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带答案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34418817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带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1、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 ,若 为实数,则 ( )aR12aiaA. B. C. D. 122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 ,则 B若 , ,则 ab2c0ab1abC若 , ,则 D若 , ,则dabdcd3.定积分 的值为( )102xA. B. C. D. 424.函数 )(xfy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1xy,则 xffx)2()lim00等于( ),0yA4 B2

2、C2 D45.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时,从“*),1(32)()(1 Nnnn LL”变到“ ”时,左边应增乘的因式是( )knknA. B. C. D. 1+1k+23k+6.已知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 ,若 ,则 ( )(1,)N(3)0.97P(1)PA. B. C. D. 0.6830.853.54.7.某中学早上 8 点开始上课,若学生小典与小方均在早上 7:40 至 8:00 之间到校,且两人在该时间段 的任何时刻到校都是等可能的,则小典比小方至少早 5 分钟到校的概率为( )A B C D93212364648.已知不等式 对任意实数 , 都成立,则常数 的最小值为( )4x

3、ayxyaA B C D19.在菱形 中, , ,将 折起到 的位置,若三棱锥CD60Ao3ABP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则二面角 的正弦值为( )PB7A B C D131227310.某校高三理科实验班有 5 名同学报名参加甲、乙、丙三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每人限报一所高校若这三所高校中每个学校都至少有 1 名同学报考,那么这 5 名同学不同的报考方法种数共有( )A.144 种 B.150 种 C.196 种 D.256 种11.设 为椭圆 的左、右焦点,且 ,若椭圆上存在点 使12,F21(0)xyab12|FcP得 ,则椭圆的离心率的最小值为( ) 21|PcA. B. C. D.232

4、312.已知函数 满足 , ,且当 时 ,关fxfxf8xf0,4xln(2)xf于 x的不等式 在 上有且只有 个整数解,则实数 的取值范20faf216,0216a围是( )A B C D 1(ln6,3(ln,l)3(ln,l31(ln6,2)3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13. 已知二项式 的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 ,则展开式中含 项的系数是_ _.21()nx32x14.在平面几何里,已知直角SAB 的两边 SA,SB 互相垂直,且 ,aSA则 边上的高 ; 拓展到空间,如图,三棱锥bSBA2ab

5、h的三条侧棱 SB、SB、SC 两两相互垂直,且 ,C ,SaBbCc则点 到面 的距离 _.15. 已知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 D,若)0(14kxy恒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1,),(2xDy16.已知 ( ,且 )可以得到几种重要的变式,如:knCkn*,N,将 赋给 ,就得到 ,进一步能得到:111()kknnC21021112 2()3n nnnn C L L请根据以上材料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与结论,计算:01231()()()3 3nnnnCL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5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本小题满分 10 分)平面直角坐标系

6、中,直线 的参数方程是 ( 为参数)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轴的l3xty x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C22cosin2sin30_H _C_B_A_S_a _c_b_h()求直线 的极坐标方程;l()若直线 与曲线 相交于 、 两点,求 CAB|A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设函数 ()214fxx=+-()解不等式 ;0)(xf()若 对一切实数 均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34mm19.(本小题满分 12 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校高三学生视力情况进行调查,在高三的全体 1000 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 100 名学生的体检表,并得到如图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

7、)若直方图中后四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试估计全年级视力在 5.0 以下的人数;(2)学习小组成员发现,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近视的比较多,为了研究学生的视力与学习成绩是否有关系,对年级名次在 名和 名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到右表中50:910: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能否在犯错的概率不超过 0.05 的前提下认为视力与学习成绩有关系?(3)在(2)中调查的 100 名学生中,按照分层抽样在不近视的学生中抽取了 9 人,进一步调查他们良好的护眼习惯,并且在这 9 人中任取 3 人,记名次在 的学生人数为 ,求150: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X附:22()()(nadbcKd20.(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

8、图,在四棱锥 中, 平面 , ,且PABCDABCD/,ACD, ,点 在 上.2,42ADMP(1)求证: ;(2)若二面角 的大小为 ,求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M5o21.(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椭圆 ,过椭圆的上顶点与右顶点的直线 ,与圆 相切,2:1(0)xyCabl217xy且椭圆 C 的右焦点与抛物线 的焦点重合;24x(1)求椭圆 C 的方程;(2)过点 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与椭圆 C 分别交于 ,AB两点,求 面积的最小值OAB22.(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 (其中 ) ,且函数 的图象在点ln(fxab1xgae0,abfx处的切线与函数 的图象在点 处

9、的切线重合。0,)A(,)Bg(1)求实数 的值;,(2)记函数 ,是否存在最小的正常数 ,使得当 时,对于任意正实数 ,1xfmt x不等式 恒成立?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结论的合理性。xtteg 高二理科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BADC 6-10 CADCB 11-12 DC二、填空题:13. 14. 15. 16.1022;abc2,0(14()3n三、解答题:17.解:()消去参数得直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 -2 分l 3yx由 代 入得 .cosinxysin3cos()R( 也可以是: 或 )-5 分34(0)() 得22cosisi-7 分来源:Com230设 , ,1(,

10、)A2(,)3B则 .-10 分2112|45(若学生化成直角坐标方程求解,按步骤对应给分)18.解:(I)当 时, ,得 ,所以 成立.4x 05)4(12)( xxf 5x4x当 时, ,得 ,所以 成 立.21 31当 时, ,得 ,所以 成立.x05)(xf 5xx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6 分1或(II). 9)82(4243)( xxxf当 ,所以 12 分时 等 号 成 立或 219m19.解: (1)设各组的频率为 ,(1,2345,6)if由图可知,第一组有 3 人,第二组 7 人,第三组 27 人, 1 分因为后四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所以后四组频数依次为 2 分27,4

11、18所以视力在 5.0 以下的频率为 3+7+27+24+21=82 人, 故全年级视力在 5.0 以下的人数约为 3 分2080(2) 210(4839)4.13.577k因此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05 的前提下认为视力与学习成绩有关系.6 分()依题意 9 人中年级名次在 名和 名分别有 3 人和 6 人, 150:0:可取 0、1、 2、3 7 分X, ,69()84CP216394()8CPX, 12639()X39()4的分布列为0 1 2来 3P284584111 分的数学期望 12 分X0()12388EX20.解:取 中点 ,连结 ,则 ,BCEAECAD/,所以四边形 为

12、平行四边形,故 ,2 分ADB又 ,所以 ,故 ,3 分2Eo45C又 , ,所以 ,4 分PBPA平 面故有 5 分CA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xyzA则 ,20,2,02,0PB设 ,易得 6 分1PMDur 2,M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AMCzyxn,1 0221 zynx令 ,1,y得即8 分,21n又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ACD1,02n,解得 ,10 分o45cs14,cos 22121 n 21即 , ,而 是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0M,3B0,ABPAC设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则 .PAC9354128,sinM故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12 分B93521 (1)过椭圆的上顶点与右顶点的直线 为 ,直线与 相切,满足l1xyab217xy,且 ,整理可得 ,2()7ab21ab422730,(3)40a(舍去) ,故234, 23所求的椭圆 C 的方程为 5 分14xy(2)设 ),(),(21ByxA,直线 的方程为 ,mkxy与椭圆 1342yx联立消去 得AB y,0132mkx .,3822121 k6 分.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