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23150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管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供应链管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供应链管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供应链管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供应链管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链管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管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应链管理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前导时间(Lead Time)前导时间(Lead Time)一般用天数表示,包括需求前置时间 LT1和供给前置时间 LT2。 LT1是指需求方为了得到商品或服务,必须提前一段时间发出订单,这个提前期叫做需求前置时间。同理, LT2是指供应方为了在一受到需求方的订单后能够立即提供商品或服务,也必须提前一段时间做好准备,这段提前准备时间叫做供给前置时间。2. 延迟策略(Postpone Strategy)所谓的延迟策略,也被称为推迟产品差别性(Delay Product Differentiation)或者延迟定制(Late Customization

2、)策略,就是对产品结构、供应链过程进行重新设计从而推迟产品差异化点。换言之,延迟策略就是在供应链中某一点,即产品差异化点之前尽量使产品保持在通用品的状态,以降低与产品多元化有关的风险。延迟策略从流程设计角度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在不牺牲产品种类多样化的同时,可以有效利用生产的规模优势。3. 业务外包(Outsourcing)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合作竞争,充分发挥链上企业的核心能力,创造竞争的整体优势。作为节点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专门于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企业,极大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内向配置的核心业务与外向配置的业务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关系网络SUPPLY CHAIN.企业运作与

3、管理也由“控制导向”转变为“关系导向” 。4. 能力平衡(Capacity Balance)能力平衡是一种分析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之间差距的手段,再根据能力平衡的结果对计划进行修正。(1)为修正主生产计划和投入出产计划提供依据,这也是能力平衡的传统作用;(2)能力平衡是进行外包决策和零部件(原材料)急件外购的决策依据;(3)在主生产计划和投入出产计划中所使用的上游企业能力数据,反映了其在合作中所愿意承担的生产负荷,可以为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作提供保证。(4)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本企业和上游企业的能力状态的实时更新使生产计划具有较高的可行性。5. 柔性约束(Flexible Constraint)

4、柔性实际上是对承诺的一种完善。承诺是企业对合作伙伴的保证,只有在这基础上企业间才能具有基本的信任,合作伙伴也因此获得了相对稳定的需求信息。然而,由于承诺的下达在时间上超前于承诺本身付诸实施的时间,因此,尽管承诺方一般来讲都尽力使承诺与未来的实际情况接近,误差却是难以避免。柔性的提出为承诺方缓解了这一矛盾,使承诺方有可能修正原有的承诺。可见,承诺与柔性是供应合同签订的关键要素。6.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7. 延迟策略延迟策略(Postponement)是一种为适应大批量定制生产而采用的策略,通过这

5、种策略使企业能够实现产品多样化,适应顾客化的需求。实现延迟化策略的关键技术是模块化:模块化产品、模块化工艺过程、分销网络设计模块化。8. 流出物流企业销售物流是企业的流出物流,是将生产出的产品向批发商、零售商传递的物流,它是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经营效益,不断伴随销售活动,生产企业通过购销或代理协议,将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9. 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是一种解决物流规划功能外包问题的物流方案。是由独立于现有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与原物流系统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第四方”提供,将其自身的资源、能力和技术同来自补充服 10. 牛鞭效应当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

6、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使订货量产生了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源头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与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存在着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将实际需求量放大了。由于这种需求放大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下游供应商更高的库存水平。10. 业务流程重构(BPR)为在反映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如成本、质量、服务和交货速度)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而对企业整个活动过程所进行的根本性重新设计。 (p365)11. 供应链风险供应链风险包括所有影响和破坏供应链安全运行,使之达不到供应链管理预期目标,造成供应链效率下降、成本增加,导致供应链合作失败或接替的各项不确定因素和意外事件

7、。12. 供应链弹性不仅仅指管理风险的能力,供应链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在风险发生后,能快速恢复到初始状态,或者进化到一个更有利于供应链运作的状态的能力,而且涉及到如何在供应链中断的环境下,比竞争者更好地重新定位。13. 双重边际效应是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为了谋求各自收益的最大化,在独立决策的过程中确定的产品价格高于其生产的边际成本的现象。14. 供应契约供应契约是指通过合理设计契约,减少合作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促进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确保有效完成双方的订单交付,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绩效及每一个成员企业的绩效。15.SCOR模型 SCOR模型是指供应链运作参

8、考模型,该模型体现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 的供应链管理思想;还提供了涵盖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1)物流绩效2)柔性与响应性3)物流成本4)资产管理四、简答题1. 导致牛鞭效应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需求预测修正 2.产品定价销售策略导致订单规模变动性增强3.大批量订购4.补货供给期延长5.配给和短缺之间的博弈 2. 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方法中,缓解“需求变异放大”效应的方法有哪些?1. 提高供应链企业对需求信息的共享性2. 科学确定定价策略3. 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缩短提前期4. 提高供应能力的透明度3. 简述供应契约的作用。1. 降低长鞭效应的影响2. 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协调3. 增

