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416961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勘测课程练习套题一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某转坡点处坡度角为 ,要求竖曲线外距为 E,则竖曲线半径 R= 8E/2 。2.竖曲线最小长度是以汽车按设计车速行驶 3 秒的时间来进行计算的。3.关于土石方调配的复核检查公式有 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借方=填方 、 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 弃方=挖方 、 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4.定线就是在选线布局之后,具体 标定出 道路中线位置的作 业过程 。5.实地定线的方式有 穿线交点法 、 直接定交点法 、 坐标法 、 拨角法 。6.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制动效能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7.选线的三个

2、步骤是 路线方案选择 、 路线带选择 和 具体定线 。8.纵断面图上俩条主要的线是 地面线 、 设计线 。9.越岭线的展线形式有自然展线、 回头展线 和 螺旋式 展线三种。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铁路, 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2.汽车行驶时需要克服的阻力为空气阻力,道路阻力, 惯性阻力 。3.平面线性要素的六种组合类型基本型,S 型, 卵型,凸型,复合型,C 型。4.道路纵断面上的两条主要的线地面线,设计线。5.行车视距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停车视距,会车视距, 错车视 距,超车视距。6.垭口的选择包括:垭口位置的选择,垭口标高的选择, 垭 口展线条件的选择,垭口地质条件的选择。

3、1、道路平面现行三要素是指 直线、 圆曲线和缓和曲线。2、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需克服的阻力有 空气阻力、 道路阻力 、惯性阻力。3、路线平面设计的主要成果有 图纸和表格。4、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是指纵 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5、路肩从构造上可分为硬路肩 和土路肩。6、分隔带上的路缘石主要起导 向、 连接和便于排水的作用。7、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 超车视距。8、沿分水岭布设的路线称为山脊 线。1:高速公路应符合的条件:必须有四条或四条以上车道,必 须设置中间带, 必须设置禁入栅栏,必须设置立体交叉。2:横向力系数 与行车速度 V,平曲线半径 R,横向超高坡度 ih 的关系:=V

4、 2/127R-ih。4:当设计速度大于 60km/h 的时候,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 m 计)不小于设计速度的 6 倍;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 m 计)不小于设计速度的 2 倍;5: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 间带、 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 、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部分。6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三种,分 别是绕内边线 旋转、 绕外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7:实地放线的方法有:穿线交点法、直接定交点法、 坐标法 、拨角法。1、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网的 规划,从全局出 发,按照公路的- 、- 、和-综合确定,答案:使用任务,功能, 远景交通量。3、根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力的平衡式

5、计算曲线半径为(设置超高时)答案:R=V2127(+ih)4、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在不宜超 过- ;答案:10000m5、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包括答案:基本型; S 型;卵型;凸型;复合型;C 型 7、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答案:地面 线、 设计线、变坡导线.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方格网法 、设计等高线法及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平面交叉的布置类型: 加铺转 角式 ,分道转弯式,扩宽 路口式, 环形交叉17.城市道路分类有 快速路,主干路 ,次干路,支路 。7、凸形竖曲线主要控制因素是 行车视距,凹形 竖曲线的主要控制因素是 缓和冲击力。10、行车视距定义是汽车在行 驶中,当 发现障碍物后,能及

6、时采取措施,防止交通事故发生所需要的必须的最小距离。4、最小坡长,任何路段不小于 915 S 行程。5、路幅的组成,对高速、一级必须设有行车道、 中间带、路肩6、越岭线的展线方式有:自然展 线、 回头展线、螺旋展线。1道路阻力主要包括滚动阻力 和坡度阻力4越岭线的展线方式有:自然展 线、 回头展线、螺旋展线。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设计速度 是最重要的指标。简答2.汽车行驶性能的主要内容?动力性能 制动性 行驶稳定性 操纵稳定性 燃油经济型 行驶平顺性 通过性3.丘陵区路线布设方式有哪些? 平坦地带走直线 具有较陡横坡的地带沿匀坡线布置 起伏地带走直连线和匀坡线之间4.山脊线的优缺点是什么?优点

7、 具有土石方工程小、水文和地质情况好、 桥涵构造物 较少等。缺点 由于 线位较高,一般远离居民点,不便于 为沿线工农业生产服务;有时筑路材料及水源缺乏,增加施工困难;另外地 势较高,空气稀薄,有云雾、积雪、 结冰等对行车和养护不利等。5.描述一下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基本型 由直 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而成的;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为 1:1:11:2:1。S 型 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反向回旋线连接的组合形式;A 1 与 A2 之比应小于 2.0。卵形 两同向的平曲 线,按直 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而成的线形。凸型 两段同向缓和曲线之间不插入圆曲

8、线而径相衔接的组合形式。复合型 将两个以上的同向回旋线在曲率相等处相互连接的线形。C 型 两同向回旋线在曲率 为零处径相连接的组合线形。1.中间带的作用是什么?(1)将上、下车流分开,既可防止因快车驶入对向行车道造成 车祸,又能减少公路中心线附近的交通阻力,从而提高通行能力。(2)可作设置公路标志牌及其他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也可作为行人的安全岛使用。(3)设置一定宽度的的中间带并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炫目,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的作用。(4)设于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由于有一定 宽度且颜色醒目,既引导驾驶员视线,又增加行车所必须的侧向余宽,从而提高行 车安全性和舒适性。2

