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对外贸易收支的关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449396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对外贸易收支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对外贸易收支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对外贸易收支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对外贸易收支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对外贸易收支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对外贸易收支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对外贸易收支的关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简介:叶永刚(1955) ,男,湖北人,经济学博士,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利琴(1979) ,女,湖北人,金融学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黄 斌(1978) ,男,湖北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研究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对外贸易收支的关系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实证研究叶永刚 胡利琴 黄 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摘 要: 本文分 别对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协整技术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 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不同的。无论长期还是

2、短期人民币有效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中日贸 易收支与人民币有效汇 率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均不存在 J-曲线效应。据此,本文 认为,变更人民币汇率并不是改善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有效工具。关键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协整 贸易收支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RMB and Foreign Trade Balance: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China-U.S. and the Sino-Japan bilateral t

3、rade balance Abstract: This paper, using cointegration techniques, discusses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REER) of RMB and bilateral trade balance of China with U.S. and Japan respectively.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RMB has different

4、 influence on the bilateral trade balance of China with U.S. and Japan. There is no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ER of RMB and U.S.-China trade balance in the short run or in the long run, but it is not the truth for the Sino-Japan trade balance.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little J-curve effect from

5、 REER to U.S.-China trade balance in the short run but not in the long run. It is impossible to resolve bilateral trade imbalance of China with U.S. and Japan with attempt to have RMBs exchange rate floated.Key words: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RMB cointegration bilateral trade balance一、引言近两年来,

6、国际上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对我国持续施加压力。特别是今年我国贸易顺差出现了持续扩大的势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 396 亿美元,国际收支进一步失衡,贸易摩擦纠纷加剧。到 6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创纪录的 7110 亿美元,比年初增加 1011亿美元。持续增高的外汇储备,对当前金融调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巨额外汇占款压力越来越大。在 2005 年 7 月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2。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问题现在成为关注的重点之一。理论上,如

7、果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那么升值有可能减少一国的贸易顺差状况;反过来,若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那么升值对贸易收支的作用不大。同时,还可以根据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为汇率对贸易收支的短期作用提供信息,特别是分析 J 曲线效应。研究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 二、相关文献的评述传统的国际收支理论认为,货币的升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的变动。但是这种影响只有在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作用,即当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 1 时,汇率升值才可

8、能会引起贸易收支恶化。但是在实际经济中,由于货币合同、汇率传导以及商品数量调整的相对滞后性,汇率升值在最初可能会改善贸易收支;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贸易收支才会逐渐恶化,即存在 J 曲线效应。近二十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对于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长、短期影响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但是,经验数据对于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形成一致结果。即使对同一个国家,如果选择的时间范围和方法不同,实证结果也会有差异。早期 Miles(1979)等人采用简化式模型,使用似无关回归和合并回归方法研究了14 个国家货币贬值和贸易收支之间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贬值不能改善贸易收支,贬值只是引起组合资产中货币和

9、债券比例发生改变,而不会引起组合价值大小发生变化。后来,Haynes(1986)等人同时采用简化式和结构式模型研究日美双边贸易和日元兑美元汇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日本对美国的出口额不受日元汇率的影响,相反美国对日本的出口却对日元汇率波动非常敏感。他们指出,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在于两国的贸易特点不同。随着计量技术的发展,协整技术逐渐应用于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该技术克服了传统的计量技术的缺陷,能够较好地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的长短期均衡关系。后来,Marwah 和 Klein(1996)研究了美国 1977 至 1992 年的贸易收支数据,发现前几个季度存在 J 曲线效应,但是一段时间后贬值反而会恶

10、化贸易收支。与之相反的是,Bahmani-Oskooee(2001)采用 EG 两步法研究了中东国家真实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证明实际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另外,Baharumshah(2001)使用协整技术分别分析了马来西亚和美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的双边贸易收支,样本选择 19801996 的季度数据,结果发现实际有效汇率和双边贸易收支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不存在 J 曲线效应。从以上文献可以推演出如下结论: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不确定的,J 曲线效应也不总是存在,一国的贸易收支并不一定能够通过汇率的变动得以改善。国内学者借鉴了上述国际收支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的贸易

