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期数学教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24674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期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期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期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期数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期数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期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期数学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放爆竹活动目的使学生熟练口算乘法,进一步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率活动准备教师将口算卡片制作成爆竹形状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或指名说出得数2全班同学做裁判,答对了就发出“叮、嘡”的爆竹声,答错了就发出“喇”的声音,然后一起修改答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6869 页。教学目标:1、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并能准确的进行口算。2、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方法- 实际应用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初步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探索并整十、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理解算理。教学思路:

2、一、创设情景1、教师出示主题图:谁来说说有哪些游乐项目?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并板书。教师引导学生 把算式进行分类,一类为表内乘法,另一类为一位数乘整十数或其他。 (困惑:如何引导处理教材数据,引导得到两类学习材料?)二、合作探究1、一位数乘整十数(1) 从上面的材料中提取:29 210 230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从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同时教师要引导比较各种算法(困惑二:怎样组织引导可以较好地体现知识从 29 210 230的迁移)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04 106 108 204 406

3、6082、迁移类推(1)谁能说说怎样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2)想一想:怎样计算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1003 3002 30002(3)同桌互出题算一算三、练习巩固1、计算27 207 2007 2000734 340 3400 3400058 508 5008 50008任选一组进行口算,通过口算说说发现什么?2、卡片练习(打乱次序)四、实践应用1、练习十五 2、32、游乐园中,急流勇进每人每次 6 元,今天一共有 50 人玩,今天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五、课堂小结 六、拓展延伸(困惑三:在此之前我曾两次听过这堂课,应该说老师们在备课中已经考虑的比较细致,对学生的知识起点也有所了解,但总觉得有

4、一些疙瘩存在?那么问题到底在哪里呢?从我对这两堂课的情况来看,课前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会了口算乘法的方法:如 230,学生一开始就是这么说的:先把末尾的 0 不看,用 23=6,然后在 6 后面加个 0。那么学生生是否意味着已经掌握了口算的方法,我想回答应该是否定的:一则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算?也就是不理解算理,这样学到的方法也是很生硬的,二则没有经历知识的全过程,不利于后续知识的类推与迁移,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很不利的。但是尽管两位老师都比较努力地想引导学生参与方法的探究,算理的理解,但学生依然我行我素,从一开始到课结束,教师在各个环节中都安排了说说怎样计算的环节,但学

5、生的回答却依然是那句话: “先把末尾的 0 不看,用 23=6,然后在 6 后面加个 0”接下来,我也打算要上这节课了(学校的公开课) 。对于这个问题,由于经验有限,所以请老师们能帮我指点迷津,能让我知道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引导,使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同样得到发展。 )楼主的问题非常的敏锐、深刻,这些问题也正是每个老师在上这课前,必须要思考的的问题我也有同样的困惑。针对您的困惑一:我预测学生不能很准确得概括出一类是表内乘法,一类是一位数乘整十数,但是进行初步的分类是没有问题。老师可以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加以小结,引出本课即将探讨的“一位数乘整十数” 。困惑二、三:这两个问题都反

6、应学习过程。如何让学生明确算理,确是我们思考和斟酌的环节。如:“先把末尾的 0 不看,用 23=6,然后在6 后面加个 0”这种口算方法是学生中普遍出现的。首先我们要让其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学生很难将其内化了思维过程表达出来,或者这种口算方法只是他们结果性的模仿,根本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教师是否该引导学生观察与之间的关系,因为是个十,所以可以看作个十就是。楼主的第一个问题非常有同感,从情境入手,问题由学生提出,可是数据上怎么才能过渡到老师希望的整十数呢?主题图上根本无法得到。如果由老师告之,又是回到老路上,感觉在走形式而已。我也要上这节课,不知楼主想到解决的办法了吗?后面的问题,我是这样想

7、的, “用 23=6,然后在6 后面加个 0”这肯定是一般学生的回答,我反问,为什么可以这样,你有什么依据,或者,你怎么证明可以这样想呢?有些学生心里明白但表达不清,有些学生是不明白的,这时老师有必要操作学具(10 根小棒扎成一捆,2 个3 捆)来解释这一算理过程,通过操作、小结以后,相信会有较多的人理解。深有同感!对于解释 230 就是 23 个十,这样的算理,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我比较赞同用小棒(直观操作)的手段来进行形象的演示,区别 3 与 30,3“捆”与 30“根,明白了这个,就明白了为什么可以先把0 不看,再进行计算!这样的效果比较好!我在想从情景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

