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工程师前途看好的朝阳职业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09884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产权工程师前途看好的朝阳职业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知识产权工程师前途看好的朝阳职业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知识产权工程师前途看好的朝阳职业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知识产权工程师前途看好的朝阳职业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知识产权工程师前途看好的朝阳职业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产权工程师前途看好的朝阳职业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产权工程师前途看好的朝阳职业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产权工程师前途看好的朝阳职业(2007-04-15 09:09分类: 谈天说地如果你是工科(包括理科) ,特别是电子、通讯、计算机、应用物理、应用数学等类专业,不太想做研发的话可以考虑去做知识产权 这个职位叫“知识产权工程师”或“专利工程师” 。在知识产权方面,华为是中国大陆企业中的绝对老大,2005年专利申请量达3000多件(日均近10件) ,这方面的人手紧缺。知识产权部本来是只招工科法律双学位/硕士背景的,现在放低要求,只要是合适的工科专业(特别是电信等)就考虑招进来,然后进行短期法律与知识产权知识能力培训即可上手。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大背景下,知识产权职业是一个新兴的、

2、非常有前途的职业,到时再考一个“专利代理人”资格证、甚至是“司法职业资格证” ,你的选择空间会更大,位阶会更高。在专利代理事务所,专利代理人年薪十万的属一般水平;在律所,专利律师是最专业化的一个群体,收入相当可观。现在报导说上海最紧缺的八种职业之一就是“知识产权经理” ,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是技术背景法律功底外语水平管理才能,当然外加35年的工作经验。这个年薪18万至二十几万都招不到人。朝阳职业,先入为主,占位重要,共而勉之!要做知识产权,华为不是唯一的选择(当然它招应届生要多一些) ,其他高科技企业也有机会的,比如腾讯、大唐、百度、迈瑞、方正、同方等等。只是他们中多数暂时只接收有工作经验的;

3、另外有很多专利代理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也招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工程师,一部分要求有专利代理人证或有法律背景,一部分也要求有工作经验,而有一些也不作这些要求 只要是适当的工科背景,专业基础扎实,外语好就可以进去,之后他们会有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方面的培训。关于知识产权这个新兴行业的前景,总的来说是看涨的。宏观背景在于知识产权是 WTO 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影响中美关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国家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 这可是在国家战略的层面!微观方面来说,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力投入自主研发,创新成果希望得到法律保护 这个法律保护手段主要就是申请专利。这就衍生出一类专门

4、为把技术发明转化为专利的服务性职业 专利代理人以及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 专利代理事务所或者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企业的专利申请等工作除了外包给专利代理机构以外,还会自己设置专门的专利工作机构(称为知识产权部或相似名称)以应对日益增多的研发成果的专利申请等事务。这里注意,外企在中国申请专利,必须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这里面的空间更大。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专利工作预示了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工程师职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薪水收入方面也是水涨船高。做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工程师的最基本要求是你的专业知识能力过硬,工作中需要读懂研发人员提交的技术资料和发明

5、的实质技术特征,需要不断了解关注本行业及相关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关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外语在这里是非常重要的,专利代理人需要将外企方提交的技术发明资料翻译成中文,翻译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还需要直接读懂网上的、数据库里的外文文献;文献检索与资料分析是做专利工作的基本功,这方面的能力当然是不可或缺的;法律知识特别是专利法的知识是必须的,当然要求不会很高,专利申请、复审、复议、诉讼、许可等方面的流程知识是核心。做专利代理人需要考取专利代理人证书(这里是指以“专利代理人”的名义从事专利申请、审查答辩等事务,并不是说没有该证书就不能从事这个职业) ,有的专利代理机构要求入门者就有这个证书,有的对初入者

