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24055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一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一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一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中学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教材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3、学科:语文4、课时:1 课时5、学生课前准备:(1)扫除字词障碍。(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3)让学生整理预习中出现的问题。(4)收集关于黄河的资料。二、教学课题(一)教学目标和要求知识与技能:1、在诵读中体会其美感,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体会其雄壮的气势。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的能力。3、在自主赏读中,激活自己的赏析品味意识。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颂扬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三、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6 课黄河颂 ,这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此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展现了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体现了诗人激越的爱国情怀。黄河颂是爱国诗歌,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颂扬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教学难点是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黄河颂的相关教学材料,参考多篇教案,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

3、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黄河的图片及黄河壶口瀑布的视频,做成 PPT 在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最直观,形象的认识;又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并下载黄河颂的配乐朗读,为学生作示范,百度 MP3 下载黄河颂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体会诗歌内容、情感,百度 MP3 下载保卫黄河用作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激发学生在和平时代也要用自己的方式来保卫黄河!四、教学方法本诗情感真挚,思想鲜明,为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导入新课时,利用壶口瀑布的视频及相关图片,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知,视听上的冲击、震撼。为突破难点,我紧扣诗歌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共鸣。为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体会,我在教学

4、采用了听读、仿读、赛读等形式,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美读的提高过程。在理解诗歌内容上,我采用小组使用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设计梯度问题,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讨论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保卫黄河是我们的责任,联系到生活实际,行动起来,此诗便具有了现实意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今天,让我们一睹它的风采!(展示黄河的图片)百度图片黄河http:/ 1938 年 9 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战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三、检查

5、预习1、请学生结合预习,简介作者光未然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著名诗人,湖北光化县人。1935 年 8 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 、 文艺报 、 人民文学的主编。2、以“学生作小考官”的形式来检查字、词情况。四、初读课文感受激情1、教师导学: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黄河颂。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揣摩思想感情。2、听读,播放黄河颂配乐朗读。百度视频 黄河颂配乐朗读http:/

6、 (2)俯瞰全景: “逐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3)纵向镜头: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4)横向镜头: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4、提问:在颂黄河部分中, “啊!黄河”反复出现了三次,分别从哪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呢?学生高声朗诵此部分并体会,然后全班交流,明确:摇篮屏障臂膀六、合作探究尝试挖掘1、 黄河颂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下面,我们一起在乐声中感受黄河那磅礴的气势,感受中华民族英雄儿女凌霄的豪情。2、利用多媒体播放黄河颂MP3百度音乐 黄河颂MP3http:/ in/hhdhc/02.hhs.mp33、多媒体出示问题:(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

7、了什么感情?(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 ,是“屏障”?(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请依此句勾画黄河形状。4、学生自主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明确:(1)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及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以英勇和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2)把黄河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是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喻为“屏障” ,侧重黄河对中华民族

8、的保卫作用,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制胜法宝。(3)从整体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大的躯干,其无数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 。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锐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足以激发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七、拓展延伸,保卫黄河1、诗歌中“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你知道历史上,在黄河畔中有哪些民族英雄吗?请简述其事迹。(岳飞抗金堰城大战)2、请用地理知识解释以下两种黄河景观形成的原因?(1)黄河冒烟:(2)悬河:明确:(1)黄河冒烟是黄河晋陕峡谷中

9、段胜景。黄河至此,500 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砂岩所束缚,上宽下窄,状如壶口。河水上断石崖上陡然跌落,形成落差 30 余米的瀑布,水花飞溅,水汽蒸腾。(2)悬河是由于森林面积减少,河底泥沙增多,河面逐渐上升,致使河床高出地面。3、同学们分析黄河断流的统计表,请出结论:年份 1991 年 1992 年 1993 年 1994 年 1995 年 1996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天数 82 61 75 121 125 136 226 142 42百度图片展现黄河现状http:/ “保卫黄河”MP3http:/ ,我们对歌词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我们对黄河的关注才刚刚开始,希望同学们

10、用行动来保护我们的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更要学习黄河的伟大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板书设计:黄河颂光未然朗诵词(序曲) 增弘强扬黄河颂望黄河民民主体 族 族歌词 颂黄河观 精尾声 学黄河念 神六、教学反思黄河颂是一篇爱国主义色彩浓郁的现代诗,为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产生爱国共鸣,我浓墨重彩地渲染气氛,介绍时代背景,收到较好的效果,逐层展开对诗歌内容的感知与探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生能轻松接受。我充分挖掘该诗的现实意义,从现实情况入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黄河,用实际行动保卫黄河,学习黄河,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达到预期效果,然美中仍有不足:一是在朗读中指导性显弱,仿读却未得真髓,需进一步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二是在拓展延伸部分略显繁杂,课堂节奏快得紧张,可作缩减。七、教师个人介绍省份:黑龙江省学校:汤原县香兰中学姓名:胡明珠 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电子邮件:Humingzhu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汤原县香兰中学胡明珠,女,从教十余载,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科研课题组的骨干力量,在教学中乐于探索,敢于创新,曾尝试运用“分层教学” 、 “二次答卷”等学习、测试新方法,收效较好,多次参加赛课活动,成绩理想。多次被评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所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壹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