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系统——11建一 冯乐宁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47104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水收集系统——11建一 冯乐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雨水收集系统——11建一 冯乐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雨水收集系统——11建一 冯乐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雨水收集系统——11建一 冯乐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雨水收集系统——11建一 冯乐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水收集系统——11建一 冯乐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收集系统——11建一 冯乐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水收集系统1.摘要:雨水作为自然界水循环的产物,其水质较好,是城市中十分宝贵的水资源。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可将城区的雨水加以充分利用,这样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水资源的矛盾,还可有效减少城市地面水净流量。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雨水收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概念: 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目前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雨水收集系统根据雨水源不同,可粗略分为两类。一、屋顶雨水。屋顶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蓄水系统,进行处理后使用。二、地面雨水。

2、地面的雨水杂质多,污染物源复杂。在弃流和粗略过滤后,还必须进行沉淀才能排入蓄水系统。2.1 组成部分:雨水收集系统的由六部分组成集水区:是一个确定的表面区域。收集降落的雨水一般来自于屋顶表面、地面、墙体。输水系统:将水从集水区转输到贮水系统的渠道或者管道。屋顶冲洗系统:该系统可以过滤并且去除污染物和碎屑,包括初期的弃流装置。贮水系统:用做贮水收集雨水的地方。配送系统: 利用重力或泵配送雨水的系统。净化系统:包括过滤设备、净化装置和用于沉淀、过滤和消毒的添加剂。3.工作原理雨水管道-截污管道-雨水弃流过滤装置-雨水自动过滤器-雨水蓄水模块- 消毒处理- 用水点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是集水的收集截污过

3、滤存储渗透提升回用和控制一体化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初期雨水经过多道预处理环节,保证了所收集雨水的水质。采用蓄水模块进行蓄水,有效保证了蓄水水质,同时不占用空间,施工简单、方便,更加环保、安全。通过压力控制泵和雨水控制器可以很方便地将雨水送至用水点,同时雨水控制器可以实时反应雨水蓄水池的水位状况,从而到达用水点4.雨水收集方式的对比1,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的缺点. 施工工艺复杂,工序多(支模、绑钢筋、浇筑、养护等),施工工期长,施工受季节、天气的影响较大由于结构及施工工艺的要求,对施工场地的条件有要求。池面承受荷载低,无法二次利用。自重大,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抗裂性差,容易产生渗漏。混凝土结

4、构一旦破坏,其修复、加固、补强比较困难。材料废弃后无法回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2,新型雨水收集模块模块采用的是再生环保节能的聚乙烯材料,承压能力强,材料经久耐用,耐老化,耐高温、低温,无论是在寒冷的北方还是酷热的南方都能正常使用。PP 雨水模块具有以下几大特点:雨水收集池由多个雨水收集模块组成。产品设计灵活它由若干个模块组合成一个水池,水池的形状可根据需求任意组合,不受场地限制。安装 于 地下,可按需设置于绿化、道路、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下,不占用地面空间,且不会影 响景观效果。使用寿命长模块采用的是 PP 再生材料,材料经久耐用,耐老化、高温、低温、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施工简单因为采用模

5、块相互拼接的方法,所以施工简单,无需大型机械。运输方便 在运输上也非常方便,采用分体式设计,模块可任意拆卸,节省了宝贵的运输空间。可根据项目设计成各种不规则形状及大小。从根本改变常规水池沉降、开裂、渗漏等诸多问题工期短模块在施工现场组装成箱,安全快捷。大大缩短工期,甚至可以实现当天开挖当天回填。环保雨博士雨水收集模块由再生环保材料制作,绿色环保,深埋地下不破坏整个生态环境,维护简单,且可回收再利用。能够收集来自屋顶,花园,草坪,铺地区和车道的雨水,增加蓄水和供水能力。成本低和传统蓄水池相比,DoctorRain 雨水模块从多个方面减低了时间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5.实例5.

