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实验讲义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20885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谱实验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质谱实验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谱实验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谱实验讲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八 色谱-质谱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质谱仪的构造及各主要部件的结构原理。2了解气质联用仪及液质联用仪的组成及应用,分析条件的设置,分析的一般过程及主要操作。3通过对 EI 源的谱图解析,加深对有机化合物断裂机理的理解并初步掌握谱图解析方法。4通过采用不同电离方式对样品进行分析,初步掌握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不同电离源的应用及谱图识别方法。5通过混合样品的液质联用分析,了解仪器联用技术的优势及在痕量分析中的应用。二、实验原理混合物样品经 GC 或 LC 分离成一个一个单一组分,并进入离子源(或样品直接进入离子源) 。在离子源中样品分子被电离成离子,离子经过质量分析器之后即按 m/z 顺序排列

2、成谱,经检测器检测后得到质谱。计算机采集并储存质谱,经过适当处理便可得到样品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和质谱图。经计算机检索后可得到化合物的定性结果,由总离子流色谱图可以进行各组分的定量分析。三、仪器与试剂仪器:HP589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样品:有机混合物样品单组分有机化合物(纯品)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1)质谱仪的调整质谱仪开机到正常工作需要一系列的调整,否则,不能进行正常工作。这些调整工作包括: 抽真空 质谱仪需在真空下工作,要达到必要的真空度需要由机械真空泵和扩散泵(或分子涡轮泵)抽真空。如果采用扩散泵,从开机到正常工作需要 2 h 左右;若采用分子涡

3、轮泵,则只需 20 min 左右。如果仪器上装有真空仪表,真空指示需 104 Pa 或更高的真空下才能正常工作。 分析条件的设置 根据仪器操作说明和样品情况,设置 GC 条件(汽化温度、升温程序、载气流量等)和 MS 条件(质量范围、扫描速度、电子能量、扫描方式、倍增器电压等) 。上述操作完成之后,GCMS 即进入正常工作状态。(2)样品测试步骤 样品制备有机混合物样品:进行 GCMS 分析的样品其沸程应该不大于 300,样品中应避免大量水存在。对于不满足要求的样品需进行预处理,经常采用的样品处理方法有萃取、浓缩、衍生化等。用 1L 微量注射器进样,进样量不大于 0.1L。单组分有机化合物(纯

4、品):液体和固体的单组分有机化合物可采用直接进样法进样。具体操作为:首先用针沾取少量样品,置于毛细管中,然后通过进样杆把样品直接送入离子源。 采集数据:将数据系统与主机联机,进样信号被接受。 采集数据结束之后,色谱降温,关闭质谱仪高压,然后进行数据处理。 显示并打印总离子流色谱图,显示并打印每个组分的质谱图,对每个未知谱进行计算机检索。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1)ESI 电离方式测定样品 进样方式:直接进样,通过改变试验参数观察化合物谱图的变化。 仪器实验条件:根据样品结构选择合适电离方式。(2)APCI 电离方式测定样品 进样方式:直接进样,通过改变试验参数观察化合物谱图的变化。 仪器实验条件:根据样品结构选择合适电离方式。(3)液质联用分析复杂基质中痕量物质的实验五、思考题1质谱仪为什么要在真空下工作?2如果把电子能量由 70 eV 变成 20 eV,质谱图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3如果检索结果可信度差,还可用什么办法进行辅助定性分析?4拿到一张质谱图如何识别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如何判断分子量?如果没有分子量,可用什么办法得到分子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