9、强了供应链成员的合作关系4. 基于供应链的采购模式和传统的采购模式有哪些差异?1. 从为库存而采购到为订单而采购的转变2. 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3. 从一般买卖关系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转变5. 准时采购意义何在?准时化采购都有哪些基本原则?1.意义:准时化采购策略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协调性、同步性和集成性,供应链管理需要准时化采购来保证供应链的整体同步运作。2.原则:(1)恰当的数量 (2)恰当的质量和时间(3)恰当的地点 (4)恰当的价格(5)恰当的来源6. 供应商管理中的双赢供应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哪些?1. 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2. 供应商的激励机制3. 合理的供应商评价方法和手段7. 逆

10、向物流的成因和特点。成因 (1)主要驱动因素:政府立法、新型的分销渠道、供应链中的力量转换、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2)主要动机: 环境管制、经济利益(体现在废弃物处理费用的减少、产品寿命的延长、原材料零部件的节省等)和商业考虑。特点:(1)分散性 (2)缓慢性 (3)混杂性 (4)多变性8. VMI管理的基本思想?VMI 的常见形式有哪些?基本思想: 体现合作精神,合作性原则 使双方成本最小,互惠原则 框架协议,目标一致性原则 总体优化原则VMI策略的主要思想,即供应商在用户的允许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管理权。常见形式: (1) “制造商-零售商”VMI 模式(2) “供

11、应商-制造商”VMI 模式(3) “供应商-3PL-制造商”VMI 模式9. 如何理解能力平衡?能力平衡在 SCM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能力平衡是一种分析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之间差距的手段,再根据能力平衡的结果对计划进行修正。在 SCM下作用:(1)为修正主生产计划和投入出产计划提供依据,这也是能力平衡的传统作用;(2)能力平衡是进行外包决策和零部件(原材料)急件外购的决策依据;(3)在主生产计划和投入出产计划中所使用的上游企业能力数据,反映了其在合作中所愿意承担的生产负荷,可以为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作提供保证。(4)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本企业和上游企业的能力状态的实时更

12、新使生产计划具有较高的可行性。10. 敏捷供应链区别于一般供应链的特点。敏捷供应链可以根据动态联盟的形成和解体(企业重组),进行快速的重构和调整。敏捷供应链要求能通过供应链管理促进企业间的联合,进而提高企业的敏捷性。提出了供应链本身的敏捷性和可重构要求,以适应动态联盟的需要。11.简述供应链管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1) 市场需求与竞争环境变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迫使企业开展合作竞争,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2) 传统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新环境下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3) 企业面临超竞争环境,机会成本增加,迫使企业集中致力于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开展业务外包,尽可能利用外部资源;(

13、4) 利用外部资源带来大量的企业间交易成本,这就需要围绕核心企业建立企业间合作与联盟,建立一种新的功能性网链结构,降低交易成本,即实现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具体地, “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工作流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的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模式。 ”12. 设施是供应链的主要驱动要素之一,如何处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设施布局决策所面临的反应能力和盈利水平之间的权衡问题? 设施是指供应链网络中物资储存、装配或制造的地方。其作用:设施是供应链所在的地方,是库存商品运输的目的地

14、和来源地。在设施体系中,库存商品或者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制造) ,或者在运往另一个阶段(仓储)之间存放起来。位置布局所涉及的基本权衡是:集中布局,获得规模效益;还是分散布局,靠近消费者以提高反应能力。13. 精益物流的实现标准是什么? 要实现精益物流,需做到以下几点:(1) 短计划周期;(2) 缩短提前期;(3) 实施小批量、多频次的库存控制策略;(4) 供应链中物料从“预测推动式”转向基于实际用户需求的“需求-拉动式”14. 什么是 JIT 采购法,作为一种先进的采购模式,说明其基本思想和与传统采购方法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进而谈谈准时采购对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答题要点:基本思想:在恰当的时间

15、、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它是准时生产发展而来的,是为了消除库存和不必要的浪费而进行持续性改进。要进行准时化生产必须有准时的供应,因此准时采购是准时化生产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和传统的采购方法在质量控制、供需关系、供应商的数目、交货期的管理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供应商选择(数量与关系) 、质量控制是准时采购的核心内容。准时采购对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如下: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模式和传统采购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订单驱动的方式。订单驱动使供应与需求双方都围绕订单运作,也就是实现了准时化、同步化运作。要实现同步化运作,采购方式就必须是并行的,采购部门生产一个订单时,供应商即开始着手物品的准备工

16、作。与此同时,采购部门编制详细采购计划,制造部门也进行生产的准备过程,当采购部门把详细的采购单提供给供应商时,供应商就能将物资在较短的时间内交给用户。因此,准时化采购增加了供应链的柔性和敏捷性。结论:准时化采购策略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协调性、同步性和集成性,供应链管理需要准时化采购来保证供应链的整体同步运作。三、简答题1. 请阐述对供应链的理解。供应链有哪几种模式?U8 和 NC供应链分别是在哪一个层次上工作?并描述二者的不同。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2. 平衡计分卡四个评价角度相互关系如图 1所示,试(1)总结平衡计分卡的主要特征;(2)剖析四个评价角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