6、不要求,进门后进行相关培训,在干中学,然后等每年一度的专利代理人考试来临时,进行考前集中培训,然后参加该考试, (一般通过内部培训通过考试的比例是很高的)原则上通过者在专利代理事务所就能够独立执业。在企业做专利工作,能考取这个专利代理人证将会有更大的竞争力,这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以后的升迁、涨薪、跳槽都是一个筹码。当然,如果你想有更大的挑战发展,参加国家司法考试获得司法职业资格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做专利工作几年后有很多同仁会有这方面的想法。拥有两证(专利代理人证,律师证) ,加上扎实的技术背景和较高的外语能力,和三五年实战工作经验,你在这个职业领域将打遍天下无敌手,知名企业的知识产权经理/

7、总监一将难求,等着你去坐上这个位置;知名律所对于专利律师的需求是最为旺盛的,薪水收入是没有上限的;特别是著名外资律师事务所入驻中国后,提供给这个行业专业人士们的将是更加诱人的腾飞舞台对于三环公司,看了一下其业务量(专利代理量) 、客户的层次、分支机构设置,包括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到的数据,可以认为三环在广东的专利代理行业来说是处于第一梯队的。关于培训方式、工作方式,对于没有专利工作经验、没有专利代理人证的新手来说,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是正常合理的、很有必要的。在干中学,迅速掌握业务知识与技能,在你获得了经验、考取了专利代理人证时,一般可以独立执业。专利代理人的基本工作就是将接收到的客户的技术资料(

8、即研发人员提交的技术发明方案等资料)进行翻译(如果是外国企业提交的话) 、分析,适当时候与发明人进行沟通确认你理解了其技术实质,然后按照专利法及专利审查指南的要求撰写专利申请文件(主要包括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摘要等) 。做到一定程度,可能还会让你做答复审查意见,做专利文献分析,做专利规划,做企业的专利顾问和培训师等等。很多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专利部门,这不错不过公司自己的专利部门在专利申请等事务方面只是作一部分工作,很多的事务还是要委托/外包给专业的专利代理机构的,包括华为。现在华为知识产权部已有大几十人,其专利申请的一部分还是会外包出去。特别是法律规定,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专利只能委

9、托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这样,大量的国外企业(比如 IBM、松下等)专利申请就可以由中国的代理机构来做了。好的专利代理机构能够将这些大企业的业务包揽过来,一般是不存在业务量缺少的问题。专利代理是一个新兴的职业,它就是从理工科背景的人士中,吸收一部分人过来从事这一项与技术相关的法律性、专业性、服务性工作。对于初创期的行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你提到了“风险”问题,首先怎样界定这个“风险” ,单纯指收入的话 可能开始不如在外资企业、大型民企里做研发的高,但是以后的发展是激动人心的,呵呵。你提到这种职业需要什么样性格的人才能胜任,其实这不是一个大的问题。内向的人也有自己的优势,沉稳、仔细

10、、耐得住寂寞,领导也许会欣赏你的踏实和可靠呢。当然,人际关系的处理是做任何工作都必须注意的,做专利代理工作或企业专利工作,也需要与客户、发明人、协作的同事、可能不懂专利的领导、人事、财务部门等接触,起码的沟通能力当然是不可缺的。现今知识产权职业可以分为以下几小类:专利代理人(专利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公司) 、专利/知识产权工程师(企业) 、专利审查员(公务员) 、专利/知识产权律师(律所或专利事务所)等,当然还有更高层次的,如知识产权高级工程师、企业知识产权经理/总监之类。进入/从事知识产权职业一般有以下有几条路:一是本科读理工科专业,同时修一个法律(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双学位,毕业后进企业知识

11、产权部门或专利代理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二是本科读理工科专业,之后攻读法学硕士研究生(最好知识产权方向) ,然后进进企业知识产权部门或者律所(有知识产权业务的) ;三是理工科本科/硕士毕业后直接或者做几年研发工作后进专利代理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四是理工科本科/硕士毕业时或者做几年研发工作后考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做几年审查工作后再转向专利代理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或企业知识产权部;不同的路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拥有法律/知识产权法硕士学位的有更好的法律修养,最适合向专利/知识产权律师发展,在知识产权职业领域起点高,发展好;拥有理工科硕士或研发经历的技术背景更深厚,做专利代理人或专

