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ppt课件(26页)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5144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ppt课件(2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ppt课件(2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ppt课件(2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ppt课件(2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ppt课件(2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ppt课件(2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ppt课件(26页)(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直接提升物体做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功相同吗? G/N h/m J F/N s/m J 2 论:使用动滑轮比直接提升物体不省功。 推论:使用任何机械不省功。 想一想: 有哪些办法可以将沙子运上三楼 ?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思考: 提升物体的过程中动力(人)对哪些物体做了功? 3克服自重做功 1对砂子做功 2对桶做功 1对砂子做功 2对桶做功 1对砂子做功 2对桶做功 3对动滑轮做功 1对砂子做功 2对口袋做功 3对动滑轮做功 问题 1:哪些功达到了我们做功的目的? 有用功:满足我们做功的目的,对我们有价值的功 . 计作: 对重物(沙子)做的功。 问题 2:哪些功对我们没有价值,但又不

2、得不做的功? 1.滑轮、口袋等也随重物一起上升,也提升了它们 . 克服这些重力做的功 械运转时都有摩擦 克服机械的摩擦做的功 额外功 : 对我们既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 计作: 1、有用功( : 2 、额外功( : 3 、总功( : 4 、三者关系: 对人们有用的功。 提升物体 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运用机械时动 力 1、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 所做的有用功是 , 额外功是 , 总功是 ; 2、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里带了一些水,有用功是 , 额外功是 , 总功是 。 克服水的重力做功 克服桶的重力做功 拉力所做的功 克服桶的重力做功 克

3、服水的重力做功 拉力所做的功随堂小练习 算一算: 算出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分别是多少? 砂子重 100N 桶重 20N 人重 400N 地面到三楼高 6 m 对砂做功 对桶做功 克服自重 做功 总功 600J 120J 2400J =2520J =3120J 有用功 : 额外功 : 砂子重 100N 桶重 20N 地面到三楼高 6 m 有用功 : 额外功 : 总功 : 对砂子做功 对桶做功 人拉滑轮做功 600J 120J 720J 砂子重 100N 桶重 20N 动滑轮重 10N 地面到三楼高 6 m 有用功 : 额外功 : 总功 : 对砂子做功 600J 对桶做功 对动滑轮做功 120J

4、 60J 780J 人拉滑轮做功 =160J 砂子重 100N 动滑轮重 10N 口袋重 5N 地面到三楼高 6 m 有用功 : 对砂子做功 600J 额外功 : 对口袋做功 30J 对动滑轮做功 60J 总功 : 人拉滑轮做功 690J =90J 有用功相同时,希望额外功多好还是少好? 请算出几种种办法中 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 。 19% 77% 87% 83% 二、机械效率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3、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二、机械效率 2、公式: 读作“ %1 00总有、机械效率: 4、 公式推导: 有 用有 用 额 外5、 理解: %1 00总有 ) 0 1W 额

5、 外实 际 情 况 请你判断: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 ? 1 有用功越多 , 机械效率越高 ( ) 2 额外功越少 , 机械效率越高 ( ) 3 物体做功越慢 , 机械效率越低 ( ) 4 做总功越多 , 机械效率越低 ( ) 5 做相同的有用功 , 额外功越少 , 机械效率越高 ( ) 6 做相同的总功时 , 有用功越多 , 机械效率越高 ( ) 7 机械效率越高 , 越省力 ( ) 随堂小练习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 60%,另外的 40是额外功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 60%,它表示什么意思? 三、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汽油机机械效率 22%27% ,机械效率是选择机械的一个重

6、要指标 在 有用功相同时,机械效率高, 总功就少(消耗的汽油就少,有 经济效益 ) 额外功就少(浪费少,汽车尾气就少,有 社会意义,环保意义 ) 四、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 s 有总F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注意事项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 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 竖直 向上, 缓慢 拉动测力计。 G/N h/m F/N s/m J J 1 2 3 F 实验 1 保持动滑轮重一定,改变钩码重力。 结论: 动滑轮重 一定 ,物重 越大 ,机械效率 越高 。 G/N h/m F/N s/m J J 1 2 重一定 实验 2 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 结论: 物重 一定,动滑轮 越重 ,机

7、械效率 低 。 F F 1 图 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 验装置 , 钩码总重 6 N。 ( 1) 实验时要竖直向上 _ 拉动弹簧测力计 , 由图可知拉力 大小为 _N, 若钩码上升的 高度为 8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 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 ( 2) 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 , 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_( 选填: “ 增大 ” 、 “ 减小 ” 或 “ 不变 ” ) 缓慢 4 增大 2 在 “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 的实验中 , 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 , 实验数据如下表: 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 _个 , 其中动滑轮有 _个 。 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_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 选填 “ 大于 ” 、 “ 小于 ” 或 “ 等于 ” )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高度 /簧测力计示数 /N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 / 2 10 0 2 5 5 0 3 2 大于 3、 用一动滑轮将重 200 所用力是 120N, 求有用功 、 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 0 00 % 6 0 0 0 6 0 0总有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