8、题意识,让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及其合理性也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教材的意图也是如此吧。如果我从分类入手,就不能体现这一点了。还有就是从教材内容安排来看,我觉得具体背景的另一个意义应该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寻找计算方法时会有一个实际经验的支撑,比如 210,在具体背景下,可能学生就会想到在 29的基础上再加一个 2 这个策略。为此,对于如何引入,我还是和矛盾,希望各位能有一个好办法。这堂课我们在区内上过,也碰过了这样的两个困惑。要学生出来整十数的概率相当低,但是如不出来势必与本课教学内容相背离,为此我们的办法改变教学情境中的数据为整十数,也提供了一个大型游乐场,但是票价中就有整十数的,这样就克服了

9、因数没有整十数的弊端。至于整百数没有在新授环节,放于基于练习,学生已会运用迁移进行计算。困惑二的想法至于困惑二,这位教师想得很深刻,我也觉得不能只停留于学生知道结果就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已经会算了。算理不掌握,不利于利用这一方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只要追问:为什么要先去掉 0,而后又要加上一个 0 即可。学生会说出:因为 3 表示的是 3 个十,3 个十乘 2 得到的是 6个十,所以要添上 0。在基本练习中也应再次询问这样算的道理有在下面是本人下星期关于“一位数乘整十数口算”公开课的大致教学思路与一些困惑,迫切希望得到老师们的帮助。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10、6869 页。教学目标:1、探索整十、整百、 . 关于困惑一:这个困惑可以好好看看教师用书的第 103104 页的教材说明。68 页的情景图意在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例 1 则是承接 68 页主题图,且从中截取的一个片断,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和新的思考。个人感受:这里教材并不是让老师们从 68 页的情景图中“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中提取出“29210230”来研究。而是由情景图感知,在具体场景中解决具体的问题,学习掌握新知。关于困惑二:怎样组织引导可以较好地体现知识从 29 210 230 的迁移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多位数乘法计算的

11、基础。教学中怎样体现了?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学生计算 210 时,一般都会说自己这样想的:212,在 2 的后面添加一个 0。但教学是不能停留在此的,这点我赞同pxzuying 的看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面对这种情况时,老师可以追加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10”看成“1”?或把“30”看成“3”?学生肯定会告诉你:十位上的 1 表示 1 个 10;十位上的 3 表示 3 个 10。21 实际上表示的 21 个十;23 实际上表示的 23 个十。.这其实就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 (把整十数乘一位数自然的转化成表内乘法计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上 P69 例 1 及“做一做”练

12、习十五的 1、2、3 题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幼儿园的小朋友要去游乐园秋游,想邀请热心又爱动脑的同学当导游,你愿意吗?先来检验一下小导游是否合格,马上报出得数。 (出示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1、口算 64= 57= 86= 92= 38= 49= 56= 9

13、9=2、口答。(1) 6 个十是多少? 12 个十是多少?20 个十是多少?14 个 10 是多少? (2) 40 里面有几个十? 800 里面有几个百?150 里面有几个十?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生谈话。师:同学们,节假日的时候,你们去过什么地方游玩呢?2、出示主题图。(1)这是什么地方?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汇报观察到的信息,如有很多游乐设施,游乐项目价目表等等。(2)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并说说怎样列式?(3)指名汇报,整理出算式。哪些算式是你已经会计算的?复习表内乘法。(揭题板书: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二、探究算法,学习新知1、 教学例 1(1)出示例 1

14、 中的图(1)及题(1) 。从图中和题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汇报)你能列式解答这两个问题吗? 29 乘法口诀 210 的算法探究师:210 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A、18 加 2 等于 20B、 10 个 2 相加是 20C、把 210 看成是 2 个十 2 100、2 1000 的算法探究师:假如有 100 人呢?1000 个人呢?该怎样计算?2、 出示例 1 中的图(2)及题(2)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谁能解答这道题? 203 的算法探究师:你是怎样想的?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A、 3 个 20 是 60B、 10 个 3 是 30,20 个 3 是 60C、 23 =

15、6,所以 203=60 这种想法有意思,你是用了一句乘法口诀“二三得六” ,那后来又添了一个 0是什么意思?(用这种方法想时,先不看 0,也就是先算 2 个十乘 3 得 6 个十,6 个十是 60,再在 6 后面写 0。 ) 口算乘法的算理探究师:假如这 20 个人还要玩其他项目需要多少钱?202=40 用哪句乘法口诀,0 怎么办?206=120208=160你发现什么?我们可以把这类题目转化成表内的乘法来计算。3、 小结:今天学的乘法算式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课题: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师:谁能说说怎样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引导学生归纳算法。(先把题目看作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4、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得数。请在这么多方法中选一种你认为最简便的和你的同桌说说。 师:你认为哪一种最简便?就用那种方法去口算。三、发展练习,巩固新知。1、 书 P69 做一做2、我能算!比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27=14 339 4520207=140 30390 40520020071400 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