12、利工程师显得更有优势;有专利审查员经历的更容易受到专利事务所及企业知识产权部门重视,转业(同一职业大类下的小类之间的转换)发展的平台高;等等。当然这些特点、优势都不绝对,还取决于的工科技术背景的实际掌握深度,对法律的实际掌握程度,自身的自学情况努力状况,等等。对于你说的研发经验的有无是否影响竞争优势的问题,回答如下。知识产权职业是一种要求综合性、复合型知识与能力背景的新型职业,其基础工作就是将研发人员的研究成果撰写成专利申请文件,它对技术能力的要求显然要低于研发人员,在技术上主要是要求读懂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一般优秀的本科生(我想华中科技大学的工科毕业生多数可堪此称呼)也可以胜任相关技术领域的

13、专利工作(比如你学的电信,关于这一领域的发明你可以看懂吧) 。当然同比来看(比如在都没有法律背景的情况下) ,现在很多比较牛的专利事务所和企业更倾向于招硕士,其他较小的也可以接受本科生。想要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长远的发展,法律的专门修炼还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对专利工程师还是对专利律师) ,没有法律双学位,可以考虑考一个法学硕士研究生。关于就业情况,在已经工作的师兄姐和现在的同学中,我知道的情况有:有一个是机械学院99年毕业的知识产权双学位班的,在 Fxconm、华为都工作过,现在是腾讯的技术专利总监;另一个双学位的,现在日本松下知识产权部;华科知识产权系的硕士中,有一个做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有

14、一个前年据了华为,去了北京京东方;有一个师姐在华为工作了一年半,出来后被一家深圳的专利事务所请了去;一个02级师兄去了迈瑞医疗科技;03级两个去了华为知识产权部,还有一个本科学计算机的法硕据了华为,保送读知识产权的博士去了;一个去腾讯做知识产权,现在深圳实习(后面几个都是有理工科背景的知识产权法方向的硕士) ;06级毕业的双学位班的一个电信的同学去了华为,另一个去做了审查员。可以说,在中国的法律/法学毕业生全面过剩的形势下,有工科背景的法律/法学硕士是里就业最好的人群之一(对于文科硕来说) 。工科专业里,带电的专业是最适合转去做知识产权的,尤其是电信专业,在3G 如火如荼的情势下,这方面的自主

15、发明只会越来越多,这个专利工程师的用武之地会越来越大。在知识产权人才极度紧缺的背景下,中国各重点大学纷纷组建、成立了知识产权学院和研究中心,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有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这里是知识产权领域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华东政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重心、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等。业界知名学者有郑成思(社科院) 、刘春田(人大) 、吴汉东(中南) 、朱雪忠(华科) 、陶鑫良(上海) 、郑胜利(北

16、大)等等。毫无疑问北大的竞争是最激烈的、最难考的;社科院、人大、中南的等都倾向招法学本科毕业的,因为目前知识产权法尚不是二级学科(即不是独立的硕士专业) ,被设置在民商法下面作为一个方向,考试科目与民商法其他方向一样,他们培养方向似乎更倾向于研究性人才,所以跨专业很难考;对于理工科本科生,建议考虑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暨南、华南等学校(个人意见) 。对于考试科目,各个学校不大一样,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法设在管理学院的经济法学下面,考法学综合课和经济法概论,对于理工科的可以选择考数学四和经济法概论,这样的政策就是为吸引跨专业考生。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考,对于法律功底的要求不是特别高,而且有一点关键的是,各位导师基本上都是工科出身(如朱雪忠教授) ,做知识产权方面的研究很有优势,很务实,近些年做了很多自科基金的、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地方的和企业的课题,他们更倾向于招工科背景的学生。其他学校的招生和考试科目可以去他们的网站上查一查。你如果真的决心考取研究生向这方向发展的话,现在准备不晚。英语要坚持学习,当然开始不必严格按考试题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