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1.3.2《共价键》ppt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4541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1.3.2《共价键》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1.3.2《共价键》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1.3.2《共价键》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1.3.2《共价键》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1.3.2《共价键》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1.3.2《共价键》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6年必修二:1.3.2《共价键》ppt课件(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壁虎能在光滑如镜的墙面或天花板上穿梭自如,捕食蚊、蝇、蜘蛛等小虫子而不会掉下来,靠的是四个脚掌上神奇的吸盘?其实,并非如此。美国科学家罗伯特 福尔等人经过研究发现看上去不起眼的壁虎,居然是自然界数一数二的 “ 应用物理大师 ” 。壁虎的每只脚底部长着数百万根极细的刚毛,它脚底的力量,竟然来自宇宙中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 分子引力。靠着这种力量,一只身长 5 厘米的 壁虎,用它不过几平方毫米大小的脚掌,理论上能够毫不费力地提起重达 40 k g 的重物!科学家说,壁虎实际上只使用一只脚,就能够支持整个身体。 19 世纪初,化学家概括了大量的化学事实,提出并发展了经典结构理论,虽

2、然解释许多事实,但同时又对许多现象无法解释。一百多年来各种学派的理论都受到历史水平、认识水平的限制,但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纠正和完善。进入 20 世纪后,随着电子、放射性的发现和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玻尔在普朗克的量子论和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基础上提出原子结构理论,为创立化学键的电子理论打下重要的基础。1914 年到 1 919 年,路易斯等人创立和发展了电子理论。 1927 年,海特勒和伦敦用量子力学处理氢分子获得成功,开创了现代的化学键理论。目前流行的化学键理论有电子配对理论 ( 价键理论 ) 、分子轨道理论以及配位场理论。价键理论认为,成键的电子只是价电子,而其他电子仍是在各自的原子周围运动,是

3、这种理论的核心。 要想对化学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请让我们一起走进教材第 2课时共价键,精彩的分析就在下面。 2 新知识 预习探索 学习目标 1. 理解共价键的含义。 2. 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 认识化学键的含义,并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新知预习 1 共价键 ( 1) 形成过程 ( 以 用电子式表示: 。 ( 2) 定义:原子间通过 共用电子对 所形成的 相互作用 。 ( 3) 成键粒子: 原子 。 ( 4) 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 非金属 元素化合时能形成共价键。 ( 5) 存在 非金属元素的多原子单质,如 共价化合物,如 H C l 、 某些离子化合物,如

4、 N a O H 、 ( 6) 分类 极性共价键 和 非极性共价键 。 2 共价化合物 以 共用电子对 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如 3 含有共价键分子的表示方法 ( 1) 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粒子 单质 。 化合物 ( 2) 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 ( 3) 用结构式表示 形成共价键的每一对共用电子对用 一根短线 表示,并且略去未成键电子的式子。 例如:。 4 化学键 ( 1) 定义:使 离子 相结合或 原子 相结合 的作用力。 ( 2) 形成类别 原子间价电子的得失 离子 键。 原子间价电子的共用 共价 键。 ( 3) 化学反应的本质 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 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

5、的形成 的过程。 问题探索 1 ( 20 15 新题调研 ) 下面是一些常见分子的比例模型。其中 1 个分子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最多的是 ( ) 【解析】 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依次是 1 、 3 、 2 、 4 。 【答案】 D 2 下列关于化学键叙述正确的是 ( ) A 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B 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也存在于相邻分子之间 C 化学键通常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 D 化学键通常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相互作用 【答案】 D 3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 A N a I B 【解析】 C 项中 O 2 、 C C l

6、4 的化学键类型分别是非极性键、极性键。 【答案】 B 4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共价键,却又都不属于共价化合物的一组是 ( ) A B K C l O N C r D 【解析】 A 中 O 不含共价键, B 中都含共价键,同时又含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C 中 为单质, H B r 为共价化合物。 D 中 H 2 O 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答案】 B 5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 H C l 的电子式 B 结构示意图 C D 质量数为 37 的氯原子1737C 【答案】 B 6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1) 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 ( ) ( 2) 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

