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必修3-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4524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必修3-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人教版】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必修3-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人教版】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必修3-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人教版】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必修3-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人教版】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必修3-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必修3-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必修3-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 3 第 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纲 考情 三年 16考 高考指数: 稳态的生理意义 三年 考题 2014年 (6考 ):新课标全国卷 课标全国卷 山东 苏 南 013年 (6考 ):山东 苏 南 庆 012年 (4考 ):山东 苏 南 情 播报 要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稳态的概念及调节机制等。 常结合图形,考查内环境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组成成分及稳态的调节,有时与机体稳态的各种调节综合考查。 选择题为主,偶尔出现非选择题,属于低中档题。 【 知识梳理 】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上图中各个序号所示内容: _ _ _ _(内环境 )

2、 _ _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体液 二、细胞外液的组成及理化性质 蛋白质 无机盐 水 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 差别是血浆中 _含量较高。 (1)渗透压:溶液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 _的数目。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 _,与 _ 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_。 白质 溶质微粒 7 左右 (1)关系: 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参与系统:消化系统、 _、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内环境 循环系统 三、内环境的稳态 常机体通过 _,使 _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环境的各种

3、 _和 _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_调节网络。 调节作用 各个器官、系统 化学成分 理化 神经 体液 免疫 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 _的,当 _ _过于剧烈,或 _出现障碍时,内环 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 _的必要条件。 有一定限度 外界 环境的变化 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 正常生命活动 【 小题快练 】 (1)(2013 江苏高考 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 下也能发挥作用。 ( ) 【 分析 】 激素发挥作用必须与靶细胞结合,调节靶细胞的活动。 (2)(2012 江苏高考 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 ) 【 分析 】 腹泻引起水

4、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 (3)(2012 江苏高考 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 ) 【 分析 】 血液中钙盐过少,引起肌肉抽搐;过多引起肌无力。 (1)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直接生活在水 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 ) 【 分析 】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单细胞生物直接生 活在外界环境中,就无内环境的说法。 (2)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 ( ) 【 分析 】 尿液不属于内环境,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3)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 ( ) 【 分析 】 正常人的血浆 会因为无氧呼 吸产生乳酸而

5、明显降低。 (4)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 【 分析 】 外界环境变化不大,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时,内 环境的稳态也会遭到破坏。 (1)(必修 3 夏令营活动中,不少同学的脚底磨出了 “ 水泡 ” ,用针挑破后流出了一些近无色的液体,这些液体主要是 ( ) 【 解析 】 选 B。“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蛋白质及无机盐等,故 (2)(必修 3 生理盐水与血浆、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同,称为等渗溶液,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但是过多注射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 ( ) 是成分差别非常大 量补充会影响 浆中的其他

6、成分,如钾离子的浓度会偏低 【 解析 】 选 D。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不会引起内环境渗透压改变,但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因为成分差别非常大,如缺少正常血浆中的几种物质 (如钾、钙、镁 )和葡萄糖;缺少血浆中维持正常 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 ) 【 解析 】 选 C。输卵管、胃属于外界环境,组织细胞内是细胞内液,均不属于内环境,注射胰岛素是将胰岛素注射入组织液中。 ) 2 【 解析 】 选 D。内环境主要指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调节也主要是对细胞外液成分和理化性质的调节,血糖调节、呼出 2、代谢废物的排出都属于内环境成分变化的调节,而红骨髓产生新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成分和理化性质的调

7、节。 ) 【 解析 】 选 D。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血糖和氧含量正常 保证机体能量供应;体温、 酶活性、细胞代谢正常;渗透压相对稳定 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代谢废物因排出而含量较低 防止机体中毒。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 解析 】 选 C。浮肿是因为组织液增多,手足抽搐是因为钙离子过少,尿毒症是因为尿素等排不出去,三者都是由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白化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故选 C。 【 速记卡片 】 个方面: (1)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是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也称细胞外液。 (2)理化性质:渗透压、温度、酸碱度体现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3)功能:

8、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个重点: (1)含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实质: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3)调节机制: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网络。 (4)特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考点一 内环境的成分及相互关系 细胞名称 直接内环境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血浆 【 提分技法 】 “ 四看法 ” 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一看是

9、否是细胞内特有的物质,如血红蛋白、胞内酶 (呼吸酶、 旋酶 ); 二看是否是细胞膜上的载体、受体等; 三看是否是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如消化酶; 四看是否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纤维素、麦芽糖等。 【 考题回访 】 1.(2013 海南高考 )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 【 解题指南 】 解答 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 (1)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 解析 】 选 B。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成分。 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属于内环境。 原是单糖进入细胞内合成的,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

10、环境。 岛素是由胰岛 过内环境运输到全身各处,属于内环境成分。基酸可以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 2.(2013 海南高考 )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解题指南 】 解答本题时需 关注以下两点: (1)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 解析 】 选 D。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 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故正确。 巴细胞广泛存在于内环境中,故正确。 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所以血浆中存在淋巴细胞,故正确。 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淋巴管内,血浆中

11、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故错误。 3.(2015 湖南师大附中模拟 )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 ( ) 终形成葡萄糖 【 解析 】 选 C。血浆蛋白的合成发生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产生乳酸;淀粉的消化是在消化道中;抗原 织液等内环境中。 【 加固训练 】 )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血浆蛋白、 葡萄糖、 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口服的肠道中的抗菌药物 肌肉注射青霉素 A. B. C. D. 【 解析 】 选 A。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中有血浆蛋白、 萄糖、 素、氨基酸等。突触小泡在突触小体中,属于细胞内部环境。口服的药物都在消化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