(犬、猪) 、玩具应用过程中 惊恐和疼痛减少到最低程度,实验现场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手术、解剖或器官移植等手术:有效麻醉,术中、后的监测、镇痛和护理。保定:遵循“温和保定,善良抚慰,减少痛苦和应激反应”的原则保定器具结构合理、规格适宜、坚固耐用、环保卫生、便于操作。仁慈终点:是指动物实验过

15、程中,选择动物表现疼痛和压抑的较早阶段为实验的终点。灵长类实验动物:仅限于非用灵长类动物不可的实验,除非因伤病不能治愈而备受煎熬者,猿类灵长类动物原则上不予处死,实验结束后单独饲养,直至自然死亡。运输过程中 运输原则: 安全、舒适、卫生的原则尽快完成。 笼具:合适,防止动物逃逸或其它动物进入、外部微生物侵袭和污染 保证自由呼吸,必要时可提供通风设备。 不应与感染性微生物、害虫及可能伤害动物的物品混装。 监护和照料:伤病或临产的怀孕动物。 途中提供必要的饮食和饮用水:运输时间较长。 运输注意事项: 装、卸:最后装,最先卸 地面或水陆:照料;空运实验动物,发运方应将飞机航班号、到港时间等相关信息及

16、时通知接收方,接收方接收后应尽快运送到最终目的地。 温、高热、雨雪和寒冷等恶劣天气时,防护措施。 专用运输工具,专用运输车应配置维持实验动物正常呼吸和生活的装置及防震设备。 运输人员培训。人类疾病模型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生物医学研究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及相关实验材料。二、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1. 可比性 2. 可重复性3. 可靠性4. 适用性和可控性 5. 易行性和经济性6.三影响动物模型的因素(一) 、致模因素对动物模型复制的影响 药品试剂、刺激方法(二) 、动物因素对动物模型复制的影响1动物种类的影响 2动物品系的影响3年龄和体重的影响 4性别因素的影响5生理状态和健康因素的影响(三) 、实验技术因素对动物模型复制的影响1实验季节 2昼夜不同时间的影响 3麻醉深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