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含机器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办法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23167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资(含机器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资(含机器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资(含机器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资(含机器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资(含机器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资(含机器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资(含机器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办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物资(含机器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办法、目 的:建立物资(含机器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办法,使采购物资(含机器设备)时所签的合同规范化,妥善保管。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物资(含机器设备)的购置使用的管理。三、责 任 者:供应部经理、采购员、工程部经理、科技质量副总经理。四、物资(含机器设备)采购合同签订及管理办法:1、签订物资(含机器设备)采购合同依据:a.国家法定标准、法规、规定;b.企业内控标准;c.合同法 。2、凡是签订合同,都要符合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合同的内容应包括物资(机器设备)的名称、品种、规格、质量和技术标准、数量及计量单位、价

2、格、包装形式、交货方式、运输方式、到货地点、交货期、验收办法、结算方法等。3、对行业管理和企业有特殊要求的,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列入合同条款,如:a.标签、说明书、合格证等供货方交货数一定准确,不得有多有少;b.印有文字内容的内包材料、标签、说明书、合格证等供货方在生产出现的废品要及时销毁,不得到处乱丢,否则所发生的总是由供货方负责。4、对所签合同的管理:4.1 各类合同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指定专人收集,装订成册统一保管;4.2 合同管理人员应掌握合同执行情况,对快到期的合同而供货方尚未执行或未完全执行的,应及时用信函、电文(均要留底)进行催办,必要时派人催办;4.3 已完全执行了的合同,经财务认可

3、后可销毁。但机器设备合同除外,即是执行完,也应和机器设备档案一起归档。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安全消防管理制度一、组织机构成立安全消防管理办公室,成员如下:主任:总经理副主任:总经理助理、总工程师、各中心副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成员:车间主任、设备工程师、各部门长、警卫班全体成员生产部成立安全消防小组:组长:生产部长副组长:木工车间主任、喷漆车间主任成员:各班组长安全消防员:各部门长、全体警卫消防员、各班组长义务安全消防员:公司全体员工二、职责分工1. 主任对公司的安全、消防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其主要工作是检查和督促公司安全、消防管理职能、职责的制定及制度执行情况。2. 副主任在主任的

4、领导下,主要负责公司全面的安全、消防的技术防范工作组织及检查工作,每年至少要组织和开展四次以上的安全、消防隐患检查及制度修订和防范落实工作。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副总经理负责人员疏散;警卫人员负责组织灭火工作。3. 设备工程师主要负责电气、机械、受压容器、气体方面的安全技术教育及检查工作,要做到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解决。4. 生产部、办公室、车间负责安全、消防须知的岗前和岗中教育及检查工作,要做到勤检查,勤教育,使公司员工熟悉和了解安全、消防须知的常识,发生事故会操作安全、防火用具;警卫班每月进行消防演练。三、安全消防管理1. 警卫班定期检查安全防火、防盗及报警设备,制定应急处理措施,

5、定期进行安全消防演练并做好检查记录。2. 新员工上岗前要进行“安全消防教育” 、 “特殊工种教育”的培训工作。3. 公司各区域内必须按规定定置定位配备灭火器材、消防水源等消防设施,各岗位人员要熟练操作,每月(季)定期检查。4. 易燃、易爆物品要远离火种,单独存放在指定场所,并加强防火、防盗的管理。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5. 员工严禁私接电源线、临时线、电炉子、电暖风、电饭锅等,违者罚款 100 元,对造成一定后果的,处以 500 元以上罚款,并免发 13 个月的效益工资,情节严重者予以辞退或开除。6. 坚决杜绝“跑、冒、漏、滴”现象,各岗位、休息室、办公室的电灯、电扇、电脑等电器

6、设施人走关闭,违者一次扣罚 30 元。7. 运转的传动设备不得用手直接触摸或处理异常情况;设备发生故障待机械停稳后,再进行处理;操作工违章操作、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各级人员有权制止或拒绝,否则,本着“三不放过原则” ,负有连带责任。8. 特种行业(电工、焊工、司炉工、司机)人员必须经技术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私自将本岗交无证或非本岗人员操作按违纪处理,由此造成后果的,由特种专业人员承担全部责任损失。9. 公司的安全生产、防火措施、操作规程等各项规定,各部门按实际生产检查落实,有效管理,出现安全生产、消防事故必须及时通知主管领导,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报警,千方百计减轻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10

