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520748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 (2014山东济宁期末考试)读1871 年和 1881年中国棉纺织品进口数量统计表 ,该表反映出 19世纪七八十年代()1872年 1881年 增长率(%)棉纱(万担) 5 172 244棉布(万匹) 12241 14931 22A棉纺织品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 B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在不断增加C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解析】材料反映当时中国进口外国的棉纱、棉布呈现增长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这说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 B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西方输华的其它种类商品的情况,无

2、从得知棉纺织品就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故 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显示中国农产品投放国内市场或国外市场的情况,故 C项错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 D项错误。【答案】B2. (2014重庆万州一模)下面是 1865年和 1894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 ,以下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1865年 1894年 增幅进出口总值 120197 286059 13799%进口值 160036 146054 14328%出口值 60161 140005 13272%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C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 D中国对外

3、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解析】根据图表可知 18651894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显著增长,出口增长尤为突出,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故 C项正确;1865-1894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处于产生阶段,故 A项错误;B 项观点过于绝对,而且出口增长表明中国日益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故 B项错误;根据进出口数值对比,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故 D项错误。【答案】C3.(2014湖北武昌调研)1882 年 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这种现

4、象说明了()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洋务企业近代化因素增多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D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解析】材料反映了洋务企业推动了民间创办近代企业的风气大开,并且引发了买卖这种新型工矿企业所发股票的高潮,故 D项正确;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是在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 A项错误;材料突出的是洋务企业的影响而非特点,故B项错误;“社会各界支持”的说法不妥,如顽固、保守势力仍然抵制近代企业,故 C项错误。【答案】D4 (2014河南郑州一模) “当辑里大经(加工蚕丝)蜚声欧美之时,大约以一百零六七两之白丝摇为纯经百两,故其时货品均高,外洋甚有信仰,每年出口达一

5、千余万元之谱。 ”这对当地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原材料大量出口 B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解析】注意题干限制词“直接影响” ,根据材料信息“每年出口达一千余万元之谱”可知其直接影响应为生丝大量出口,故 A项正确;随着生丝大量出口,生丝生产也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这是间接影响,与题干要求不符,故 B项错误;C、D 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 C、D 两项错误。【答案】A5.(2014广东惠州三模15)1840 年后,江浙一带有诗云:“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

6、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B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C中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解析】洋商在上海大量收购蚕丝,江浙一带农民纷纷弃农从事养蚕制丝, “卖丝争赴市” ,将蚕丝买到市场上,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但无法得出从此时开始,故 A项错误;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故 B项错误;外商大量收购农产品,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 C项正确;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19世纪 60、70 年代,与题中时间不符,故 D项错误。

7、【答案】C6.(2014河南洛阳一模)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由此可知 18381852年间()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A英国商品输出尚未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局面B英国商品输出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C中国经济日益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附庸D中国征内地税抵制了英国商品的对华倾销【解析】英 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发动鸦片战争,又从图片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比鸦片战争前增加,故 A项错误;184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比 18431847年有降低,说明英国商品输出出现滞销,故 B项正确,C 项错误;英国商品输出出现滞销主要原因是受到自然经

8、济顽强抵制,故 D项错误。【答案】B7.(2014四川省级重点中学联考)下图反映了 19世纪 6080 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的是()棉布进口 棉纱进口A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解析】从图中看出 19世纪 6080 年代中国棉布(成品)进口整体上变化不大,而棉纱(原料)进口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另一方面对国外廉价原料需求量增加,故 A项正确;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故 B项错误;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与棉纱进口增加的现象不符,故 C项错

9、误;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成为西方廉价商品倾销地,与中国棉布进口整体变化不大的现象不符,故 D项错误。【答案】A8 (2014湖北孝感一模)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表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 结论A 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 件B 江南制造总局和发昌机器厂 都是官办企业C 二战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 重工业暂时摆脱了列强控制D 同盟会的民报和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系统批判【解析】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推动了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同时外商企业的丰厚利润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故 A项正确;发昌机器厂

10、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 B项错误;二战期间我国工业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而发展艰难,故 C项错误;维新派和革命派对封建文化都没有进行系统批判,故 D项错误。【答案】A9 (2014河北邯郸调研)1887 年,广州市场上每包印度棉纱价格约为 57两白银,而每包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则高达 87两白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洋货涌入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解析】题干反映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广州市场印度棉纱比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低的经济现象,可知中国本土纱竞争中处于劣势,故 D项正确;A 项“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无

11、法从题干中得出,故排除;B 项“萎缩”说法无法从题干中体现,故排除;C 项中的“长江流域” 、 “逐渐消失”说法错误,故排除。【答案】D10.(2014山东枣庄期中考试)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结论是()区域情况北部平均安徽怀县河北平乡河南新郑山西武乡中东部平均福建连江江苏淳化江苏江宁自给 733 673 793 775 720 581 596 462 421(%)购买(%)267 327 207 225 280 419 404 538 579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 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

12、不平衡性【解析】材料反映了内陆地区自给大于购买,而沿海地区购买大于自给,这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有关,说明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故 D项正确;表格反映的是北部、中部以及沿海地区情况,A 项不全面,故不正确;中东部地区自给大于购买,工业化程度低,故 B项说法不正确;表格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与地域性差异有关,不是自然环境,故 C项说法不正确。【答案】D11. (2014北京朝阳期中考试)观察 1843年与 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棉花 担 654% 572%印花布 匹 1425% 498%棉纱 担 694% 486%这一现象造成()A耕织结合

13、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命脉 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和获取数据 材料信息,联系所学知识理解历史现象及其影响的能力,切入点是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解题首先分析表格,依据棉花、印花布和棉纱在 1843年和 1858年进口税率的变化,进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棉花、印花布和棉纱进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是导致中国社会传统的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正确答案选 B。选项 A错在“完全” ,选项 C错在“控制” ,选项D不符合史实。【答案】B12 (2014广东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5)陈旭麓先生说:

14、“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 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抗拒的变化正在发生。 ”“庚申之变”后 2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有()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 福州船政局的创办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A B C D 【解析】庚申之变是指 1860年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在这一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庚申之变”后 20年即 1880年,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是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故不正确;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的创办军事企业,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符合时间范

15、围,C 正确。【答案】C13. (2014河南郑州一模)张之洞认为, “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省者。岁糜巨款,谁其信之?若设在省,则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局务皆可与闻。 ”他对汉阳铁厂选址的主要考虑是()A节约生产成本 B便于官府监管C带动民用工业 D临近销售市场【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可见他对设厂选址主要考虑的是官府如何有效监管,故 B项正确;A、C、D 三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 A、C、D 三项错误。【答案】B14. (2014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一模)1865 年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摺中说:“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以为之区处。 ”这说明李鸿章()A认为洋务运动会诱导近代工业的兴起 B认为洋务运动没有实行的必要C反对向西方学习 D主张政府立法阻止国人创办近代工业【解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