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资料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418428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题归纳一、分析地理环境差异的一般思路区域差异的产生,既与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有关,也与人类活动的差异有关,同时还与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影响产生的差异有关。在分析时,可结合具体要素加以分析,具体如下:自然环境的差异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等。矿产资源状况:包括矿产资源的种类、富集程度、开发条件等。气候状况:包括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水文状况:包括河网的密度、空间分布、流量、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等。土壤状况:包括土壤类型、肥沃程度以及面积大小。植被状况:包括植被种类、数量、分布。地形和地貌:包括地形和地貌类型和特点、人类活动的差异农业生产活动:

2、包括农作物的种类、分布、熟制、种植方式,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工业生产活动:包括工业部门、工业中心的分布、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商业、交通状况:包括商业中心的分布、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便捷程度。生活习惯状况:包括民居、饮食、服饰、文化等。二、判断区域位置,提高解题能力、利用经纬度:记几条重要的经纬线,灵活运用经纬线 经过主要地区赤道 东南亚、南美北部亚马孙平 原、非洲中部刚果盆地纬线 北回归线 阿拉伯半岛、我国南部、墨西哥湾南回归线 澳大利亚中部30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40 北京、塔里木盆地90E 新疆、青藏高原经线 120 渤海、 、

3、山东半岛、我国东 南部、利用典型轮廓:譬如国家、省区、湖泊、河流、半岛等比较常见的地区轮廓。、推测:很多题目并不要求说明区域的确切位置,因此对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可以进行推测甚至猜测。三、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各种农作物都有其特殊的生长习性,如表:作物 生长习性水稻 性喜温湿,通常分布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棉花 喜热、好光、耐旱,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甘蔗 生长期长,需水肥量大,喜高温,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甜菜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小麦 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强、农作物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地形对农业类型的影响:地形 平

4、原 丘陵山地 高原 滩涂农业类型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海水养殖如我国各温度带代表性的水果:热量带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水果 香蕉、菠萝等柑橘 苹果、区域位置的确定是解答有关区域题目的关键。达标检测GIS 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2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题:、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为商业网点选址、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计算城市水域面积、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对 1985 年与 2008 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了解城市化发展状况、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下表是 2001

5、 年我国 a、b 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 ,a、b 两省分别是( )省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a 242.4 1.5 57.5b 156.7 42.3 18.2A内蒙古、江苏 B广西、黑龙江 C湖北、甘肃 D河南、新疆、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其原因是( )A.冬季严寒,病虫害少 B夏季白昼长,日照时间长C春季积雪和冻土融化,土壤肥力好 D地势低平,地广人稀,耕地集中连片读下图,回答题。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甲图中 P 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

6、 B动物资源优势 C劳动力资源优势 D土地资源优势针对甲图所示区域的特点,该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商品粮基地 商品棉基地 林业基地 牧业基地A B C D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项目是( )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水稻土 水田 水稻种植业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旱地耕作业A B C D甲图所示区域比乙图所示区域的粮食产量低,但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交通发达读图 2 回答 1012 题. 10图示地区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A天然橡胶 B棉花C茶叶 D甜菜11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7、)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C水源充足 D热量丰富12该区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酸性土壤改良 盐碱地整治A B C D读 我 国 两 个 三 角 洲 略 图 , 据 此 回 答 13、 14 题30N120E甲 乙甲313.从 自 然 条 件 看 两 三 角 洲 的 差 异 是A. 甲 比 乙 土 壤 肥 沃 B 甲 矿 产 比 乙 丰 富C.甲 海 洋 比 乙 广 阔 D.甲 比 乙 的 热 量 条 件 差14.利 用 各 自 优 越 的 地 理 位 置 , 都 发 展 了A. 钢 铁 和 造 船 B 甘 蔗 种 植 业C.淡 水 养 殖 业 D.造 纸 和 化

8、 工15、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用美国的 U 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 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时主要运用(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16、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松嫩平原作物生长期较长B松嫩平原降水较少C长江三角洲大陆性较强D长江三角洲高温多雨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 17、18 题17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18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丙区域河流

9、长而流量变化小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 49.6,山地 15.3,丘陵 27.0,水面 8.1。完成 19、20 题:19、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20、下表中、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耕地 林地 草地 建设用地 其他用地 57.8 37.32 0.76 3.59 0.53 40.96 25.68 0.16 11.50 21.60 30.71 31.15 0.37 31.86 5.91 20.16

10、50.95 0.56 7.61 20.72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 21、22 题:21、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青藏高原、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西北地区、江淮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四川盆地22、属于谚语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河流众多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3

11、、读“我国山东半岛南部某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回答:4、图中海域属于我国近海中的(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填表,将下列选项前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贝类养殖 小麦种植 油棕种植 甘蔗种植 苹果种植 柑橘种植土地类型 丘陵 平原 滩涂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该地区所属温度带的名称是 带,耕作制度是 ,所属的自然带名称是 。24、图 1-15 为“某大河流域的两幅局部图 ”(图中粗黑线为河流,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甲河段在图乙河段的游。、图甲中地形区名称是,其主要的经济作物是。简要说明影响其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图甲中所在省目前已较大规模发电的新能源是,为

12、内流区,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图乙中等降水量线在处向北凸的原因是什么?C 地形区是哪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分界线?图乙地区农业生产在春季常遭受的自然灾害是 ,其自然原因是 ,请说明其解决措施。25、图 1-13 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比较两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区域位置优势政策优势主要开发的能源主要环境问题甲乙、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两区域都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在原因上的差异、甲、乙两区域内都有我国的著名河流,但它们对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试说明原因。5、从合作基础来看,两区域最适合合作的工业部

13、门应当是 工业和 工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答案C DCA BDDAB 23、B 暖温带 两所三熟 温带落叶阔叶林24(1)下 (2) 河套平原 甜菜 有利条件: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和昼夜温差大(3)风能 降水少,蒸发大(4)处贺兰山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界线(5)春旱(干旱) 降水少,春季气温升温快, 措施:节约用水,利用地下水,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25(1)区域位置优势 政策优势 主要开发的能源主要环境问题甲与多国相邻,有边贸优势西部大开发,沿边开放石油、天然气荒漠化严重乙沿江临海,交通便利对外开放 核能 环境污染严重(2)甲吸引大量流动人口迁入与其发展边境贸易与资源开发,给人们增加了较多的经商与就业机会有关。乙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等到因素有关。(3)甲河流的主要作用是解决了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乙河流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4)纺织 能源(5)甲:铁路 乙:水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