7、非金属元素一定形成离子键。 ( ) ( 3) 非金属元素间一定形成共价键。 ( ) (4 ) 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 ) ( 5) 所有的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 ( ) ( 6) K F 的电子式可以表示为 F 。 ( ) 【答案】 (1 ) (2 ) (3) (4) ( 5 ) ( 6 ) 3 新课堂 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共价键、化学键 细 解教材 1 H C l 分子的形成 N 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那么 H C l 中氢原子和氯原子之间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呢? 在 H 与 成 H C l 的过程中, H 原子中的唯一的一个电子与 最外层 7 个电子中的未成对

8、电子形成共用 电子对,从而使各原子最外电子层都达到了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而形成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由图示可知两种物质的形成过程不一样。 2 共价键 ( 1) 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作共价键。 ( 2) 成键粒子:原子。 ( 3) 成键实质:共用电子对对两原子的电性作用。 ( 4) 成键条件:同种非金属原子或不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且成键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到饱和状态。 ( 5) 成键原因 通过共用电子对,各原子最外层 电子一般能达到饱和,由不稳定变为稳定。 两原子核都吸引共用电子对,使之处于平衡状态。 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后,体系总能量降低。 ( 6) 存在范围

9、多原子构成的非金属单质中,如 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酸分子中,如 复杂离子化合物 ( 强碱、铵盐、含氧酸盐等 ) 中,如 N 特别提醒 共价键成键元素大多是非金属元素,但某些物质,如 A l C 离子键只能存在于化合物中不同的是,共 价键既可以存在于非金属单质 ( 如 中,也可以存在于化合物 ( 如 中。 3 共价键的分类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非极性键 极性键 定义 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原子吸引 电子能力 相同 不同 共用电子对 不偏向任何一方 ( 居于中央 ) 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 ( 倾向一侧 ) 成键原子电性

10、不显电性 显电性 ( 带部分正电荷或负电荷 ) 判断方法 同种元素原子之间 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 实例 H H H 存在物质 非金属单质中 ,如 2、 某些共价化合物中,如 某些离子化合物中,如 共价化合物中,如 某些离子化合物中,如 N 4. 共价化合物 ( 1) 定义:不同原子之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特别提醒 a 含有共价键的分子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 b.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 c.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 如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只有共价键。 ( 2) 常见的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如 所有的酸,

11、如 H C l 、 H C l O 等。 部分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 B A l C ( 3) 含共价键的物质的电子式 非金属单质: 离子化合物: 特别提醒 共用电子对写在成键两原子中间 ( 一般形成共价键后,成键原子达到稳定结构 ) ,每个原子最外层电子都要标出,相同的原子不能合并;多原子形成共价化合物时,单电子多的原子写在中间。 ( 4) 结构式:在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 “ ” 表示共用电子对,而其他电子省略,这样得到的式子叫结构式。如 H ; 甲烷的结构式为 。 ( 5) 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分子的形成过程 “ ” 的左侧为原子的电子式,同种原子可以合并,右侧为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电子式

12、。如: 特别提醒 共价键的形成没有发生电子的得失,与离子键不一样,因此在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时不需标明电子的转移,即不能用 “ ” 。 5 化学键 ( 1) 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特别提醒 学习化学键时必须抓住以下几点: a. 化学键主要是指在分子或原子团中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非邻近原子之间虽然也有相互作用,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不是化学键。 b. 分子是靠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即化学键稳定存在的。 c. 化学键是决定物质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d. 并不是所有物质中均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分子。 ( 2) 分类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

13、键极性键( 3)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反应物内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即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 形成。 若只有化学键的断裂而没有化学键的形成,则不能称为化学反应。如 H C l 溶于水,电离成 H、 破坏了共价键,但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所以不是化学反应。 ( 4) 化学键和化合物关系的 “ 三个一定 ” 、 “ 三个可能 ” 和 “ 两个不一定 ” 。 “ 三个一定 ” 。 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 B 含离子键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 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 “ 三个可能 ” 。 A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 N B 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 A l C C 完全由非金属 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 “ 两个不一定 ” 。 A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 B 含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