6、1 概况 1 新建雨水池位于 ISG 工厂东南侧,现有树木位置。配提升泵,用于雨水利用。配排污泵,用于污物排弃.2 雨水首先进原有雨水回用水池(100 立方米),再进 800 立方米水池,满后沿现有积水坑沿沟渠排走。项目区域内的雨水经过管网汇总至 Y56-Y57 管网后,在雨水进入提升泵坑之前,由初期雨水分流井把雨水引入雨水调蓄池(800m),调蓄池水满以后,雨水溢流到提升泵坑,由提升泵提升至排水明沟排出。具体流程如下.原 100 立方米水池现 800 立方米水池3 收集雨水接绿化中水管网,浇水使用。4 原植物恢复,不影响工厂绿化,植被。5.2 方案雨水处理回用系统雨水处理回用工艺流程雨水收集

7、利用系统流程(含原设备 )雨水经雨水收集管网汇集至南侧排水管,雨水进入原 100 立方蓄水池以及新建的 800 立方(地埋式水池尺寸为 23m*17.8m*2.4m,地埋深度约 2.8 米) 蓄水池,当两雨水蓄水池满水时,多余的雨水量进行弃流。蓄水池中的雨水按照用水需求、经雨水处理站之后,蓄水池回用泵管道接现有中水浇灌管网,以及预留阀门,以供回用,蓄水池污水水泵管道接现排水沟渠,以便排污。5.3 雨水处理回用系统由雨水分流井,蓄水池,水泵设备,配套管路组成.在水池前端设置初雨分流井,经弃流后,雨水进入雨水收集水池,后经水泵提升后送入厂区绿化系统和景观水体,作为绿化和景观的补充水源。弃流雨水排入

8、污水管道或下游雨水管道。雨水初期弃流,采用溢流堰式初期雨水分流井, 雨水初期弃流井穿墙预埋管使用刚性防水套管。初雨分流井为现浇混凝土井,做法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515第 33 页标准图。800 立方蓄水池,用于收集雨水的储存装置,采用成品组合装配式 PP 方块, 聚丙烯塑料模块相组合,形成一个地下水池,包裹防渗不透水的土工布,作成贮水型水池。水池上方恢复为绿地,回植树木等,。雨水储水池:采用 PP 模块组合水池,每块单体尺寸为 800*400*440(h),承压0.22N/mm,层间采用共用板的形式进行连接,列间采用连接卡 ,进行连接。储水池外面包裹一层 1.0mm 厚的 HDPE

9、防渗膜。雨水储水池,按照以下工序施工,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底板浇筑下部防水包裹物铺设进出水井定位反冲水管安装模块拼装上部防水包裹物铺设配水管连接回用管、排泥管、铺设电缆线铺设土方回填机电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运行;PP模块组合水池基坑开挖应预留安装空间,基坑两侧超出储水方块 2.0m。基坑回填时,模块水池顶面顶以上 0.5m 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 ,严禁用机械在管沟内推土回填。回填土中不应含有石块,砖头,冻土及其它杂物硬物。雨水设备间:采用 PE 成品设备间,规格尺寸为: 1800,H2200(mm), 内安装集水坑排污泵 。设备间为室外埋地使用,施工时底部需做 100 厚素混凝土垫层。水泵:

10、雨水回用泵、排污泵口设备间排污泵选用污水污物潜水型电泵,电机位于电泵上部。控制系统:电控柜采用内置 PLC 控制,选配人机界面(触摸屏),结合现场情况进行系统控制设定,确保系统出水水质。电控柜显示齐全有各用电设备运行、停止、过载、缺相、 面板漏电、电机进水、电流、电压等显示,并对水泵进行全自动保护(过载、缺相、短路、渗漏)。出水系统:出水井使用 PE 成品井,井口 700,井口承重圈做法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8SS523 第 25 页防护井盖选用安装;配水管使用缠绕结构壁管热缩带连接;回用水管、反冲洗水管、排泥管均使用 PPR 管,热熔连接。文档编号 班级:11 建一学号:11040406姓名:冯乐宁题目:雨水收集系统的简介与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