11、收支与汇率之间的关系也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其中戴祖祥(1997)等人对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以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的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 1,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从而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利于贸易收支改善,人民币升值则会恶化贸易收支。但是,该文没有对贸易收支和汇率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谢建国(2002)等运用协整分析对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进行探讨,论证了人民币汇率贬值对贸易收支没有显著影响,并进而提出改善中国国际收支状况最根本的手段,即短期控制国内需求,长期增加国内供给。然而,该文没有分析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作用可能存在滞后效应的状况;

12、而且该文研究的也是整体贸易收支,而没有就不同双边贸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行探讨。与之相对应的是,任兆璋(2004)等对中美、日美实际汇率与贸易收支差额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日元升值并未改善日美之间的贸易差额,调整人民币汇率也不是改善中美贸易收支的有效政策工具。几乎与此同时,沈国兵(2004)研究了中日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日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是,这些文章并没有对中日贸易收支与汇率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进行研究,而且他们只是采用了简单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了贸易收支的主要影响因素。总而言之,由于研究方法、经济变量的选择以及所选用- 3 的样本区间

13、的不同,最后可以得出人民币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可能明显也可能不明显的结论。目前绝大多数文献也认为,人民币汇率对贸易收支的作用是有限的,改善国际收支的根本途径应是结合贸易特点采取有效的总量供需管理政策。这里需要注意到的是,前述文献对于我国贸易收支与各影响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均没有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尤其是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时滞效应,即 J 曲线效应;而且,研究对象也只是简单地针对多边贸易或者双边贸易,采用的汇率也仅是名义汇率或者实际汇率,而没有反映出一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实际购买力。本文将在前述文献的基础上,参照国外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最新进展,采用季度数据并利用多元协整技术,具体对比分析

14、中美、中日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识别影响各自贸易收支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以及贸易收支与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动态关系。下面,我们将在第三小节阐述本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而后在第四小节给出实证研究的结果与分析过程;最后是研究的结论和政策启示。三、基本模型、数据选择与实证方法1、基本模型传统理论认为,贸易收支取决于汇率、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贸易收支与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关于贸易收支与汇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多采用结构式或简化式宏观经济模型。本文以 Rose 和 Yellen(1989)的简化式贸易收支模型为框架,来对包括汇率在内的各主要宏观经济

15、变量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该模型是一个“两国”模型,采用微观经济理论中的供求分析方法,即进出口数量取决于价格和国内外真实收入水平。其中,假设进口品不是国内商品的完全替代品。首先,我们可以合理地假定,国内进口需求是商品进出口价格和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函数,即需求方程为: (1)),(*YPMd其中 P、P *分别表示国内外商品的价格指数,Y 表示国内真实收入水平。显然,需求随着收入上升而增加;进口价格越低,或者国内商品价格越高,进口需求越大,即 .0,0*PMddd若以 RPm表示外国出口商品对国内生产商品的相对价格,则方程(1)可以表示为 ),(*YRd以 e 表示按直接标价法表示的美元

16、对人民币的汇率, 表示国外出口商品的以外币*XP表示的价格,E 表示实际汇率,则 *)(PEePRxxx故方程(1)等价于 (2),(*YMxd以 Y*表示国外的实际收入水平,同理可得国外进口商品的需求方程:(3),/(*YEPMxd- 4 若假设国内的出口(X s)即为国外的进口(M d*),国外的出口(X s*)即为国内的进口(Md),即 Xs=Md*,X s*=Md。定义本国贸易收支为 TB=Xs/Md,那么(4)),(/),(/ *YPEMYPMTBxdx若假设国外出口商品价格与国内商品价格指数之间保持相对稳定,那么上式可以简化为: (5)),(*YE将上式两边同时取对数,进行线性估计得到如下方程形式:(6)ttttt YCCTB)ln()l()ln()ln( *3210按照传统国际收支理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