7、.厂区、车间动火操作时,必须按程序申请批准,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操作。11.凡违反上述条款者,一次罚款 30100 元或给予减免效益考核工资 13 个月的处罚,情节严重者,给予辞退或开除;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附:安全、消防须知安全、消防须知一、消防工作主要任务:就是要在消防工作中把预防火灾摆在首位,积极贯彻落实各项防火措施,防患于未然,力求减少火灾发生,使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予以扑灭,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二、什么是火灾?火灾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三、防火工作的任务和基本措施1. 主要任务:积极预防火灾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并

8、为一旦发生火灾时及时扑救创造条件,减少火灾危害。2. 发生火灾的直接原因:着火、雷击、放火。四、防火工作的基本措施1. 广泛开展防火宣传,普及消防常识。2. 认真贯彻消防法规和防火规章制度。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3. 深入进行防火检查,切实整改火险隐患。五、几种火灾的特点1、仓库火灾的特点:1) 燃烧猛烈,蔓延迅速。2) 火灾可向纵深发展。3) 仓库发生的火灾,能产生大量烟雾,特别是有化工农药和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六、大风情况下火灾的特点1) 燃烧猛烈,蔓延迅速。2) 容易产生飞火。3) 有些建筑结构过早塌落。4) 灭火战斗行动不便。七、电气火灾的扑救

9、1. 断电灭火2. 带电灭火,对发生的电气大火可利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扑救和 1211 灭火器。八、灭火器1211 灭火器构造:喷嘴、压把、保险阀、密封机构、筒体、吸管等。使用方法:首先,拨掉安全销,手提灭火器上部(不要把灭火器平放或颠倒)用力压压把,启开阀门储存在筒体内的灭火剂即可喷出。九、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扑救火灾时,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到火场,并上下颠倒几次,离火点 34 米时,拨出保险销一手握喷嘴,一手将压把按下,干粉即可喷出。十、灭火注意事项:灭火要彻底,迅速,不要遗留残火,以防复燃。十一、人员疏散与救护(一)对神志清醒的人员,可指定通道或由战斗员引导,让他们自行离开危险区。(二)对

10、于在烟雾中迷失方向的人员要引导他们撤出,必要时派战斗员护送,对惊慌失措或固执不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走人员,还要进行安定情绪或说服动员工作。(三)对于被火烧、烟熏而失去知觉的人员,要采取背、扛、抱、等办法救出火场。(四)在通道被火势隔断或烧毁时,可以利用安全绳,消防梯或其它救助设施救。对于能沿消防梯撤下的人员,应给他们系上安全绳,对于不能沿梯自己下来的人员,要用安全绳结成“椅结” ,套于被救人的身上或用安全带扎于被救人员的腋下,结好安全绳(对皮肤烧伤严重的被救者慎用) 。在向下放时,要系引绳,防止被救人员碰伤摔伤。战斗员背人从消防梯撤下的难度和危险性较大,必须采取这种方法时,一定

11、要加强安全措施。(五)门、窗、走廊、楼梯间等出入口,以及厂房大门是救人的主要通路。(六)必要时,可破拆墙壁等建筑构件,开辟救人通路。十二、疏散与保护物资(一)一般情况下,应当疏散和保护贵重的或有爆炸和毒害危险的,以及处于下风的物资,然后疏散如保护受火势威胁较小的,处于上风方向的物资其它一般物质。(二)在较大的火场或扑救物资仓贮单位火灾时,抢救物资的工作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并分派专门力量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必要时,疏散物资的消防人员可以成若干组,协同职工共同进行,要避免造成混乱,影响疏散工作迅速,安全进行。(三)在受到火势威胁的情况下,要用水枪掩护疏散物资的通路和人员,必要时采取破拆的办法,开辟疏散通路。(四)疏散和保护物资的办法,应根据情况决定,有些物资可以一个搬运,或几个人共同搬运,或者列队依次递送:有条件的可以用机械设备疏散,对贵重仪器和爆炸物品要轻拿轻放,防止损坏或因碰撞引起事故对有些可燃物资堆垛,可以边扒垛边来灭火,边疏散,对于就地需要保护的物资,设备等,可以分别不同情况用水枪射流冷却的,可设法用石棉板等耐湿的麻袋、帆布、棉被等覆盖,不能用水冷却的可设法用石棉板等耐火材料将其与火场隔开。(五)疏散出来的物资不得堵塞通路,应放置在免受烟、水、火等威胁的安全地点,并派人看护,防止丢失和损坏。编制: 审核: 批准: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