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决定、命令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417547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决议、决定、命令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决议、决定、命令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决议、决定、命令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决议、决定、命令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决议、决定、命令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决议、决定、命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决议、决定、命令(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决议、决定、命令一、决议(一)适用范围:决议是指党的领导机关就重要事项, 经会议讨论通过其决策,并要求进行贯彻执行的重要指导性公文。决议在党政公文中排列首位,是一种重要的下行文,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二) 特点 : 决议的特点如下:1、权威性。决议都是党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本身就有权威力量。决议一经颁布,全党、全体公民和下级单位必须坚决执行,不能违背和抵制。 2、决策性。决议是针对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所作出的决策,一经形成,就会在较大适用范围内对党和国家的工作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3、程序性。决议必须经过会议的讨论,并经表决通过以后才能形成,有严格的程序性。(三) 与相近文种的区

2、别“决议”和“ 决定” 有以下区别:1.成文过程不同。决定可经会议议论通过,也可由领导机关或机关单位领导审定签发。而决议成文程序严格,须经全体会议或代表大会例如党代会、人代会、职代会、会 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方才生效。 2.发文机关(组织) 不同。各级领导机关及机关、单位领导机构都可以制发决定;而决议不能以机关、单位的名义制发决议。正因为如此,决议己不再列为国家行政机关常用公文。 3.涉及内容不同。决定内容多为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重要事项、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因此它可分为部署指挥重要工作的决定( 简称部署性决定)、处理具体事项的决定(事项决定)和表彰处分决定。决议内容多是某系统、某单位、某组织带

3、全局性、原则性的重要决策事项。它可分为部署指挥性决议、批准性决议和专门问题决议。 4.作用不同。决定都带指令性,起领导、指 导作用。决议则有多种作用:有的带指令性,如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靠科技振兴农业的决议;有的带说理性,对有关人和事做出评价,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千历史问题的决议;有的带号召性,如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有的带批准性,如党代会、人代会对各种工作报告所作的决议。 5.写作格式上签注和落款不同。决议都在标题下加括号签注通过决议的会议名称和通过日期,正文后就不另标落款了。凡会议通过的决定,也同决议一样签注;由领导人签发的决定

4、,则在正文后写明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四)案例分析和写作要点1、标题和成文日期(1)标题 :决议的标题有三种写法。第一种是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如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坚 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 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的决议。第二种是由“会议名称事由文种”组 成,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第三种是省略发文机关,由“ 事由文种”组成。如关于确认十一届三中四中全会增补中央委员的决定的决议。(2)成文日期:决议的成文日期,不像一般公文那样标写在公文正文之后,而是加括号标写于标题之下居中位置。具体写法有两种情况: 如果公文标题中已包括会议名称,括

5、号内只需写明“年月日通过”即可。如果公文标题中没有会议名称,括号内要写明“委员会第次会议年月日通过”。 2、正文:按决议的分类,我们分别介绍三种决议正文的写作。(1)通过某文件、某事项的决议的写作这类决议是为了对工作报告或某一文件作出评价并表明态度而写的,其正文一般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什么会议讨论通过(审查、批准)了谁的工作报告或制订的什么文件(如预算、计划等)。如:中共十八大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开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批准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第二部分介绍会议有关情况,一般

7、用“会议听取了” 、“会议讨论了” 、“会议认为”、“ 会议强调、会议同意”等习惯用语起头。若是审议工作报告,一般先对前段工作做出恰当的评价,并对今后工作的部署表明态度。如十八大对胡锦涛的报告的评价:“大会认为, 报告阐明的大会主题对我们党带领人民继往开来、奋勇前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大会高度评 价十七届中央 委员会的工作。”、“大会同意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对十六大以来十年奋斗历程的基本总结,”、 “大会同意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第三部分,对有关方面提出要求, 发出号召。用“ 会议要求”、“ 会议希望” 、“大会号召”等习惯用语起头。

8、如:例文“大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2)部署性决议的写作:这类决议开头部分一般写明会议的基本情况,如会议的时间、参加会议的人员、列席会议人员、会议的中心议题等。第二部分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写明对工作的安排部署。要写明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措施要求等。内容复杂时,要明确分出层次并列 出小标题,或者分条撰写。 第三部分,提出希望、号召。有时主体结束,全文也就自然 结束了。 (3)阐述性决议的写作:这类决议的写作与“