9、.沿溪线的高线和低线的主要优缺点各是什么?高线 优点:不受洪水侵袭, 废方较易处理;缺点:一般位于上坡上,路线必然随山势曲折弯曲,线形差,工程大,遇缺口时,常需 设置较高的挡土墙或其他构造物,避 让不良地质和路线跨河,都较低线困难。2低线 优点:平、纵面线形比较顺直、平缓,易争取到较高标准,路基土石方工程也较省,边坡低,易稳定,路线活动范围较大,便于利用有利地形和避让不良的地形、地质,便于在沟口直接跨支流,必须跨越主流是也 较易处理;缺点:易受洪水威 胁,防 护工程较多。1、路线设计标高是如何确定的?答: 、新建公路:高速、一级为这样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

10、超高、加宽地段,为设置超高加宽前该处的边缘标高;、改建公路,可按新建公路处理,也看采用路中心 线处标高。2、什么是缓和曲线?为什么要 设缓和曲线?答: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作用 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行驶(车的轨迹)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人的感觉)3超高横坡度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施工连续)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视觉效果)、什么是坡长限制?答:有两种情况:最大坡长限制、最小坡长限制。最大坡长限制:表示满载汽车在某一制定上坡道上行驶时不致发生不合理减速的坡道最大长度;最小坡长限制:相邻两变坡点之间的最

11、小长度。4、简述定线的方法和基本内容答:定线方法:直接定线,用于 标准较低的路线。 纸上定线,用于技术标准高的、地形、地物复杂的路线。5、各级公路对视距有何要求?答:高速、一级路应满足停车视距,二、三、四级路应满足会车视距,困难地段应满足停车视 距。宽逐线变化,行车更加平稳;、与 圆曲线配合,使线形更美观。1道路最大纵坡的影响因素( 6 分)答:(1)汽车动力特性:汽车在规定速度下的爬坡能力。(2)道路等级:等级高,行驶 速度大,要求坡度阻力小。(3)自然条件:海拔高程、气候( 积雪寒冷等)。 2怎样做好平、纵线形组合?(8 分)答:(1)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 线应稍长于竖 曲线;

12、(2)合成坡度的控制应与线形组合设计相结合;(3)平曲线的变曲点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从 视觉、排水和行驶力学上都能获得满意的效应;(4)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3道路选线的步骤和方法(8 分)答:1路线总体布局:路线方案 选择主要是解决起、 终点间 路线基本走向问题。 2路线带选择: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 33具体定线:根据技术标准和路 线方案,在路 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5.交叉口立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1).相同等级道路相交时,一般 维持各自的纵坡不变,而改变纵坡较小的道路的横坡

13、度。2).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 纵、横断面均维持不变,而将次要道路双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 纵坡相一致的单坡横断面,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3).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4).交叉口范围布置雨水口时,一条道路的雨水不 应流过交叉口的人行横道,或流入另一条道路,也不能使交叉口内产 生积水。5).交叉口范围内横坡要平缓些,一般不大于路段横坡,以利于行车。纵坡度宜不大于2%,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 3%。6).交叉口立面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调一致。四.论述题3、简述纵断面设计的方法和步 骤。 (8 分)答: 准备 工作:收集相关设计资料,点 绘

14、地面线,填写有关内容;标注高程控制点:路 线起、 终点,越岭 垭口,重要桥涵,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深,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进出口,平面交叉点和立体交叉点,铁路道口,城镇规划控制标高以及受其他因素限制路线必须通过的标高控制点等;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 ;调整:按平 纵配合要求及标准要求等进行检查调整;核对:典型横断面核 对;定坡:确定 变坡点位置及变坡点高程或纵坡度;竖曲线设计 :确定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设计高程 计算:从起点由纵坡度连续推算变坡点设计高程,逐桩计算设 计高程。2. 平、纵组合的 设计原则 1在视觉上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2保持平、纵线

15、形指标大小应均衡,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 协调 。3合适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4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协调。3、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1多方案选择:2工程造价与营运、管理、养护费用综合考虑:3处理好选线与农业的关系:4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5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高速公路:直达,偏离基本方向小,支线联接城镇低等级道路:服务地方,可多联 系城镇5、路肩的作用:(1)支挡作用; (2)临时停车或堆料; (3)增加有效行车道宽度; (4)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 (5)精心养护的路肩,增加美观。2、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 质的要求。2路线在运输体系中的中的作用;沿线工矿、城镇等 规划的关系;沿线农田水利等建设的配合。43沿线旅游景点、历史文物、风景名胜的联系等。4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3、定线的定义及基本任务是什么?根据既定的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 结合有关条件,从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综合考虑,具体定出公 路中线的工作叫定线。 道路定线的基本任务是在选线布局完成后,按照既定的技术标准和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带”(或叫定线走廊)的范围内,结合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