9、决策性决定” 的写作类似,即围绕中心论点,把主要内容分成若干问题(或用序号,或用序号加小标题)来写。如果是阐述原则问题,主体部分要有较多的议论,多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把道理说深说透。二、决定(一)适用范围:决定是各级党政机关普遍使用的一种具有领导性和规定性的下行公文。决定适用于对重大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三三三 特点: 1、制 约 性 2、指导性 3、稳定性三三三 与相近文种的区别:如上分析三三三 案例分析和写作要点关于授予*同志先进工作者称号

10、的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今年初,枝江县董镇信用社职工同志为保卫国家财产,面对英勇歹徒,顽强 搏斗,最后擒获歹徒。 为此决定:授予同志先进工作者称号。 国务 院希望各条战线的群众、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认真贯彻十六届二中、3 中、 4 中全会精神,胸 怀全局, 艰苦奋斗,努力工作,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90 年 4 月 24 日改错:标题结 构不完整, 应改为“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授予*同志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决定。”“今年初”这一时间概念表达不当,应改为“1990 年初” 。枝江 县前应冠以省名英勇歹徒的表达有误“群众、工人”等搭配不当数字表达不一致,不

11、应用阿拉伯数字。作者排列有误,分开排列,分别盖两个章。日期 书写有错误, 应用全称。三、命令(一)适用范围:命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命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二)特点:1、发文机关的权威性(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及县以上各级人民地方政府才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发布命令)党的领导机关可以和同级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命令,但要以行政部门的面目出现。 2、发文内容的重要性、严肃性(命令只能用于重大的行政实效,宣布实行重大的行政措施,奖励成就突

12、出的人员) 3、从发文作用角度,具有强制性(无条件执行,服从命令,命令一旦下发不许更改) (三)案例分析和写作要点国务院关于授予和晋升赵福地 5 名同志海关关衔的命令国函200768 号海关总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衔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决定: 一、授予以下 1 名同志一级关务监督关衔: 赵福地 湛江海关关长 二、以下 1 名同志由二级关务监督关衔晋升为一级关务监督关衔: 马忠源 重庆海关关长 三、授予以下 1 名同志二级关务监督关衔:耿国强 贵阳海关副关长 四、以下 2 名同志由三级关务监督关衔晋升为二级关务监督关衔: 韩森 兰州海关关长 刘丰 西宁海关关长 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07

13、 年 7 月 4 日命令的写作:命令一般由标题、令号或发文字号、正文、发文机关或签署人、日期几部分组成。 1、标题:命令的标题有两种形式。一是命令专用标题。有的是由“ 发文机关名称” “文种”构成,如省人民政府令 ;有的是由发布命令的“领导人职务 名称” “文种”构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还有一种应用比较少的形式是由“主要内容” “文种”构成,如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二是公文通用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 ”“主要内容”“文种”构成,多 为行政令、嘉奖令所用。 2、令号或发文字号:令号是发文机关签署命令的领导人在任期内发布命令的顺序号。各级政府机关的命令一般是一年之内编流水号。发布令只列令号。如

14、“ 第 387 号”。发文字号即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构成,如“国发2006 3 号” 。 3、正文:命令的正文,一般由行令缘由、命令事项、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缘由是发布命令的原因、目的、根据、意义等,突出命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事项是正文的主题,以准确肯定的语言写出决断性、强制性的规定或措施,一般不作分析议论。执行要求的结尾一般是对命令事项的补充说明或对受命者所提出的希望、要求、嘱咐等,要与命令事项相呼应,也有的命令可以不写执行要求。由于内容不同,要求各异,在写作上各有差异。命令写作的注意事项:(1)注意命令的适用范围;(2)发文字号和令号专用;(3)行文庄重严肃,语气斩钉截铁,不得有丝毫含糊和模棱两可,以便理解与执行。结构严谨,篇幅精短有力,不作详细说理与解释;(4)撰写者应有高度的责任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